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珠仁波切
何謂“空”、何謂“性”
一般來講“空性”有兩個字,所謂的“空”是非實有,這個非實有也並非是什麼都沒有的意思,而“性”是表示清明、顯現,因爲它是非實有不成實有,所以在這之上就會有各種顯現境相産生,所以非實有就是空,既是空它又有性也就是顯現、清明,所以在空之上有顯現,而一切顯現的本質卻又是空,所以“空性”這一詞的意思也可說是顯空不二,就好比火跟熱是不可分的,水跟濕是不可分的,而空跟顯現也是不可分的,因爲它是空是非實有,非真實,所以它能有各種的相顯現,如果它是實有的,就無法有各種顯現了,不會有六道,也不會有輪回,更不會有佛的境界也不會有淨土,因爲當它是實有時,就已是斷滅,所以首先我們要介紹並教導的便是空性。
兩種方法了悟空性
一般在科學家來說,時間跟物質或是微塵是並行的,在這個之上還有空間,所以佛宣說了兩種方法,來了悟空,第一是透過思惟來理解空,第二是透過自我的證悟去理解空。今天要稍微介紹的是透過觀察去理解空,之後也會教我們透過修持去了悟空。
用觀察去理解空性
“觀察”必須依止兩個方面,佛所說的這兩方面,第一是要依止著時間去觀察,第二是依止微塵去觀察思惟。一般來說每個衆生都有一個執爲實有的心,而佛說執實有的心可以分爲叁種:第一是執常,第二是執一,第叁是執自力。這叁個我們都具足,而輪回的因也是這叁個。
執常的觀察
執常是什麼呢?我們觀察自己是否有執常呢?怎麼個執法?今天來這裏承受灌頂的你和現在的你是一樣的嗎?或者你今天早上灌頂了嗎?(有人答有灌頂了)。這就是執常,知道了嗎?我們以爲今天早上來灌頂的我跟現在的我是一個我,事實上就算以科學家的角度來看,所有物質都是分秒在變幻的,在一百年前這些科學家就已經發現這樣的問題,因此早上灌頂的我已經不存在了,今天早上那個受灌頂的身體也不存在了,今天早上的經桌也不存在了,今天早上的鼓現在也已不存在了,因爲它是分秒在變幻,科學家是這麼說的,但是佛陀早在兩手五百年前就這麼說過,而且沒有通過任何的儀器檢驗就已經知道。佛陀說我們自己及此時此刻的一切物質,都是分秒不斷地在改變的。但是我們都以爲這一切是不變的,我們還以爲小時候的我就是我。
執一的觀察
大家知道什麼是執一嗎?在這個房間裏面你有多少個,有很多個你?還是只有一個你?如果有很多個你,那麼一個你可以在這裏聽課,一個可以在旁邊做其它的事,一個可以上街去買東西,那看起來是挺好的,還有一個可以去睡覺休息。可是我們問任何一個人,他的回答都是“我”,只有“我”的想法,這就是執一的念頭。
執自力的觀察
第叁是執自力,認爲自己就是單獨的個體,不依止任合因緣而存在,是根固不變好像紮根在一個地方一般沒有任何改變的,這一個執自立也是依止“執常”跟“執一”所産生的,我們執著的這個“我”就是我,桌子就是桌子,一切物體就是非常獨立的個體,這便是執自立。
繼續觀察,仔細追究
我們需要觀察這些在哪裏?這個“自立”只有我有嗎?而這個“我”是我的心還是我的身?如果是心那身就不是你的了,那這樣的話別人就看不到你了。再說心有分六識,還有各種苦樂的心,哪個心是你呢?有眼識、耳識哪一個是你的?如果六個識都是你的,那便有六、七個你,另外我們可以去觀察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身有頭有手有腳,但是每一個部份都不是我,如果每個部份都是我的話,就會變成了六七個我,我們的心有六識,如果都是我的話,我們就變成了六個,那如果我們說這個手不是我,但是是我的手,我們要知道如果“我”都找不到,那我的手又從那裏去找呢?但是也可以從我的手去觀察,我們看到手有五個手指頭,每個手指頭都是我的手嗎?還是手背、手掌才是手?就算是一個手,我們也無法發現它的存在,那我們會想說,大拇指不是手,可卻是“我的大拇指”,這個大拇指不是手,可卻是“我的手的大拇指”,我們如果再觀察大拇指的話,便又有分上半部及下半部、前面、後面、指甲等等,一個大指拇又有種種的關節,那我們可以說大拇指的前面這一段有指甲的這一面不是我的手,但是卻是我的大拇指,而前面這個關節不是我的關節,是我的手的關節,就這樣一直分析下去最後只剩下微塵了,分析到最後的微塵也發現它沒有四方,也沒有各個面向,如果有面向也都不是這個微塵,不管大的物質小的物質它的道理都是一樣的。
追根究底,空無一物
最後連一個微塵都無所有,如果沒有一的話那也就不會有很多,最後如果沒有一也沒有自立那就不會産生多了,如果沒有一塊錢的話也不會有一百塊,所以微塵也沒有。科學家愛因斯坦,他經過觀察後發現一切的極微塵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動、到處散動的情況,一種是安住原位的情況,但是這兩個情況如果你去追察、觀察微塵“變動”的時候,那“安住”的時刻便不見了。如果在它安住的當下去觀察它,那它變動的情況又消失了,但他觀察到最後發現到原來微塵也是非實有、不成實有的。但當時愛因斯坦以爲他算錯了,最後愛因斯坦立了很多的論據來反證他的微塵也是非實有的的說法,後來叁四年後又有其他的科學家起來了,他們研究愛因斯坦的理論時發現,原來愛因斯坦第一次發現的“微塵也是空無的”這個觀念是正確的。他之後又産生其他的想法,那之後的反而是錯的想法,所以最近在歐美就有一本書非常的出名,書名爲“這個世界是真實的嗎?”
腦子操作外境
再做個比喻,譬如水中有魚,我們見到水中魚時,魚是存在的實在的,但我們沒見到魚的時候,魚事實上是不存在的,另有一位科學家名史帝芬
霍金絲,他提出一個理論說,這個時間是不存在的,還有另外一個科學家我忘了名字,他提出了理論說外境的一切現象,都像投影機的投射一般,外境的一切現象都由我們腦部的投影機透過眼睛放射到外境,事實上操作外境的是我門的腦,但是對這一切的研究,科學面臨一個很大的困難,就是當他們在探討現象的時候,就沒有辦法考慮到空性的部份了,當他們思惟到空性的部份時,又失去觀察現象的這一部份,所以他們無法把現象和空性雙融地去看問題去觀察。
雖顯現卻是空,因是空故顯現
但是佛說顯空不二,佛說一切的現象可以有所顯現,任何的現象可以有多種顯現,但它的本質是空性的,一切的顯象是不相違,一切的顯象都是緣起和因緣和合的顯現,他雖然有諸種顯現,一切顯現的本質是空。以上對于微塵的部份已講到了佛是怎麼說的,也談到了現在的科學家是怎麼看的,到此已說完了。
分秒觀察,當下也無
再說到時間,佛說時間有分過去、現在及未來,事實上過去的已經消失了,未來的還沒生起,過去的就好像人已死去一般,未來就好像人未出生一般,剩下的就是現在,現在是生起了,但還是會消失,這個過去是已消失了,未來是還沒生起,已經死去的人,已不是人了,未出生的人也不是人,那麼現在有多長呢?這裏要做個譬喻:從最長的放到最短的,我們先以年來譬喻,有去年、今年、還有明年,去年已經過去了,去年好像人死已燒成灰燼一般,又好像房子垮了已不複存在一樣,明年還沒生起,就像樹木還沒長起來,還沒出生一般,如今就剩下今年了,今年又有多少個月呢?十二個月(大衆答)中國沒有十叁個月嗎?藏曆去年有十叁個月。那我們來算陽曆的,在這十二個月中,現在是幾月了?以四月來算,前面叁個月已不複存在了,未來的幾個月也還未生起,就乘下這個四月份了,四月有幾天呢?叁十天,今天是十九日,那前面十八天已過去了,明天二十號還沒生起,現在就剩下這十九日了,今天這個十九日有二十四小時,現在已經過了十七個鍾頭,在這第十七個小時裏有六十分鍾,現在已是五十分了,這個課前面的五十分已過去了,後面的還沒有生起,在這第五十分鍾裏,有六十秒,但是已過叁十秒了,而每一秒我們都還是可以用來作比喻,但現在以叁十秒來作計算的話,在這叁十秒裏,也是一彈指一彈指的過去了,這叁十秒的之前已過去了,之後還沒有生起。
所以我們自身到這個世界就盛下這一秒,我們以爲時間很長,自己很長,事實上不長的,在這一秒中,佛陀說這就好像放了一千張紙,有一根長的針,一個大的槌子,這槌子一敲了這個針以後,針從頂穿到了底下,是在這一秒內完成,而這針穿透每一張紙都有一個時間的,它是一張紙一張紙的穿透的,第一張紙沒穿透前,它無法穿透第二張紙,但是當針穿透第二張紙時,第一張紙早穿透了,由此可知此刻當下是極短的時間,如果我們把一秒的時間分成一千張紙一千份的時間,此刻是只有一張紙的時間,如果我們以現在的時刻來看的話,那第一張紙和第二張紙的空間是否還有點時間呢?過去和現在也是有一點點時間的,大家要仔細的想,這是很重要的,也要仔細的聽,以紙做比喻的話,過去到現還有未來到現在,就分成了兩個部份,過去和現在的關系和未來跟現在的關系的距離是沒有關系的,過去跟現在的關系不是未來跟現在的關系,所以此刻變成兩部份,這兩部份不可以在同一時間而聚成,我們不斷的仔細觀察下去的話,會發現此刻也消失了,我們沒有辦法找到所謂的一個“此刻”。沒有所謂任何方向的此刻是找不到的,所以沒有現在,即然沒有現在那麼過去和末來自然也沒有。
一切是幻象
之前提到我們的時間是一彈指一彈指的在消逝,微細的頃刻無常,如果我們仔細的去觀照,其實連微細的頃刻無常也是沒有的,此刻的時刻也是找不到的,因此我們以爲有一個我存在,有我們看到的一切現象存在,我們有生老病死然後我們在喝水也覺得水很好喝,這一切都是幻象的顯現,什麼是幻象的顯現?非有而認爲是有。
由修持而了解空
空性的觀察方法已經說完了,如何透過修持來了悟空性?比如:好像作夢一般,在夢裏我們可能夢到一個很漂亮的房子,讓人心生歡喜而且又不需要花錢就得到這麼一個好房子,心生各種歡喜,但是在夢裏忽然發生地震,漂亮的房子倒了,同時也壓壞了自己的一條腿,這時候在夢中的我們心生難過並留下眼淚,早上醒來時還發現枕頭是濕的,因此在夢中我們會産生兩種現象,一種是苦的一種是樂的現象,而讓我們産生苦樂的因是這個“房子”,我問大家:在夢中的房子是真的嗎?不是真的(大衆答),我們可以說不是,真正的房子在夢中連一跟毛都不存在,在夢中沒有建房子的人也沒有建築師來建造這個房子,在夢裏這個房子根本不存在,雖然沒有房子存在但是我們卻見到了房子,在夢中我們還會産生快樂跟痛苦。空性就是這樣,在夢裏的房子是完全不存在的,是非實有的,所以說這一切都是空的,雖然它是空的非實有的,但是我們還是看見房子有各種的顯現,以及産生苦樂的現象,雖然說它是空但是卻有各種顯現,在夢裏雖然沒有房子的存在卻有房子的顯現,雖非實有但卻有顯現,這就是顯空不二。在現實來說這一切所呈現的現象它都是不存在的是空的非實有的,它雖然不存在卻能有各種顯現,雖是空卻有各種的顯現。
要如何夢醒時分
在夢理會顯現各種艱困恐懼害怕傷心等等這種境界,在你還沒有醒之前,如何超越這些苦境呢?答:知道自己在作夢如果我們知道是在作夢時,從高樓跳下來也不會摔斷腿,跳到海裏也不會被淹死,跳到火裏也不會被燙傷,你愛怎麼做就怎麼做,在夢裏就可以得到完全的自在,所以佛陀說:我們此生就如同在夢裏一般,有各種的現象出現,若能了知是夢的話,那就能得到完全的自在,所以“佛”是火不能燒水不能侵一切都傷害不了他,因爲他已經認知夢境、證悟了空性,並且升起了智慧,所以他超越了生死,也不會有任何的痛苦産生了,爲甚麼?因爲空性的火傷害不了空性的身體,能夠證悟到空性之後也就超越了生死的妄念,遠離輪回涅槃的妄念,因此佛陀成就了正遍知,正遍知是已經超越妄念跟無明了知一切實象,這時會升起大悲心,而且會升起力量,因爲我們已經超脫了能所二執,平常我們被能所二執所捆縛無法發揮力量,如今超越能所二執因此會産生無比的力量。
了解空和了悟空的差別
但是如今我們學會了一點空性的道理,便想要從高樓跳下的話,腿還是會摔斷的,因爲無始以來輪回的習氣是非常的深重,就像電影“駭客任務”中一樣,在電影中有一位黑人,他教男主角這個世間是虛幻的,但當他練習要到這個世間來作事的時候,當練習從樓上往下跳時,男主角還是往下掉了,在不斷的練習後,直到最後被壞人打了幾槍,在中槍的當下,他終于了悟到世間的現象都是虛幻的,他突然的醒了過來,之後就算要飛天遁地也無所阻礙了,這個例子只是幫大家更能了解的一種比喻,事實上在電影裏主角還是用色身跑到另外一個虛幻的世界,事實上還是沒有真正表達空性之理。
再一個方法,體會空性
還有體會空性的最後一個方法,就是這個(仁波切拿出二個藥瓶子)請問哪個大?第一個比較大第二個比較小是嗎?(之後仁波切又拿出第叁個更大的藥瓶)再請問哪個大?本來大的又變成小的了。所以我們剛才講到的第叁種執自力,都以爲自己是單獨的個體,但是我們不知道一切的物質都是依各種的比較,依緣觀待而産生,不是光只是它個體而存在的,以我手上的瓶子來說,沒有所謂的大和小,但是它碰到另外的一個因緣之後,手上的瓶子便變小了,但是碰到另一個更小的瓶子,那這一瓶又變大了,但是光以它本身來說的話,是無法說它是大還是小,由此可以延伸到一切的萬法,可以說一切的萬法都是無自性。
空性啊!
所以佛說當我們心裏産生一個念頭,想知道這一切是不是空性的呢?就光是這一念懷疑的心生起,都能消滅我們多劫以來的罪業,當我們的內心生起一念說這可能是空性啊!這樣的念頭生起時,可以幫助我們消滅萬萬劫的罪障,光是我們的耳朵聽聞都可生起極大的利益。
《分秒必爭 萬法皆空》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