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化敵爲友
從你自己做起
沒有溝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了解。不過在與他人溝通之前,應該先確定你已知道如何與自己溝通。因爲如果連自己都無法溝通,如何期待成功地與人溝通呢?愛也是如此。如果你不愛自己,也不可能愛別人;如果不能接納與善待自己,就無法接納與善待別人。
你可能從未察覺經常表現得像父親,雖然與他如此相似,你卻覺得你們完全相反的人,而無法接納他,甚至厭惡他。但是當你無法接納父親時,就無法接納自己,父親就在你心裏,你是他的延續。因此,如果你能與自己溝通,也會懂得如何與父親溝通。
自我是由“無我”的元素所組成,因此,“認識自我”是一門很重要的功課。父親是個無我的元素,雖然我們說父親不是自己,但沒有父親,我們就不可能存在,他活在我們身心當中,父親就是我自己。因此,如果你真正地了解自己——全部的你,就會明白原來你就是父親,他並不存在于你之外。
除了父親之外,還有許多可以碰觸、覺察的無我元素,例如祖先、大地、陽光、水、空氣、食物與其他許多事物。它們與你表面上看來是分開的。但是沒有它們,生命也無法延續。
這就如同交戰的雙方想要協商,但對自己都缺乏了解,唯有真正地了解自己、國家、政黨與所處的情況,才能了解別國與其他人。自我與他人並非兩個獨立的個體,因爲你們的痛苦、希望與憤怒,都如此相似。
當我們生氣時,很自然地會感到痛苦。如果明白這點,就知道當對方生氣時,一定也覺得很痛苦。所以如果有人以暴力相向,你必須智慧地看到那個人其實正爲他的暴力、憤怒而受苦。但是我們經常忘了這點,總認爲自己是唯一受苦的人,而視對方爲壓迫自己的人。有了這種偏狹的看法,很快地就會怒火中燒,而想懲罰對方——我們覺得很痛苦,而生起與對方相同的憤怒與暴力。但是,如果我們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痛苦與憤怒,其實與對方的痛苦、暴力並無分別,就會變得比較慈悲。因此,了解別人就是了解自己;了解了自己,就能了解別人,這一切都是由你開始。
爲了真正了解自己,必須學習以“不二”來看待事情。不應去打擊憤怒,回爲內心的憤怒就自己,是我們一部分。憤怒就如同愛是有生命的,必須好好地照顧,它也是個有生命的個體、一種有機的狀態,能傳化成另一個有機體,就如同垃圾可以重新轉化成肥料、莴苣、小黃瓜一樣。因此,不要摒棄憤怒,不要與它爭吵或壓抑它,學習以溫柔的方式照顧它,將它轉化成了解與慈悲的能量。
慈悲就是智慧
了解與慈悲是我們心靈力量的重要泉源,這兩種能量與愚昧、悲觀正好相反。如果你認爲別人慈悲是被動、軟弱或膽小的行爲,那就是不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了解與慈悲。如果你認爲慈悲的人不會對抗或挑戰不公正的事,那你就錯了,其實他們都是滿載榮耀的戰士、勇敢的英雄。當你決定以慈悲、非暴力的方式或“不二”的認識來回應對方時,你的心必須非常堅強,要停止發泄憤怒,也不再懲罰或責怪別人。慈悲不斷地滋長,你因此能成功地以非暴力的方式對抗不正義的事。印度國父甘地就是這樣的人,他沒有*與槍,也不樹立任何敵人,純粹以對“不二”的洞察,以及心中慈悲的力量采取行動,他的成功不是來自憤怒。
人類不是我們的敵人,我們的敵人也不應該是另外一個人,而是自己與別人內心的暴力、無知與不公正。當我們以慈悲與智慧裝備自己時,所要對抗的不是別人,正是內心想要侵略、掌握與剝削別人的傾向,我們雖然不想殺人,但也不絕不允許別人掌控或剝削其他人。你必須懂得保護自己,因爲你並不愚笨,是聰明而有智慧的。所謂對人慈悲,並非要允許別人對你或其他人使用暴力,而是要你做出有智慧的決定。因爲出自于愛的非暴力行爲,絕對是有智慧的行爲。
慈悲心並非要你去受不必要的苦或失去判斷力。假設你正在帶領某個團體練習行禅,練習緩慢和而憂雅地移動身體。在行禅過程中,你們一起聚集許多正向的能量,每個人都被甯靜、安定與和諧的氣氛所擁抱,但這時天空突然下雨,你還要繼續慢慢地走路,讓自己與所有人都變成落湯雞嗎?這就太不明智了。如果你是個好的行禅老師,就會把行禅變成“跑步禅”,如此一來,還是可以享受行禅的樂趣,你可以開心地笑或微笑,證明你們的修行不是一種愚笨的行爲,跑步時,你們還可以保護念念分明,且避免全身被淋濕的不適。因此,我們必須以有智慧的方式修行,禅修絕不是一種愚笨的行爲,不是盲目地跟隨身邊的人做,而是有技巧、有智慧地修行。
建立慈悲的警力
仁慈並不表示被動,對別人慈悲也不是要你受人踐踏或摧殘。相反地,你必須保護自己與他人,如果某人很危險而必須拘禁他,你就應該這麼做,必須充滿慈悲心地去做。如此是爲了避免他繼續各種破壞的行爲,阻止他繼續灌溉內心的憤怒。
不是只有出家人才有慈悲心,即使是警察、法官或監獄警衛也能擁有慈悲心。如果你是警察、法官或監獄警衛,我們需要你成爲菩薩。雖然你必須堅決不妥協地執行任務,但還是應該時時保持慈悲心。
如果你以正念來生命,就必須助警察去除恐懼,讓他們也能抱著慈悲心工作。現代社會裏的警察因常遭到攻擊而承受許多恐懼、憤怒與壓力,那些痛恨、侮辱警察的人並不了解他們的處境。其實當他們每天早晨穿上製服、佩帶槍枝時,並不確實今晚是否能活著回來,內心非常痛苦,家人也同樣難受。其實他們並不喜歡毆打別人或對人開槍,但是由于不知如何處理內心的憤怒、痛苦與暴力,也與其他人一樣成爲暴力的受害者。因此,身爲警官,如果你真的了解小隊中的每個人,就會以能心生慈悲、智慧的方式訓練自己,才能教育並幫助爲維持治安而日夜工作的警察們。
在法國,警察稱爲“維和人員”。但如果心中沒有祥和,如果能維護城市的和平呢?在此,“和平”代表不恐懼、智慧與了解。雖然警察都學會一些保護自己的方法,但只有自我防衛術是不夠的,還必須有智慧,在行動時能耐毫無恐懼。如果你害怕,就很容易犯錯,你會想使用槍,而可能傷及無辜。
我們不能預設立場
在洛杉矶曾有四位警察毆打一名黑人幾乎致死,媒體將這新聞報導全世界,人人議論紛紛。你可以選擇站在被毆打的受害者那邊,或站在警察這邊。但是當你評斷它並選擇立場時,就表現得好像置身在這沖突之外,既非被歐打的黑人司機,也非毆打黑人的警察。如果你能進一步地觀照事件事,就會發現其實你就是被歐打的人,也是毆打人的警察,因爲他們心中那些憤怒、害怕、挫折與暴力的負面情緒,都存在我們心中。
爲了深入了解警察並幫助他們,可以把自己想像成是他們的先生或妻子,每天生活在一起,你很快就會發現,原來警察的工作那麼辛苦。這樣的體認將使你每天都想做些事,來幫助伴侶轉化心中的憤怒、害怕與挫折。當你有能力化解先生或妻子的痛苦時,整個城市也會因而受益,即使是犯罪的青少年也會受到影響。這就是幫助社會最好的辦法,靠你的智慧、體悟與慈悲,可以阻止許多暴力事件發生。
一個停止憤怒與暴力的對話
有些人對警察抱持很負面的印象,認爲警察喜歡暴力、歧視別人且懦弱膽小,很多年輕人甚至將警察視爲敵人、他們燒警車、打警察,認爲警察是帶給他們憤怒、挫折的人。我們何不安排一場會議、一個對話的機會,讓警察與因暴力行爲而被拘禁的年輕人互相溝通?何不讓警察與這些年輕人有機會說出他們的挫折、憤怒與害怕,然後全程錄影讓全國人都能從對話中學習呢?
這將是一次真正的禅修,由于每個人都在深入觀照,且是以整個城市、國家的立場在觀照警察與年輕人之間的問題。到現在爲止,我們都還未看到事實的真相,雖然我們都看過電影、偵探小說與四部片,但是還未看到人們心中真實的情況。我們應該安排這樣的對話,讓真相能呈現在所有人面前。
轟炸我們自己
耶稣曾說:“神啊!請你原諒他們,因爲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如果有人犯罪而帶給人無比的痛苦,那是由于他根本不知自己在做什麼,很多年輕人會犯罪,是因爲不知暴力會帶給別人多少痛苦。每次當他們采取某種暴力行爲時,也傷害自己覺得好過一點,但事實上,憤怒只是不斷地在他們心中滋長。
當你對敵人發射炸彈,你也對自己與國家發射一枚相同的炸彈。美國人在越戰所受的痛苦一點都不比越南人少,他們的傷痛與越南人同樣深。停止暴力才是我們該做的事,但是我們無法真正地停止暴力,除非明白所做的一切都將同樣的影響到自己。身爲修行老師,一定要讓學生知道當使用暴力時,他們也將同受其苦,這不能只用說的,必須以更有創意的方式教導他們,畢竟以說教的方式分享看法是無效的,應該靈活而有智慧,懂得使用一些“技巧”。在修行上,純熟的巧非常重要,真正偉大的精神導師應該在修行與幫助別人方面,皆具足純熟的技巧。
在戰爭發生前就停止它們
大多數人都要等到戰爭爆發,才想以某種方式來停止。其實我們不知戰爭的根源隨處皆是,它們就根植在思想與生活方式裏,但是大多數人都無法在戰爭潛伏時就看見它的存在,一直要等到戰爭爆發而人們開始談論時,才會注意到它。然後情緒開始被戰爭的緊張情勢所控製而感到無助,因此決定選擇認同的一方,相信它是對的,並開始譴責錯誤的一方。但是當我們如此做時,並未做出任何貢獻以停止戰爭所造成的破壞。
身爲真正的修行者,你必須在戰爭發生前,就深入地觀照當時的情況,采取行動阻止它。藉由洞察與覺照力幫助其他人覺醒,讓他們看清楚真實的情況,建立起與你相同的認知,然後就能共同以有技巧的方式消彌戰爭。
當前南斯拉夫(Yugoslavia)的內戰爆發時,北約國家曾認爲只有轟炸首…
《你可以不生氣 第七章 化敵爲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