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每日一語(釋達觀)▪P4

  ..續本文上一頁03 清楚面對問題,不用擔心問題。

  94/08/04 不要被人情世故所牽絆,但要通情達理。

  94/08/05 事情總會過去,不要貪戀,不用不舍。

  94/08/06 察覺內在的動機,才知道自己的罣礙。

  94/08/07 人不如我,要教導他;我不如人,要請教他。

  94/08/08 人經不起考驗,故不要輕易考驗于人。

  94/08/09 言行的矛盾,在于沒有決心。

  94/08/10 向心力是一種共識,離心力是意見紛歧。

  94/08/11 走入人心很難,走入己心更難。

  94/08/12 對産品而言,要提升品質;對個人而言,要提升素質。

  94/08/13 我們要改善環境,也要改變心境。

  94/08/14 知道容易,真懂尤難;學習簡單,改變不易。

  94/08/15 肯定自己,欣賞別人。

  94/08/16 心未定,故一切不定;若確定,則當下就定。

  94/08/17 不要輕易拒絕,也不要隨意答應。

  94/08/18 享受每個過程,不用去期待結果。

  94/08/19 我勝于人,則無進步可言;人勝于我,則有成長的空間。

  94/08/20 心靜則智生,心亂則愚起。

  94/08/21 忏悔使人改過,慚愧使人進步。

  94/08/22 遇到境界而不受影響,痛苦就不會生起。

  94/08/23 理論是說給別人聽,修行是自己可以受用的。

  94/08/24 學之所以不會,是因爲沒有真正想要會。

  94/08/25 把人做好,把事做好,修行必能得力。

  94/08/26 事不做好,便是廢事;人不做好,便是廢人。

  94/08/27 修行的法門之所以不能確立,是因爲自己的心不能定下來。

  94/08/28 選定修行的法門之後,就要不斷的練習。

  94/08/29 不用找尋成功的方法,只要面對失敗的原因。

  94/08/30 修行之所以不得力,在于不願意。

  94/08/31 攀緣之心止息,萬緣才能放下。

  94/09/01 從易處改變,從近處做起。

  94/09/02 多吃傷身,多想傷神。

  94/09/03 叛逆之心,人我皆苦;隨順之行,您我皆樂。

  94/09/04 現象就是「事」,知其變化便是「理」。

  94/09/05 用心去做每件事,自然就會有所悟。

  94/09/06 菩提心,是從慈悲心中生起的。

  94/09/07 我利于人,當要布施;人害于我,當要忍辱。

  94/09/08 無忍辱的境,無受辱的我,方是真忍辱。

  94/09/09 財施是暫時,法施才是究竟。

  94/09/10 在有處悟「空」,于空時覺「有」。

  94/09/11 于生活中修行,便是要念念覺知。

  94/09/12 改變觀念不易,去除習氣更難。

  94/09/13 平常事中,有不平常的道理。

  94/09/14 難過總是一時,痛苦常是一世。

  94/09/15 知因,當要慎始;知果,當能善終。

  94/09/16 「因緣」是聚散的真理,「無常」是變化真理。

  94/09/17 真理不是用說的,而是拿來善用的。

  94/09/18 對我好,心存感恩;人對我壞,心存忏悔。

  94/09/19 時間可以解決一切,卻不可抹滅因果。

  94/09/20 修行雖是困難,但還是要修;做人雖是不易,但還是要做。

  94/09/21 錢債易還情債難,身病易治心病難。

  94/09/22 「名」是精神的心鎖,「利」是物質的枷鎖。

  94/09/23 順應別人,會得善緣;改變自己,會得善果。

  94/09/24 緣起境生,緣滅境滅;境是生滅,虛妄不實。

  94/09/25 念念清楚,是真精進;如如不動,是真禅定。

  94/09/26 知識是由外而來,智慧是由內而生。

  94/09/27 念頭未起之時,是吾人真面目。

  94/09/28 孝親人子應有,尊師學子應重。

  94/09/29 口念佛不及心念,心念不及心中有佛。

  94/09/30 萬般計較心自煩,萬緣放下性清淨。

  94/10/01 與其擔心枝葉,不如明白根本。

  94/10/02 管好自己比較重要,別人次之。

  94/10/03 明白現象,但不要被它所影響。

  94/10/04 天下大事,不及您的心事。

  94/10/05 惡念産生地獄,善念創造天堂。

  94/10/06 佛在心中,心外無佛。

  94/10/07 當下都不能把握,還妄想未來。

  94/10/08 心是佛,心是法,佛法在汝心中。

  94/10/09 名利如浮雲,權勢似流水。

  94/10/10 欲望如同毒蛇,吞沒了我們的良知。

  94/10/11 不受別人影響的方式,就是清楚自己。

  94/10/12 照顧身體容易,照顧內心困難。

  94/10/13 能服務別人是一種幸福,而不是一種抱怨。

  94/10/14 以牙還牙,這是無知的表現,不成熟的態度。

  94/10/15 只問我怎麼對人,不問人怎麼對我。

  94/10/16 越想改變對方,反而越不能改變。

  94/10/17 有心是人心,無心是大道。

  94/10/18 道法自然,人若自然便契大道。

  194/0/19 人是自然的一部份,當順應自然而生。

  94/10/20 爲了追逐名利,常帶給自己和別人的痛苦。

  94/10/21 把欲望打破了,一切妄想便止息。

  94/10/22 世上所有的一切,皆不能滿足我們的欲望。

  94/10/23 迷人隨欲望而起舞,智者隨自心而安住。

  94/10/24 明心是妄,見性本空,即爲「明心見性」。

  94/10/25 心性本空,何來心事;因緣而有,何足罣礙。

  94/10/26 煩惱只因強出頭,菩提只因放得下。

  94/10/27 懂得妙用是智慧,懂得付出是慈悲。

  94/10/28 生死只是一場夢,夢醒何來有生死。

  94/10/29 人生無事,何必強說愁;生命無常,何必放不下。

  94/10/30 忙什麼,生死未了;求什麼,叁界未出。

  94/10/31 活著就是有希望,去做便會有成果。

  94/11/01 真正順從別人,比勝過他人還困難。

  94/11/02 將心開啓最好的方式就是「忏悔」及「寬恕」。

  94/11/03 沒有的時候,想要擁有;當有了之後,想要放棄。

  94/11/04 輕松的秘訣就是,不給自己和別人壓力。

  94/11/05 要讓別人口服心服,不如自己心甘情願。

  94/11/06 不要去想證明什麼,而要活在享受什麼。

  94/11/07 人聽我難,我聽人難,那該誰聽誰呢?

  94/11/08 無名時,想出人頭地;有名時,想隱姓埋名。

  94/11/09 活得像自己,但又不別出心裁,那才是特色!

  94/11/10 被別人感動是一下,被自己感動是長久。

  94/11/11 向自然學習是智者;向人學習,只不過是聰明而已。

  94/11/12 智者言與無言,皆是恰到好處;愚者言與無言,皆是恰好相反。

  94/11/13 與人對立,是自找麻煩;與己對立,是自尋死路。

  94/11/14 體悟無常,讓人把握當下;體悟無我,讓人不再執著。

  94/11/15 慈悲之心,來自多體諒;憎恨之心,來自常誤會。

  94/11/16 人喜歡被尊重,最痛恨被欺騙。

  94/11/17 「做錯」是可以原諒的,最不能原諒的是「不認錯」。

  94/11/18 失言是不會說話,失信是不會做人。

  94/11/19 對人性不要失望,而要懂得體諒。

  94/11/20 對個性不要固執,而要能夠改變。

  94/11/21 對本性不要修飾,而要恢複原來。

  94/11/22 想不如做,說不如行。

  94/11/23 善觀于己者,必善觀于人。

  94/11/24 話宜中肯,不宜好;人宜中道,不宜強。

  94/11/25 燦爛只是短暫,平淡方能長久。

  94/11/26 人常看到自己的苦,而忽略別人的感受。

  94/11/27 情緒讓人失去理智,無明讓人失去智慧。

  94/11/28 事情是可以解決的,困難是可以突破的。

  94/11/29 有了定位,才有了方向;有了實力,才有了希望。

  94/11/30 靜靜觀察變化,漸漸有所體悟。

  94/12/01 愛是純潔無私,恨是汙濁占有。

  94/12/02 不要讓自己灰心,不要使別人痛心。

  94/12/03 希望是人所創造,失望亦是人所創造。

  94/12/04 對人好,別人不一定了解;對人壞,別人一看就知道。

  94/12/05 承認自己的過失,對世人就無所抱怨。

  94/12/06 一經在手,心開悟解;一門深入,心神自定。

  94/12/07 參禅不如行禅,坐禅不如悟禅。

  94/12/08 話多傷氣,念多傷神。

  94/12/09 志向高大之人,須向低處求道。

  94/12/10 萬物須冬藏,能人要潛藏。

  94/12/11 心想天地,不如無心一事。

  94/12/12 成功只要「一…

《每日一語(釋達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心經開講(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