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學佛者的信念▪P5

  ..續本文上一頁大都患有一種通病,往往喜歡用放大鏡去看別人的缺點,愛挑剔毛病,總是看不到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往往把贊歎的語言留給自己,把那些難聽的話送給別人。我們有的人愛在背後說他人的一些壞話,甚至誹謗他人,爲什麼大家愛犯這種毛病呢?原因是嫉妒心、我慢心在作怪。這種人,他與周圍的人很難處理好關系。

  嫉妒心是嗔恨心的表現,嫉妒心的出現,有時是莫明其妙的。比如一般女孩子最愛犯的毛病,就是不願意看見比自己長得漂亮的姑娘,出現在自己的生活圈裏。盡管人家的美貌,在許多情況下,並沒有影響到自己的利益,但就會莫明其妙産生反感和不滿。總愛從人家相貌中挑剔出某種缺陷,跟自己的長處相比。我看他的長相很一般,眼睛不怎麼樣。言下之意是說自己的眼睛,比這人的眼睛長得好看。盡管說這話的人,長相不好跟人家相比,但就是不服氣。這是嫉妒心的表現。

  我慢心重的人,處處自以爲是。這種人自尊心、好勝心特別強。如某人無論在哪些方面都勝過自己,但自己不僅不承認自己不如他,反而認爲自己處處勝過他人。聽到某人對某人的贊歎,心裏就不舒服。這種人的感情十分脆弱,他只能適應在恭維贊歎聲中生活,一旦受到打擊,精神很容易崩潰。這種人是不堪一擊的。

  嫉妒心、我慢心顯示了人的自私,體現了人的狹窄心量,破壞了人的平衡心境,使人幹出許多蠢事。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心理,但又是人們普遍容易出現的心理。所以在佛經中特別宣揚隨喜贊歎功德。其實,隨喜贊歎是很廉價的,比如別人爲寺院塑佛像,花費了二萬元,而你一分錢也沒拿出去,但如果你能發自內心的爲別人感到高興,並用美妙的語言去贊歎他,那你所得到的功德跟他一樣大!隨喜贊歎之功德還能對治嫉妒。

  現在普賢的第二個願教我們稱贊如來,這裏講稱贊。其實,不僅僅是對如來,而是要我們去稱贊一切好人好事。如來是世間上最尊重的人,我們稱贊他,是一件比較容易做到的事;但是,稱贊如來的意義,還包括對世界上的一切好事,都要去稱揚、贊歎,讓他們歡喜,這才是我們學佛人的本份。

  如來的名號及功德

  下面講稱贊如來。如來,是佛的十大名號之一,每一尊佛都有十大名號。這十個名號主要是根據他的功德、智慧、能力所安立的。如來、佛都是常用的名號,如來跟佛不可以合起來說。通常有許多人合起來說,稱“如來佛”。其實,這種叫法是錯的。正確的說法應稱釋迦如來、彌陀如來、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也可以稱藥師佛、釋迦牟尼佛。但是,不可以稱“如來佛”。何爲如來?如來是證如實之道而來。是說證到了真實之理,然後再來這個世界度化衆生,所以稱爲如來。如來也可以稱如去,稱如來如去,就是來去自如。我們凡夫之人能稱爲如來嗎?我們不能稱爲如來。爲什麼呢?因爲我們來去不自如。我們的來去是受業力的支配的,不能自主的。壽命到頭的時候,你說,唉呀!我還想活,我不想死。你怕死,但你不得不死。但是如來就不一樣,他可以隨便示現在任何一個地方。爲了度化衆生,如來可以隨心所欲在幾千個地方,幾萬個地方來去自如。

  稱贊如來,如來有哪些功德值得我們稱贊呢?如來的功德,在佛經裏簡單的說有“叁德二利”。叁德,是斷德、智德、恩德。二利:是自利、利他,自覺、覺他。

  什麼是斷德呢?是斷除煩惱所顯示涅槃的功德。凡夫之人總是充滿各種各樣的煩惱。如貪、嗔、癡、我慢心、嫉妒心、愛、恨心……而在佛陀的人格中,完全斷除了這些煩惱,心裏沒有絲毫的煩惱,因而證得了涅槃。

  什麼是智德呢?智,是智慧。佛教中所講的智慧與通常講的不同,它不是指人世間一般的聰明才智,而是指具有解脫痛苦,煩惱,證得真理的一種能力。佛陀的智慧,對人生、對宇宙的一切所要發生的事,他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反之,我們凡夫沒有佛的這種智慧,搞不清楚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我的前生是怎麼回事?我的來生到底又是怎麼一回事?這就是無明,也是沒有智慧的原故。

  什麼是恩德呢?是說佛陀對于我們衆生,有極大的恩情。佛陀悲愍衆生無盡輪回的痛苦,把每一個衆生當做他自己的兒子一樣,把自己親證得的人生及宇宙的真理和盤托出。換句話說,佛的恩德:就是佛把自己證得、了脫生死、得大自在、具體修行得道的方法,毫不保留地傳給我們。讓我們按照他修行的方法去實踐,讓衆生也能證得涅槃,了脫生死,得大自在。佛陀把衆生看成和他一體,對衆生充滿無限的悲心;佛爲了使衆生得到解脫,說法四十九年,佛的恩德是要我們大家都成佛啊!

  如來的功德很大,我們要稱贊如來的功德!平常我們對釋迦牟尼佛贊歎道:“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不管是天上所有的天人,還是世間上所有的人,以及十方世界中的一切衆生,沒有一個人的功德能和如來相比。我們對其他人求全責備時,總能在他們的身上找到或多或少,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在佛陀的身上是找不出任何缺點的。因爲佛陀的智慧和功德已經徹底圓滿了。

  十方世界諸佛無量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叁世一切刹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我們稱贊哪些佛菩薩,是稱贊一尊佛、菩薩?還是兩尊佛、菩薩呢?不是的。我們現在學的是《普賢行願品》,那麼,就要以普賢的境界去稱贊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叁世所有的諸佛。十方叁世前面已經講過,這裏不再重覆。“一切刹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十方叁世一切刹土,是指一切國土。把國土剖析爲很小很小的極微,每一個極微元素裏邊,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佛的出世,不是孤零零的一個人,而是“一佛出世,千佛歡喜”,一個佛出世,千萬尊佛歡喜;無數的菩薩歡喜,有許多的菩薩跟隨佛陀、協助他弘揚佛法。如釋迦牟尼佛的手下,有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還有那些聲聞弟子,舍利弗、目犍連、阿難等幾千人跟隨他。那麼,我們要稱贊這些所有的佛,要稱贊每一個佛身邊無量無邊的菩薩。整個宇宙中所有佛、菩薩,都是我們稱贊的物件,可見我們要稱贊的佛不是一尊、兩尊。

  稱贊如來

  普賢菩薩教我們怎樣贊歎:“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贊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于法界,無不周遍”。我們怎樣去贊歎如來呢?這裏告訴我們要“有甚深勝解,現前知見”,甚深勝解,就是深信不疑地接受,深信不疑地理解,十方世界中充滿著佛、菩薩。現前知見,是想像著這些諸佛、菩薩,都在我們的面前。相信是很重要的,有的人不相信,哪來這麼多的佛?你看我們這個娑婆世間幾千年、幾萬年,才有一個佛陀出世,哪有這麼多的佛?不過假如你不肯相信,那麼你永遠也不能達到普賢菩薩的這種境界。所以,我們必須相信佛說的法是沒有錯的。

  上面告訴大家,宇宙中有這麼多的佛。那有的人會這樣說,我只有一張嘴巴,怎麼贊歎地過來呢?每一尊佛我都稱贊一句話,那我一天到晚不歇氣、不停地贊歎,一直說到神經衰弱也稱贊不完。萬一把我累病了,也贊歎不過來,你說怎麼辦?現在我們要用普賢菩薩的境界去稱贊佛。那麼,再多的佛陀,我也能稱贊得過來。

  “各于出過辨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出過是什麼意思呢?出字、是超出的意思。過字、是勝過的意思。辨字、是辨論的意思。辨才、就是有辨論的口才。微妙、就是微細美妙極好的意思。言辭、就是說話。音聲海、言辭海、是形容音聲言辭都像海那樣的大,如海水那麼多。

  辨才天女是出在《華嚴經·如來出現品》,經中說辨才天女,是自在天王那裏的一個彩女,是天王那裏差喚的女子。辨才天女有五百個舌根,每個舌根能發出五百種音聲,她所發出的每一種音聲,都非常的美妙動聽,好像是幾百種幾千種樂器伴奏出音樂的聲音。那有人會說,辯才天女有五百個舌頭,而每個舌頭又能發出五百種動聽的音聲,我是凡人,只有一根舌頭,怎麼能和她相比呢?現在我們就是要超過辨才天女微妙舌根。她有五百根舌頭,其實算不了什麼,我們現在要觀想自己有五萬個、五十萬個舌根,甚至更多。她的每個舌頭,能發出五百個音聲,也算不了什麼,我的每個舌頭能發出五十萬個音聲,五千萬種音聲。我們要利用觀想的力量,去超過辨才天女微妙舌根。我們的每一個舌頭,都能發出無窮無盡的各種音聲來。這樣一來,有多少佛,我們也能贊歎得過來。

  其實,我們可以想一想廣播電臺的播音員:一個播音員在播音室裏講話,雖然只有一個舌頭在講話,但在整個世界,幾十萬個地方同時都能接收到這種音聲。你說播音員是一個舌頭?還是兩個舌頭?他的舌頭豈非有幾千、幾萬、幾十萬個了嗎?我們可以借助廣播、電視、衛星……科技的這種方法去觀想,我們在那裏嘴巴一張,讓整個地球、整個宇宙,十方叁世所有諸佛、菩薩,都能接收得到我們贊歎的音聲,這樣我們就達到超過辨才天女稱贊如來的效果了。

  《維摩诘經》:“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佛說法時,雖然用一種音聲,但衆生聽到的聲音卻不一樣,比如中國人聽到他的話,就是中國語,英國人聽到是英語,法國人聽到是法語,德國人聽到是德語,日本人聽到是日語。爲什麼一種聲音裏邊,不同的人聽到是不同的聲音呢?是因爲佛陀神通的力量。所以說:“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每一個音聲裏面都有無量無邊的言詞,不管是天上,天下的人,還是畜牲,只要能聞到佛…

《學佛者的信念》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