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第十六日(叁):觀察門——欲如實修行毗婆舍那故
在天親菩薩《願生偈》的九十六句偈子中,觀察門的篇幅是最大的了。
雲何觀察。智慧觀察。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毗婆舍那故。彼觀察有叁種。何等叁種。一者觀察彼國土莊嚴功德。二者觀察阿彌陀佛莊嚴功德。叁者觀察彼諸菩薩莊嚴功德。(見《往生論》)
毗婆舍那
與第叁門談到的“奢摩他”——止,是配合起來的,一止一觀。
第叁門作願門,“心常作願,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是依念佛名往生彼國來遮止我們現世的惡緣,遮止未來身口意叁業的惡報,遮止聲聞緣覺的不究竟,乃至一生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樣一個殊勝的究竟的教法。
觀察門,“毗婆舍那”一般不翻譯,多義故,“觀”是簡單的翻譯。在聲聞教法中有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苦空無常等九種觀,此處,應作觀想于彼國土、阿彌陀佛、諸菩薩。因爲往生是大事,我們要往生彼國,就象你要回家得知道家在哪個小區、幾樓幾號一樣,所以我們先觀彼國土。然後,彼國土的主人是誰呢?——阿彌陀佛,就要觀主功德,即觀阿彌陀佛。然後是觀菩薩正行何以作爲,往生者皆是正行菩薩,有四種正行。
如實修行
昙鸾法師說:“觀想彼叁種莊嚴功德,此功德如實故,修行者亦得如實功德。”(《往生論注》)
不如實修行,現在這樣的修行人很多,在表皮上、表相上、給人看上,或者言說上修行,本質的作用力沒有真正地啓發開來,所以一直象浮萍一樣浮在水面上,得不到摩尼寶珠,因爲沒有沈下去。這是很普遍的。
所以天親菩薩和昙鸾法師,很注重談如實修行!使我們遠離不如實修行的虛妄作業。不如實修行,就是不在究竟位上修行,一般我們的修行都是根據自己的業習愛好、見聞覺知、想象來修行,而不是如實的修行,即不是究竟意義上的修持、回歸。
所以淨土教法欲使一切衆生究竟回歸、圓滿菩提、無所遺憾,一生趣向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住阿郫拔致,即得不退轉。它有這樣一個殊勝的、令一切諸佛贊美的清淨教法、徹底教法、無遺漏的教法。它不是誇張的,是如實的,故說“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說願偈總持,與佛教相應”,以總持法門回施衆生!
彼佛國土莊嚴功德成就
要往生彼國,我們不了彼國是不行的。這個功德“成就”很重要,我們若不了解極樂世界的功德與成就,我們說“到彼國”,就象是到一個還沒有開發的荒地一樣,你沒有任何受用。而“莊嚴功德成就”,就如我們到一個已經開發好的小區,你可以直接來使用它。
阿彌陀佛國土莊嚴功德成就者。有十七種。應知。一者莊嚴清淨功德成就。二者莊嚴量功德成就。叁者莊嚴性功德成就。四者莊嚴形相功德成就。五者莊嚴種種事功德成就。六者莊嚴妙色功德成就。七者莊嚴觸功德成就。八者莊嚴叁種功德成就。九者莊嚴雨功德成就。十者莊嚴光明功德成就。十一者莊嚴妙聲功德成就。十二者莊嚴主功德成就。十叁者莊嚴眷屬功德成就。十四者莊嚴受用功德成就。十五者莊嚴無諸難功德成就。十六者莊嚴大義門功德成就。十七者莊嚴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成就。(見《往生論》)
從十七個角度來給我們闡述彼國莊嚴的功德成就。從明天開始,我們慢慢地來把這些角度給大家一一作點提示,當然還是希望不要學學問,也就是說大家心裏不要想著學什麼東西,學問這個東西有時候挺負擔人的。
作業:您對往生彼國的認識。
你自己的認識,不要談別人的,能擺脫書本是最好的,就依你現量的心來談最好,不要去掩飾它,這是最好的。大家可以交流交流,因爲它基本上是淨土修法的主體了。
往生是個大事,你對往生彼國的認識,或者說你現量心理對往生彼國的認識。談現量最重要,要不然我們談的東西會跟自己沒關系。
實際上,與其說是作業,不如說是思考題,就是讓大家思考思考。這不是爲我完成的,不是說我要抽查提問,你就趕緊做,我不提問,你就不去做,那就沒意思了。這個思考題是我們自身的一個認識,因爲生死事大啊,無常迅速!
還是不談2012,但是它可以做一個參照,我們的人生必然就是這麼快。有些團體給我打電話說:“法師,你們怎麼准備的?”
我說:“准備什麼?”
“2012啊”
我說:“我們沒有准備,阿彌陀佛。”
他說:“不准備不行啊。”
我說:“爲啥呢?”
他說:“你還不當真嘛?”
我說:“我挺當真的。”因爲每天都在無常中生活,你不當真也得當真。
他說:“要有緊迫感呐。”
我說:“還挺有緊迫感的。”
我希望大家不談2012,但是要有緊迫感。我們念的晚課中,“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生死在逼迫著我們,如救頭燃,燃誰呢?燃我們每一個人,不是燃別人!說“我還年輕,我還力壯……”不盡然,那可不敢說。
很多人說往生是老年人的事,不是年輕人的事,我說可以到火葬場去統計統計,那兒年齡絕對是不均衡的。所以,我們就從現實的生老病死中來觀察,“如少水魚”是實話啊,每天我們的生命在退失著,老病死跟著我們的。
作業一定要做,因爲這個思考跟我們每個人有直接的關系,生死事大啊,不得不思考!往生問題,實際也就是對生死問題的認知。
因爲我們就要開始談論彼國的殊勝功德成就了,在去之前,要談談對它的認知,再來講就有味道,因爲這和我們的想象有天壤之別!諸位要善于思考!
(歲次辛卯五月初一2011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