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都無障礙。如果你這個人就是愚昧,不明白,就是天天拿著大圓滿法來念,這跟念“人之初,性本善”沒什麼兩樣。
“決定見宗”有了正見,才有正修、正行、正果。現在有的人信佛,但是動機不純。有的人動機純正,認真修行,但是“見”很低。對于這種“見”很低的人,我們應該好好幫助他,他比別人強多了,很難得了,我們要循循善誘,慢慢地提升他。不要執著,不要把佛教降低成邪只一樣,那就壞了。四川有個雞毛土地很靈驗,非常有名,人們在土地公前殺雞求願還願,把雞毛抹在牆上,雞血流到整個溝子。所以我們如果對佛法了解不深,就是把佛降低成雞毛土地那樣的地位,我給你拜,給你上供,給你恭敬祈禱,求你保佑我。我們一聽雞毛土地就知道不對,而我剛才說的那些情況很多很多,雖然還是好的,但是它的“實質”就是把上師叁寶降低成雞毛土地,那你所得到的加持也就如同雞毛土地所得到的一樣。現在我們不要忙著幫助很多很多的人,對于現在已有的人,包括自己,從自己出發,提高自己的見。然後盡一己之力,幫助與自己有緣的人,這很重要。
有些人的“見”不是很高,但行的很正。我們有很高的辨識能力,怎麼做是殊勝的,怎麼做是庸俗的,什麼人是真善知識,不是善知識,什麼人是惡知識、邪知識,能進一步明白。不能只是慕名,去聽什麼名號,就以爲一定是善知識。很不一定!自己不具正知正見,只是慕名,聽人家怎麼怎麼說。一貫道爲什麼這麼快,它是有組織,有計畫的,許多人到一個地方參加活動,再進行宣傳;不像我們,自己願意來就來,不願意來就不來。一貫道又帶點神通種種方式很多很多,我們佛教不搞這些東西。我們先求解決自己,每個人都是自己。我們現在要弘法,要救度衆生,先從這個衆生開始。我們先求自覺,這不是阿羅漢,這一點要分清楚。我自己産生一點光明,給別人照一點,別人就有路走。現在屋子漆黑,我來打一點火,大家就覺得好一點。爲了産生一點光明,我要提升自己,讓大家有一點光明。這不是不管大家,正是爲了大家。每個人都這樣,能放大光就放大光,光放得長更好。不要忙道場必須有多少人,必須怎麼樣?能不能發展?別的道場比我們的人多,信我們的人跑到別的道場去了,跑就讓他跑吧!這是小事。我們自己發光要緊,從這裏開始。不然很總是很著急,很忙,這都是外邊的事。
這是我們相見的最後一次供養,很難得!很難得!
※見愚竊以爲“抉擇見”之延伸開示,可以參考由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所寫的“空,大自在的微笑”。(張老師出版社發行)
請入彌陀願海
阿彌陀佛,大願之王,四十八條勝願,正是彌陀萬德圓明的本心的流露,條條都超情離見,不是衆生妄心所能揣摩估計,這是徹底的殊勝方便,沒有一條不是爲一切衆生殊勝永恒的真實之利。古德說:每條願都是爲饒益有情;每條都是願共衆生究竟成佛。這兩句話點出了彌陀的聖心。
彌陀大願,分別說明就成爲四十八願,若再細說,可爲四百八十......四萬八千等等願。合之就是彌陀的大誓願海,也稱爲一乘願海。一乘願海就是淨土法門的寶中之寶、王中之王、心中之心、妙中之妙,縱有億口億舌,也說不盡贊歎之辭。全部大願譬如一匹光華耀目精美絕倫的錦繡,每一條願就象錦繡上面的圖案花紋,例如蟠桃、佛手、蓮花、牡丹、仙鶴、孔雀,都無上美妙。雖然妙態各殊,可是參差俯仰,配成整幅佳畫。全錦織成,只是經緯兩條線,一條線是:遍十方虛空,盡未來劫數,一切國土、一切衆生,不分族類,不計善惡智愚,哪怕是惡道衆生,一律平等攝受教化加持接引,令離惡趣,但受諸樂。一條線是:願一切衆生一塵不染,一法不立,遠離妄想執著,恢複如來本性,生滅頓消,寂滅爲樂,證大涅槃,究竟成佛。
極樂世界凡夫即是阿鞞跋致,無情說法,蓮池寶樹宣演法音,香光遍滿十方,普利一切衆生,種種超情離見,無上稀有之事,整體是不可思議,囫囵是華嚴境界,極樂國中一塵一毛,各各都是圓明具德,圓滿具足,圓融無礙,清淨光明,徹照十方,一切妙德無不具足。正如《往生論》說:“極樂國佛、菩薩、國土叁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者真實智慧無爲法身。”這就說明國中一切無非彌陀的智慧與法身,所以無不圓明具德,無不絕妙奇特,能惠予一切衆生真實之利。
本經叁真實,正與天親菩薩的開示互爲表裏,彼此呼應。法藏大士“住真實慧...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正與天親大士叁種莊嚴入于真實智慧的說法相合。本經所開化顯示的是“真實之際”,正同于天親大士的“無爲法身”,所以極樂窮微極妙,超逾十方,普給一切衆生“真實之利”,普令住正定聚,證不退轉,契悟無生,決定成佛。
彌陀大願深顯大乘佛法的理事無礙境界。極樂的本體是無爲法身,可是國中萬物微妙奇麗,無盡的莊嚴,並且普令見者聞者悉皆增上。無爲的法身理體,顯現無量莊嚴,無邊妙用,這正是理不礙事。再者國中人民普至十方廣供諸佛,可是不失定意。大作佛事,但仍在定中,這是事不礙理。理體與事相不相妨礙的妙境,遍于全願全經。
極樂的一花一香、一塵一毛都是圓明具德,也就都是《華嚴》的一真法界的特征,也即是彌陀和行者當人的自心。所以極樂的境界不可思議,具足《華嚴》的十玄,一多相即,小大相容,廣狹自在,延促同時,在願文中都很明顯。例如:以衆寶合成一物,是多入一,此物所放的香,只是一個香塵,可是遍滿十方世界,這是一入多。一可入多,多可入一,這就是一多相即。極樂一國如鏡,能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是小中容大。“諸佛淨國莊嚴”是廣,“悉于寶樹間見”,寶樹是狹,這是廣狹自在。“于一念頃”(在動一念的刹那之間),可是完成“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刹,周遍巡曆供養諸佛”,這須多劫長時才能圓滿的佛事,所以延(長時)促(短時)相同了,這就打破了時間。極樂境界深玄,但也可從世例來作粗棧的比方,譬如北海池水中的一個波,波的前後左右當然都有波,但是你怎麼能劃清這中間的波與它相鄰四波的界限?這是不可能的。每波的本體只是水,水就是囫囿的一整池的水。于是一切波都在這一波的本體之中,所以說一波含有一切波。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正因一即一切,所以一句佛號具足顯密禅淨無邊法門的一切功德一切妙用。所以具縛凡夫只要信願持名,臨終自然衆佛接引,帶業往生。生彼土後雖然仍是凡夫,卻已位證不退,雖有重罪未消,決定不墮叁途,花開見佛,頓悟無生,常寂光中,決定成佛。這都是由于六字洪名圓明具德、一乘願海圓明具德。
蕅益大師說:“實相無二,亦無不二,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乃至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贊所贊,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所以一入淨業門中,便是身在實相大海,無論你是俯是仰,是自由式是蝶式,或深潛,不論向東向西,或沈或浮,總之都不離這個實相大海,也即是彌陀大誓願功德之海,也是大智慧的薩婆若海。只要深信切願,便入此海,即是入了彌陀智慧功德之海。超情離見,人類語言無法宣說,衆生妄心永不能測。可是大恩大德彌陀世尊,特垂方便,普興救度,開此妙門,一切衆生聞佛名號,深心信受,老實念佛,願共衆生同生極樂。只要此心真實,這個人雖身在娑婆,已蒙彌陀攝受,不再退轉。正如《阿彌陀經》:“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龍卷風中現奇相
蓮友德慧居士提供
“文革”動亂期間,在河南“五七幹校”,一次農場遭遇罕見的龍卷風,刹那之間,天昏地暗,房屋倒塌,碗口粗的大樹竟被連根拔起,當時黃老正在屋中,透過視窗,忽見前面的東西都在上升,心想不妙,一定是來了大風,便起身去關窗戶,剛到窗前,手中的窗戶沒有了,再擡頭一看,屋頂也飛了,對面與左右的牆壁,瞬間即逝,此刻,老人本能地急忙回手一抹,身後的牆也空了,頓時無有“葛藤攀緣”,似從萬丈懸崖縱身而下,思惟意念立斷,當下即達空、樂、明叁結合之無上妙境(即是空、樂、明叁種境界同時達到,此乃老人生前與家人所講過的)。龍卷風過後,整個農場一片狼藉,到處是殘牆破壁。一幢用洋灰水泥新蓋的澡堂,一天都沒有用過,就被大風整個卷走,只剩下地基,在幹校的數百人中傷者占半數以上,有的骨斷筋折,有的甚至頭蓋骨都被掀去,有四人被當場砸死。與老人同屋的四人中兩名輕傷,一名重傷,另一名是在匆忙中鑽入老人床底下才幸免于難。而老人靜立屋中,毫無任何躲避,卻安然無恙,身上只是落了一層灰土,見者聞者,無不稱奇。
直到現在郵電學院的一些退休的老教授、職工,談及當年此事,仍好似昨日之事,曆曆在目,皆稱老人有神靈保護。
臨危不懼,念佛不止
蓮友德慧居士提供
“文革”期間,黃老曾在河南駐馬店“五七幹校”勞動。一次開黃老的批判大會。臺上的紅衛兵,一個個熱血沸騰,臉上的青筋直蹦,窮凶極惡地煽動大夥批倒批臭黃老,臺下千余名革命群衆也是群情激憤。整個會場“打倒黃念祖”的口號聲是一浪高一浪。可再看看臺上的黃老,毫不畏懼,心平氣和,平平靜靜,好像不是正在挨批鬥,而像是一名觀衆,正在欣賞一場鬧劇。紅衛兵見狀直愣,以前批鬥過那麼多的人,到這個時候早就嚇得渾身發抖,恨不得找個地縫兒鑽進去了,怎麼他就一點也不在乎呢!這時,老人旁邊的一個紅衛兵發現老人的嘴裏像是在默念著什麼,右手插在褲兜中一動一動地,不知在鼓弄著什麼。便沖上前去,一把將老人家口袋裏的東西掏了出來,一看原來是一串用幹草編成的草結念珠,便知道老人又在念佛,則把念珠當場焚毀,繼續猛…
《抉擇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