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第十九日(二):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
莊嚴量功德成就——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
這兩句偈子來提示阿彌陀佛國土的“量”,因爲執著有爲的有情,我們所有的作爲與思維都是有量的,因爲有爲就是有限量,這個限量就是有爲的空間,而極樂世界“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是順性彰顯成就,非是有限量的,因爲我們習慣于有爲法的執著,造成了有限量的意識、生活空間的狀態,即業報狀態。
阿彌陀佛是順性來彰顯成就極樂國土的,他不依有爲法則而定于限量。因爲一切有情習慣執著于自己的作爲,所以我們有一個所知空間(通過耳目熏染、學習而得的思維空間)和作爲空間,都是有限量的。在無盡的法界海中,我們的作爲是極有限量的。
怎麼更好地體驗彼世界的量功德——“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呢?《無量壽經》反複給我們提示往生彼國人的身相高大、房舍欲大則大、飛行方便、無量國土的人民往生彼國各無障礙等等,我們每個人的意識法界的空間,若順有爲,順我們的所知,它是有限量的,若順性,若不順所知而隨喜一切法則,則有無量的空間。我們的邊際思想、我們個人的執著、意識的對錯,都建立在有爲有限的意識作爲設置,造成了我們現在的時空——一個業力的現量。
所以,我們作爲學佛者,要學會解放自己,即破除我執。順性而談,本不可得,稱爲“解(讀xie)脫”;以爲有某種執著,就要把它解(讀jie)脫開來。我們要擅于順性解(讀xie)脫自己所有的意識習慣,解(讀jie)脫我們的自我纏縛與自他纏縛。我們觀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的量功德成就,也是讓我們的心量在順性、隨喜中得以安住。隨喜阿彌陀佛“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的這樣一個順性法界,通過對彼國土莊嚴功德的觀察來解放自己,樹立正見,解放我們固有的意識執著、固有的心量。
(歲次辛卯五月初四 2011年6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