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安居第七日(叁):念佛人以無诤爲根本

  

安居第七日(叁):念佛人以無诤爲根本

  

阿彌陀佛一切內外誓願皆以無诤爲根本

  

佛陀的教法中是互融互顯的。有的人說念佛以後什麼都不能幹了,什麼別的書都不能幹了,那是不現實的,也是不真實的一個說法。佛陀的教誨是一花開了百花皆興。如果說我這一花開了,其他花都得凋落,那是霸主意識了。

  

彌陀的教法不是這樣的。因爲我們對彌陀的平等回施和他的大願了解的少,平等的教法有一個根本的大的依止,即緣起,那就是:阿彌陀佛因地是無诤念。無诤折射了平等清淨的實質內容,這主要是對衆生心分講的,即無量世界雜緣熾盛,阿彌陀佛所有作爲皆以守護無诤爲根本。

  

平等心行一切法皆是念佛。說念佛就只能持名,不能誦其他經不能做這做那,這樣挺武斷的。違背了彌陀以無诤爲根本的教義。阿彌陀佛建立一切內外誓及所有教義都是以無诤爲根本的,“诤”是衆生心所折射出來的,“無诤”是菩薩面對衆生心的善巧,這個善巧就是法性的平等。

  

阿彌陀佛有內、外二種誓

  

外誓是他受用,是公開的,針對一切有情發出的,攝化衆生的,讓衆生受到一個利益與攝受,是利益激勵提醒我們的一些說法。如四十八願。

  

內誓(秘誓)是自受用,有一根本叁方便。一般不設壇就不說秘誓。

  

這一切建立皆是以無诤爲根本。無诤是甘露,能除一切苦,能遠離一切傷害,能拔濟一切。根本誓會促生外誓與秘誓,即自他受用會顯示出來。

  

念佛人爲什麼會跟別人诤鬥呢?因爲你不了解阿彌陀佛,你沒有守護阿彌陀佛的誓願,不管是表誓,還是秘誓(內誓)。才會诤。

  

一動“诤”念,非念佛人,因爲喪失根本了。

  

若心中有诤,一定要警覺,因爲根本上出問題了,你的分別心習慣起作用了,尤其在叁乘教義上诤論,你肯定出問題了。此無诤是“叁乘無诤”。

  

一門深入、“專複專”,並不需要誹謗、排斥其他法門,隨喜贊歎其行人即可,以無诤,即平等性爲緣起來“專複專”,是很方便的。要不然我們會出現很被動的局面,就是跟別人爭高爭低。

  

以無诤爲根本一定是一切念佛人應守護的法則!一定要引起重視!

  

我們的依報皆是心裏的折射,未來的果報亦是。你心中無诤,就是清淨平等,清淨平等,那就是極樂世界,就是佛性之海,你那個結果是必然的,你心裏折射出來你的結果了。這一點,希望諸位善知識還要明白因果,雖然順著法性了達因果超越因果,但一切有情還生活在因果海中,所以佛不說斷滅。一般人學佛學超越因果,但他不知道一切衆生,一切諸佛如來菩薩示現作爲亦在因果中,會生斷滅想,既畏懼斷滅又生斷滅想,所以會對佛法産生疑慮。爲什麼呢?不知道超越因果並不是斷滅,超越因果只是出離輪回,但慈悲回施心還是在因果中作爲,沒有離開因果。所以印光法師講“一切出世入世法則不離因果二字”。這裏希望諸位善知識心地中有個清晰的認識。

  

誓願守護是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第一方便

  

四弘誓願是一切諸佛的共誓,這裏面恰恰有諸佛秘誓的東西。但秘誓很特定,就是每一個佛陀他自己的受用都很特定。爲什麼說特定?就是說這個世尊看到衆生在這個地方需要修補了,他就在這個地方用功夫,成佛了;那個世尊看到在那個地方需要那樣修補,他又發了一個誓願,就這樣成佛了。

  

昙鸾法師舉了個例子說爲什麼佛先成佛呢?你看佛發願都發願最後一個成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那爲什麼佛先成佛了?昙鸾法師舉例說衆生業力如薪柴,佛用智慧火(就是他的誓願)點燃衆生業力薪,他要點燃薪柴,必須要自己燃燒,怎麼燃燒?“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把“我”給燃燒掉了,把我給舍棄了。故因勢先成佛,借助燒煩惱薪的過程用誓願燃燒了自己,破除了我執,衆生得到了加持,傳播其教法。故說立誓成佛,普渡衆生。

  

秘誓(內誓)是自受用,實際就是破除我執。我們一切凡夫有情的苦難輪回傷害全部都來自于自我,沒有第二個東西。學佛人不知道破除自我的重要性。我們學著佛立誓,但很多人不敢說,因爲你怕自己丟失了,你怕自己沒地方放了,你怕自己未來還不了債了。

  

所以“立誓成佛”對我們來說很重要。

  

誓願的守護是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第一方便。

  

內誓無窮義

  

以前多次祈禱想把阿彌陀佛的內誓說給大家,但每次都會出現病痛,過去講要有授儀,就是說要給你個位子才能聽,你要守護這個東西才能聽。要不然會傷害人。我一直在祈禱哪一天能講給大家,那樣你再念佛就很簡單。

  

後來體會到內誓之所以不許說,是因爲自受用難以完整表達,一打折扣就是妄語了。所以諸佛如來,諸大菩薩的很多自受用語不說,稱爲秘誓,秘誓變爲什麼呢?現在我們念六字大明咒就是秘誓,他不知道怎麼講了,就念一個心咒,真言。真言有無窮義,不翻譯,就是不許說,佛菩薩真慈悲啊,明明不能說,又還要表達,否則這麼大的利益我們怎麼接受呢,于是就念個真言,讓有情自己體驗,有接觸、實踐的方便,這裏衆生隨類而受益,隨類而得滿足,就是“衆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是故我頂禮,願生安樂國”,這個說法就是佛隨順了你不同的願望,感召了不同的結果與事實。大家善思維!這不是說密宗啊,還是因爲有彌陀這個甚深教法,想讓大家知道這個角度。

  

安居界定力

  

安居結界,實際結界就是誓願改變,說“這九十天安居魔障遣退,道業有成”,就是告別過去業力,重新來了,你要守護這麼個誓願,道業就能有成。你解界結界,你進入了這個界,這個界就把你過去的業給化掉了,依大家的力量,依界的力量,依佛的力量,給化掉了,你重新建立了一個所謂的現行者。

  

這個“現行者”是你依誓而起的,就是誓爲前導。實際我們安居解界結界也是個立誓的方便,說“我九十日在此做前叁月安居”這本身就是個誓願。很多人認爲誓願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實際不是,我們經常在發,但有的人就不在乎這個願,他就把這個願看小,他發了這個願趕緊又忙其他事情去了,那這個誓願就不是前導,他就做不成事情。很多人發了一個願,根據自己的承諾如實地做下來,他就會成就,成就什麼呢?誓爲前導,亦爲結果。即心即是啊。你發這個誓的時候就是結果,不相信我們今年夏天我們這樣安居,九十日過去後大家一定會有個變化的,你的心理理念一定會變化!你擋都擋不住,只要你堅持這九十天。你不堅持,那我不知道。這個堅持十分重要。你堅持了以後你再回頭看一看,你會有大的變化。

  

爲什麼呢?界定力是不可思議的力量。界定可以區分開過去、現在。它不是個人的力量,是群體的力量,它也不是這幾個人的群體的力量,是一切諸佛僧團,一切菩薩僧團,一切聖聲聞僧團,一切凡夫僧團都在加持此界,這不是誇張的,很多人不了解,不當回事,爲什麼說壞于相有極大過失,就跟這有關系。諸佛菩薩賢聖僧支持著我們每一個僧人,每一個修行者的作爲,你背後有這個力量!你要是不知道這個力量,那你現行的作用力對摧毀你的現業就會受到製約。這個力量是極大的加持,就象萬噸液壓機壓一個小陶瓷蓋一樣。爲什麼呢?因爲它的力量來自于界定力、誓願,佛菩薩的作用力通過界定而産生事實,來處理你這個業力。很多人不懂這個,自己搞自己的名堂,就總是不能自拔,爲什麼?不懂得廣大諸佛如來菩薩賢聖僧的善巧,或者及凡夫僧一切力的聚集的善巧。這種聚集是不可思議的聚焦的力量。所以我們作爲出家人,這是很殊勝的一個機,就在這兒了,人會有很大的變化。

  

那我們念佛也是這樣。“南無阿彌陀佛”,把一切力量聚集到我們的現行中,來處理我們現行那一點點兒業緣,算什麼呢?過去人說“烘爐片雪”,那雪就是我們的業力,那我們現行的業力在一切佛菩薩聲聞凡夫僧這種集體的力量的加持下,他現行就會覺悟,就會不可收拾。這是很重要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