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辨法法性論》講記▪P20

  ..續本文上一頁真如,成爲無漏聖道。那時,戒、定、慧一切功德,都與法性相應,與真如不離、不異。這樣,修道才有了意義。無漏聖道,一得永得,菩薩的展轉進修,功德也愈修愈大,修到究竟圓滿而成佛。所以說修道,必有轉依,自性──真如爲依止,否則,沒有清淨真如爲依止,修道也不能成立了。

  叁、無諸涅槃者,施設依處過:涅槃,爲叁乘聖者所歸趣,究竟依什麼施設──安立?沒有苦惱,沒有憂愁,種種虛妄顛倒都沒有,什麼都沒有,就是涅槃嗎?不是的!不能說什麼都沒有就是涅槃。涅槃是依轉依而施設的;一切虛妄雜染都沒有了,清淨法性就顯現,也就依清淨法性而安立爲涅槃。如不說轉依,無有無垢真如的轉依自性,那涅槃是施設無依了。

  四、叁菩提差別施設無依過:聲聞菩提,獨覺菩提,成佛的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菩提的意義是覺,覺是以清淨法性轉依而建立的。如以生空智慧,通達生空無分別性;通達生空真如的,是聲聞菩提、獨覺菩提。如以圓滿的無分別智,通達我、法空性、真如,修到圓顯最清淨法界;圓滿無分別智性,就是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無上正等正覺。這樣,聲聞、獨覺、佛的菩提,都是依真如、法性而建立的,所以金剛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爲法而有差別”。如沒有轉依自性──無垢真如,那叁乘菩提,都有無依的過失,叁乘菩提也成爲不可能了。沒有轉依,斷惑、修道,涅槃、菩提,都不能成立,也就沒有佛法,過患可太大了!

  2.1210 悟入無分別智遍知 悟入功德 當知彼相違,四相入功德。

  知道了沒有轉依的四種過患,就知道與上面“相違”反的,也有“四相”悟“入”有轉依的“功德”。有了轉依,斷惑到究竟清淨,一切都能成立了。有轉依自性,從有漏修行,到無漏修行,經十地菩薩聖道而達究竟圓滿,也可以成立了。叁乘的涅槃,叁乘的菩提,有轉依自性而可以施設了。佛法修證成聖的事,一切都依之成立,這就是功德。這就是唯識學特別重視轉依的理由。

  2.2 喻說

  

  2.2 喻說 廣說轉依,有法說,有喻說,上以十種相,法說轉依。以下以譬喻來說明。

  于無而現有,喻如夢、幻等。轉依則喻如:虛空、金、水等。

  在本論的最後,舉二種譬喻,來總結本論的論義。

  2.21 虛妄分別喻:從虛妄分別現起能取、所取,各各差別境界,是“于無而現有”的。實在是沒有自體的,但現起而在我們的認識中,好像是真實有的。于無而現有所舉的譬喻,是“如夢、幻”。夢境,好像是有的,見到這樣,那樣,或喜笑,或啼哭;有時夢境非常明白,但夢不是真實的。幻,上面已說過,如以手巾結成兔子,會跳,會叫,可是只是手巾,那裏有兔子!于無而現有的譬喻,譬虛妄分別,一切有爲法。經中所舉的很多,或說如夢、幻、泡、影等六喻,或說九喻,或說十喻,本論略舉夢、幻二喻,以等其他的譬喻,譬說于無而現有的有爲諸行。

  2.22 轉依喻:轉依自性,無垢真如,從虛妄分別所染,轉化到顯現究竟清淨“轉依”的譬“喻”,本論舉“虛空、金、水”叁喻。可以譬喻轉依的,是不止此叁喻的,所以末有等字。經中,論中,說到這叁種譬喻的,極爲普遍。虛空本來明清,或爲烏雲所遮,或是大霧,或是風沙大作,天昏地黑,虛空清淨相就不顯現了。如烏雲散了,霧散了,風沙停止了,虛空明淨就顯出來了。這轉依自性,有二種清淨:一、本性清淨,二、離垢清淨。本性清淨,如烏雲遮著虛空時,看起來不清淨,其實虛空還是那樣的,本來是清淨的。等到沒有烏雲時,那時的虛空清淨,譬如真如的離垢清淨。轉依自性是真如,轉依是從客塵諸垢所染,轉爲離垢的畢竟清淨。

  金喻,如開采金礦,金與礦內的沙、石、土等,混在一起,當然是不清淨了,也沒有見到黃金。將金礦加以冶煉,成爲純金,那時最清淨的金子顯出來了,可用金來作成莊嚴具。當虛妄分別現前時,如礦中的金砂一樣,見它不清淨,有的還不知道是金呢!經過冶煉,煉成十足真金,可以做種種器具,種種莊嚴具。正如我們經修行,消融虛空分別,無垢真如就轉依而成佛了。大用無方,法身、報身、化身,起自利、利他一切功德業。

  水喻,如下大雨時,流水,汙濁得很。水爲什麼不清淨?因爲塵土和水混在一起,所以成爲渾水。如水澄靜一下,塵土下沈,把塵土抽去,就成清水了。如加熱使水成爲水蒸氣,冷後成爲蒸餾水,那是最清淨了。其實,水質本來是清的。真如法性轉依,也是這樣。虛妄分別時,不見真如清淨,一切是煩惱、業、生死雜染。經修行而顯現真如清淨,就像渾水的轉爲清水一樣。水的功用極大,一切生物都依水而滋長;如佛德廣大,一切衆生都蒙佛的恩德。

  學大乘人,應觀虛妄分別,似有無實,是如夢如幻的。應觀轉依自性──清淨真如,如虛空、金、水那樣。似有而實無的,可以消解滅去,所以能出生死。真如本性清淨,依之而可以斷惑,可以修道;涅槃與菩提果德,也依之而成立。本論辨法法性:法──生死法,可以從前面二譬喻來了解;法性──涅槃,可以從後叁譬喻去了解。這二類譬喻,作爲全部論義的總結。

  (宏觀記)

  

《《辨法法性論》講記》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