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如是因果

  如是因果

  

  文/噶瑪天津仁波切

  

  聽聞佛法是一種功德,能依聽聞實修更是無上功德。唯無上功德能讓我們超越生死輪回之外,別無他法。一個人學習佛法最重要的,就是發心、動機是否正確?然而一般人接觸佛法,經常是爲了尋求病苦的解脫或祈求事業順遂,以此有所求之心入門,往往未入堂奧即信心退轉。

  

  衆人皆知,身體爲父母所賜,沒有不生病的道理;當我們生病時,不應怨天尤人,應該感到高興,爲什麼呢?無始劫以來,人們總是貪圖口腹之欲而殺生,經由我們嘴巴喪命的衆生不知道有多少!所以今天身體違和抱恙,若能視之爲消業,便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特別是,當凡夫心轉爲向道心之際,各種業障,尤其身體方面的業障,就會更明顯的浮現出來。

  

  然而,初發心者面臨這種現象,往往感到恐懼。尤其是那些當初信仰佛法爲求平安的人,眼看著皈依學佛之後,身體生病了,雜七雜八的困擾接踵而至,障礙也明顯增加……爲此,信心退轉了。因爲他以有所求之心來皈依,而今情況卻跟入門動機相違背,既然求不到所要的,信心便退轉;信心退轉,是自己最大的損失。殊不知輪回的基礎是因果,所謂的消業,唯有過去的「因」成熟而顯現爲現在的「果」,待果成熟之後,過去的因才會消滅。若不了解此見地,一旦面對挫折逆緣,就會百般消沈,認爲菩薩不保佑了,佛不再靈驗了。

  

  更深遠來看,如果我們能夠因爲皈依、修持佛法,而呈現種種障礙,應該感到慶幸,因爲過去的因終于成熟了。如此是否與佛經所言,念什麼咒語對治什麼障礙、念什麼經可消什麼業有所違背?其實不然。一切法不離因、緣、果。佛經所說的消業,正是果的成熟。這個觀念,希望大家能有所體會和了解。若你本來面臨許多挫折和困境,學習佛法之後,不如意事終于煙消雲散;雨過天晴之際,應當感謝諸佛菩薩的加被,令善業現前。可是也不能太高興,因爲你的未來不可能只有善報,而沒有惡報。所以,如果因爲一時善業的顯現而高興,那麼必然將因一時惡業的顯現而難過,如此對佛法的信心就沒有辦法堅固。

  

  總而言之,對因果要有所體認。特別是對一位精進者來說,在修持的過程中生病,是極自然的事,這正是佛法不可思議的地方。而我們卻每每以常人的眼光來評斷周遭事物,例如某人也沒修什麼法,甚至一生爲非作歹,然而他所擁有的福報卻爲我們修法者所不能及。再看見此人往生的時候,竟然沒有任何病痛就死了……如此執著表相,懷疑因果,往往會對佛法失去信心。如果以爲學佛、拜佛就是要求得一個好死善終,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好死不代表解脫,我們只是看到他怎麼死,並沒有看到他死後的遭遇;善惡有報,因果法爾如是,如果你看到他死後的遭遇,那你會說,我甯可在死亡之前,多一點橫逆和病痛。

  

  既然學佛不是爲滿足世間法,那目的何在?學習佛法最終目的,就是要超越生死輪回。如何才能超越生死輪回?必先了解輪回是什麼。

✿ 继续阅读 ▪ 出家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