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訪美雜談▪P5

  ..續本文上一頁了的,而我們這個“信、願、持名”是決定往生啊!你往生不了,等來生就會因爲今生的功德而得富貴,這恐怕是大家所求的,但你可不知道富貴之後的危險有多大哪!這危險是非常大呀!

  所以,我要勸大家,一定要生正信!要相信:自己的本心跟阿彌陀佛的本心是無二無別的,只是阿彌陀佛是已經徹底的覺悟了,我還在迷呀!我現在可確實不是阿彌陀佛,我在迷之中,雖然我是在迷之中,可是我通過念佛,使自心跟阿彌陀佛的心,就像兩盞燈,一個燈是自己,一個燈是阿彌陀佛,這兩個燈都著了,我念佛的時候,燈不就著了嗎,那麼阿彌陀佛這個燈不就在我們這個燈光裏嗎!所以,阿彌陀佛就在我的心裏頭,我在哪兒?我也在阿彌陀佛的燈光裏頭嗎!我也就在阿彌陀佛的心裏頭嗎!所以,我們跟阿彌陀佛就像水跟牛奶的關系一樣,都摻合于一塊了。牛奶中全部都是水,水裏頭也全是牛奶,是牛奶就是水,是水就是牛奶,你不能再分,哪兒是水哪是牛奶了。我們跟佛的關系是:我們這個光,即是佛的光,也是我們的光,我們這跟佛沒有分別。雖然現在不是,但你通過念佛,你就是了。“如來悉知悉見”,所以就得到往生。得到往生不是爲了求安樂,而是爲了實現我要度衆生的這個真實的志願。我自己還不覺悟,還是迷迷糊糊。我怎麼能夠去覺醒別人呢?要覺他就必須要自覺。只有在真正見了阿彌陀佛,聞法悟無生,這才真正能夠覺他,真正才能饒益大衆,利益法界衆生。爲了這個願,我們才求往生。所以我們帶著這個欣厭心,對于這個世界上的一切東西,我們要全都看淡,而對于往生要信仰懇切,老實念佛,老實持咒決定往生!

  佛法是大安樂法門,能夠使人真正得到安樂。當年夏(蓮居)老師聞到這個往生法門,他笑了幾天哪!整天的笑,他說:“我這可有辦法出這個輪回了!”所以,這是個大安樂法門,希望大家對這個大安樂法門,也生起無比的歡欣,慶幸自己此生能得聞此殊勝法門。

  大家看電視,有一個日本動畫片棗《一休和尚》,他九歲的時候,一天,師父外出前吩咐他好好在大殿上參禅用功,不要淘氣。他才九歲,師父走了,這小孩哪有那麼老老實實的。他就東轉西轉,轉到方丈屋子裏頭了。他的一個師兄看守方丈室,一看師兄在那正哭著,師兄大他一兩歲。

  他說:“參禅的人哪有哭的。”

  師兄說:“不行啊!我今天不得了了。”

  一休問:“什麼事呀?”

  師兄說:“師父有一個心愛的東西,在這櫃子裏頭,常常要打開來自己看,不許我們看,我也不知道是個什麼,反正師父常常拿出來玩半天、看半天,又擱回去了,是師父最心愛的東西。今天師父走了,我就把這個打開了,那是個瓷器,可我不小心,一下子把瓷器摔了。這回是饒不了我了。”

  師父這麼心愛的東西,看都不讓他看,他卻給摔了。

  一休說:“你別哭了,我給你個手絹,你把碎了的磁器包在手絹裏交給我,算我摔的,”

  師兄說:“你太好了!我答應師父看方丈室,回來後給我饅頭吃,我把饅頭歸你吃了”。

  “好!說定了!你的饅頭給我吃,你這瓷器算我摔的。”

  一休就把碎磁器揣在兜裏,等師父回來時,他在大殿等師父。

  師父回來說:“你在這做什麼?”

  “啊!我完全在用功,完全在參究。”

  “你參究個什麼呀?”

  “我參究到底有沒有不死的人。”

  師父說:“啊呀!這個糊塗的徒弟呀,哪裏有人不死的,沒有。既然是人就沒有不死的。”

  “啊!都要死的,人都要死的。那麼東西呢?東西能不能長存呢?”一休問。

  師父說:“沒有,沒有東西能長存的。成、住、壞、空,哪有一個東西能長存,永遠存在是不可能的哇!”

  “啊!既然沒有,那麼如果我們有一件心愛的東西壞了,那我們也用不著難過了,是吧?”。

  師父說:“對呀!不就是緣嗎,緣聚就有,緣散那不就壞了嗎,壞不就散了嗎!所以不應當難過呀!”

  于是一休把包掏出來,“師父這有個緣散的。”

  師父對此沒有發脾氣。

  通過這件事情,我們對師父也很佩服。這個徒弟很有智慧!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懂得很多道理。因爲有正確的思想、正確的知見,所以事情當頭的時候,他的脾氣就不發了。咱們要按常規去想,他平常必定暴跳如雷,一定打這個徒弟一頓。因爲他那個時候沒有這個正念。可當這個弟子一問,並不是把他僵住了。我們可以推廣開來,凡是我們正念當頭的時候,就可以不生煩惱。所以觀世音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做師父的就知道一切無常,是無常,就不會爲一個心愛的東西破了而發脾氣了。我們把他推廣嗎,不一定要等一休了,真正知道這一切無常,“照見五蘊皆空”,就“度一切苦厄”。所以佛教是大安樂法門。

  日本的弘法大師,爲密宗的祖師。在修大殿時,大家運這個木材時,扛著很苦,他就做了個歌讓大夥唱。他說:

  “好花雖香易凋謝,世間哪個不無常,有朝越過憂愁嶺,天地廣闊日月常。”

  他就叫搬運的人一邊走一邊唱這首歌。這其中就有很深的教義。世間沒有不無常的,你越過了這個憂愁嶺,你不爲憂愁所擾,那這個世界就是寬廣無量,日月代表光明,光明常照。

  (全文完)

  

  

《訪美雜談》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