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持的。我這種經驗很多很多,我初學的時候講經要准備,准備的時間很長,很用心的准備;十年以後,我講經沒有預備了,所以現在講經是完全沒有准備。講些什麼?給諸位說,我自己是完全都不知道。這我是給你講實話,我上臺沒有准備,不曉得講什麼東西,下了臺你問我,我也不知道。現在有人錄音,把它記錄下來拿給我看,我也很驚訝:這個話怎麼是我說出來的?確確實實如此,我不吝啬,肯把身體、嘴巴借給佛菩薩用,你們很吝啬,那有什麼辦法!你們不肯借。所以一定要發心,一定要發大心,轉境界這是第一,沒有比這個更殊勝。如果我們身體有毛病,身體不健康,或者自己曉得自己的命很薄、福很薄,搞這個馬上就轉過來了。我跟你們講過,我那個講經筆記裏頭好多次,講了好多次,我年輕時,人家給我算命,活不了四十五歲。我很相信,我家裏好多代都沒有超過四十五歲,我哪裏可能例外?這是連甘珠活佛都跟我講過,我有聰明智慧,一點福報都沒有,甘珠說的。我說我很清楚,我實實在在沒有福報。年輕的時候個性跟袁了凡一樣,很刻薄,喜歡捉弄人、挖苦人,一點福報都沒有。袁了凡那些長處我還沒有,他那些缺點我統統具足,你說怎麼得了?一看到《了凡四訓》,這不得了。現在還能活這麼大的年歲,身體還不錯,這就是我身體、嘴巴借給佛菩薩用,就沾這個光,就這麼回事情。
所以要發心,要把大乘經義,實實在在講,我們在今天這個時代,弘揚什麼經好?最方便、最殊勝無過於《阿彌陀經》,《阿彌陀經》短,叁天可以講完、五天可以講完、七天可以講完,最受人歡迎。倓虛法師《念佛論》裏面給我們講,從前鄭錫賓居士,他是個做生意的,學了佛,生意不做,學會講《彌陀經》,到處給人講《彌陀經》,最後人家往生那麼自在,預知時至,沒有病苦,坐著走的。就會講一部《彌陀經》就行了,不要學得太多,一部學完了,你一生都受用不盡。你到中國,中國有多少個縣,我想應該有二、叁千個縣,一個縣去講一個星期,大概恐怕你活了一百多歲還沒講完;你說那一部《阿彌陀經》吃香,到處作客,到處人家對你恭恭敬敬,伺候得周周到到的,講完了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如果緣再要殊勝,走遍全世界一部經,比什麼都強,真的是自利利他。
這個地方說,首宜將此經,此經是《金剛般若 波羅蜜經》。江味農居士這個意思,爲什麼叫我們首先要在這個經上奠定根基?這個經裏面講的是原理原則,這個經上沒有別的,就是教我們看破、放下。真的,看破、放下之後,那一句佛號就得力;看破、放下之後,你要學《彌陀經》一定就學好了,很快就會學好,學什麼都快速。你們今天學東西爲什麼學不好?沒看破、沒放下,過去看得太多、聽得太多,拉拉雜雜的東西太多,這些拉雜東西不肯放棄,摻雜在一起,你怎麼能學得好?跟做菜一樣,一鍋的爛菜湯,亂七八糟,不是味道。所以你要肯舍,統統放下,一門深入,這樣才行。《金剛經》不是教我們別的,就是教我們看破、放下。徹底明白這個道理,也要把這個道理給大衆說明,教大衆都能夠明了,這樣才叫真正入了佛門。它的效果能夠得到世界和平、國家繁榮興盛。化法界爲極樂邦,依照阿彌陀佛的理想,把我們這個世間建成西方極樂世界,也不是難事,這是真的。無論是從理論上講、方法上講,都講得通,事在人爲,看我們自己是不是真正發心去幹。再看底下這一段經文:
經【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衆生,則非衆生。】
經文著眼在「如來」兩個字。這個地方不是諸佛說、不是佛說,是如來說。凡是講如來說,都是稱性而說。從心性裏面講,一切俱非。
【一切衆生、一切諸相,皆是同體之性所現,故莫不有即是空,空即是有也。】
這是講事實真相。一切衆生,這一句裏面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這一切衆生就是我們自己一個人。我們自己一個人,爲什麼叫一切衆生?一切衆緣和合而生的。這個現象不是單純,很複雜,所以稱一切衆生。我們一個人的身跟心,複雜的狀況跟虛空法界完全相等,沒有比虛空法界少一點,相等的,所以叫小宇宙;小宇宙跟大宇宙是一樣的,無二無別,沒有兩樣。第二個意思,是講一切廣大的有情、無情的衆生,都包括在裏面。下面這個一切諸相是講現象,這一句完全從相上說。一切衆生裏面,心法跟色法統統具足;一切諸相裏頭,單講現象,就是單講相分不講心法,我們講物質的世界。無論是有情世間、無情世間,無情就是物質的世界,都是同體之性所現的。《華嚴經》上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它怎麼個同法?都是自性變現出來。這個現象很難懂,所以佛在經上,古德在講解論疏當中,都常常用夢來比喻。本經末後有六個比喻:夢、幻、泡、影、露、電。六個比喻裏頭以夢爲主,其他的是陪襯。夢,我們大家都有經驗,夢從哪裏來的?我們曉得,是我們心裏變現出的境界。夢中確實有境界,有動物、有植物、也有礦物、有山河大地、也有虛空,那不是自己心裏變現出來的嗎?夢中會變境界。要曉得眼前的山河大地、一切衆生,包括太虛空,無量無邊的星球世界,從哪裏來的?我們自性變現出來的,就跟夢中所變的道理沒有兩樣,同樣一個道理。夢,我們曉得是假的,夢醒之後曉得是空的。我們現在這個世間,跟夢境一樣。正在作夢的時候,不曉得是假的,以爲都是真的。爲什麼?迷了,不覺!醒的時候覺悟這是一場夢,不是真的。我們什麼時候在這個環境裏頭清醒過來,也就知道原來做了一場大夢。永嘉大師在《證道歌》裏頭說得好,「夢裏明明有六趣」,有六道輪回,「覺後空空無大千」,覺悟、大徹大悟,六道輪回沒有了。大千世界就是六道輪回,說大千跟說六趣一個意思。
一定要曉得,有即是空,有是什麼?有是刹那九百生滅的連續相、相續相,真的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有即是空,空即是有,此義前已屢說,前面都說了很多遍。實在講重複再多遍都不要緊,爲什麼?我們境界沒轉過來,再多遍數都不算多,沒轉過來。說的遍數多,使我們的記憶加深,時時刻刻能夠把這句話提起,那就産生作用。我們對於一切境界相,不會積極去爭取,對於一切世緣,那種妄想分別執著的念頭,雖然沒斷,淡了幾分。淡了幾分就好,淡了幾分煩惱就少,智慧就增長,希望不斷的淡下去。所以福不能享,一享就迷惑。對於修道人,最適當的生活,就是衣服穿得暖、飯吃得飽,有個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這個環境是最好的;錢一多、一享受,可憐!又入叁途,那個麻煩事情也真大。所以佛在本經,囑咐菩薩不受福德;菩薩修福,福報的確是很大,不能享福,一享福沒有不墮落的。我們要想自己這一生保全,不要墮落,戰戰兢兢,小心謹慎,這一生確確實實能了生死出叁界,往生不退成佛,一定要記住,過一個清苦的生活,決不追求奢侈,生活能過得去就好了。有多余的,修福,幫助別人,做弘法利生的事情。今天弘法利生最有效的方法是印經。我們這個道場外面結緣的經書很多,許多同修們發心印經送到這裏來跟大家結緣。做錄音帶、錄像帶,現在還有做CD片,做這個東西來供養一切大衆,這個布施不但是財布施,法布施也在其中,實在講財、法、無畏叁種布施都具足,這是真正的好事。有多余的錢,幹這個,不要做別的用,別的用處可惜,這個錢財很少,能叫許許多多的人得利益。
【此是般若 主旨。若非徹底明了,一切佛法,便不得明了。】
這個意思就說明「諸相非相」,也就是說,一切現象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一定要知道得很透徹才起作用。知道得很透徹,貪瞋癡的念頭不起;不但這些東西不起,世法裏面的親情也會斷掉,也沒有了。爲什麼?親情就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沒完沒了,牽著你在六道裏頭輪回,搞這個事情,苦不堪言!看破了,也要放下、也要舍掉,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成菩薩、成佛,將來回過頭來度這些冤親債主,他跟我們有緣。佛不度無緣之人,這些有緣的都是先得度的,優先得度,這才是一個真正有智慧,真正聰明人。不是世間一般人講的,學佛人沒有感情,都是忘恩負義,人家罵我們學佛的人六親不認;他不曉得,學了佛之後有大智慧,會施與衆生大的恩德。世間人所看的、所計較的太渺小了。這才能給這些冤親債主最殊勝、最大功德利益。不明甚深般若 ,你這一點就做不到,這是《般若 經》爲什麼要講。
【所有觀門行門,種種修持,便不能得力。故今更詳析說之。】
江味農居士講《金剛經》,爲什麼講得這麼詳細?有道理,《金剛經》要不細講沒用,一定要細講。真正明了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知道這些真實的道理,我們的觀念改變了,我們的行持如法,與法就相應;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功夫都很容易得力,這是詳細講解的原因。
【當知一切法,莫非因緣聚會,假現有相。緣聚則生,緣散便滅。】
所有一切現象,現象存在多久,就是那個緣多久;緣聚現相,緣散,相就滅。如果是個聰明人,把這個事實看清楚了,就知道不生不滅,哪來的生滅?不過是緣聚而已、緣散而已,沒有生滅。緣聚的時候,緣沒有生滅;緣散的時候,緣也沒有生滅,哪來的生滅?譬如你們手上拿的經本,拿在手上這是一本書。怎麼成爲一本書?裏面有幾十張紙訂在一起。訂在一起是聚,這是一本書;如果拆開,是一張一張紙,這書沒有了。裝訂在一起,紙沒有增加,拆散掉,紙沒有減少;紙張不生不滅,但是書有生有滅;訂起來,書生了,拆開來,書滅了。聰明人曉得,哪裏有書?沒書,一堆紙而已。一堆紙,疊起來,不生;散開來,不滅。所有一切法就是這麼個道理,緣聚緣散而已。多朝這去想想。我們身體壽命長短,緣聚緣散,沒有生死,生死是假的。你看走眼、看錯了,你著了書本的相;不著書本相,書沒有生滅。你要是不著身相,身體沒有生死,世界也沒有成住壞空,都是緣聚緣散而已。
【正當聚會時,複起變化,無常無定。】
正在緣聚的時候,它裏面有變化。像我們這個身體,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因爲胡思亂想,你生理、身體就起變化。身體的變化,我們現在講細胞的新陳代謝,是什麼原因?是你的念頭,是這麼回事情。你念頭清淨,新陳代謝愈來愈好;如果你心思很亂、妄想很多,貪瞋癡很重,新陳代謝裏面細胞愈變愈壞,你身體就變壞,就這麼個道理。所以無常無定。
【可悟其並非堅實,實是幻現之假相。此之謂有即是空。凡夫誤認爲實,遂致取著(取相、著相),隨之流轉,此輪回之因也。】
這一段是把爲什麼會有生死輪回,把這個道理說出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第五十八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