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伏虎—無明煩惱對治法·實修法 代敵人受苦(十四)

  于此觀修法中,我們要應付叁個層次的敵人:

  一、國家之敵:在這個層次,我們是應付籠統的惡勢力或苦難,包括與我國交戰的國家;同時也應付非人的惡勢力,如疾病、幹旱等。在感情上,此一層次不深。

  二、自己之敵:那些爲了個人理由而遭厭惡之人,但非親近之人。在感情上,此一層次比上一層次深,但還不是很令人痛苦。

  叁、因親密關系而産生之敵;你深恨的或深恨你的那些親友。你如果沒有這樣的敵人,就想想你特別不願接近的動物。

  在所有上述情形下,我們都是要應付貪、妒、瞋等不良情緒。像以前一樣,不良情緒也是顯現爲黑色,但是現在我們要讓每一種心毒皆有其明確的形狀和身分——貪著,現小公雞相;瞋恚和嫉妒,現蛇相;無明或癡,現豬相。

  實修

  (1)淨化

  在試圖代敵人受大苦之前,先必須處理自己的心毒。首先觀想面前有一金光球。專注在你對某一特定之敵所生起的不良情緒上,讓這些情緒呈現前述焦油般的濃黑汁液狀。對自心中的這些汙垢保持警覺,對面前金光球的清淨敞開自己,讓金光隨你的入息進入你的身體。出息時,不良情緒皆以焦油般的黑汁形態離開你身。

  此黑汁一離你身,即融入你面前約一公尺處的地中,不留一點痕迹。你逐漸感到自身充滿金光球的金光,而對焦油般的黑汁,及其所象徵的不良情緒,都越來越淡,越來越不實在。現在你深信自己與清淨的智光及悲光無異,可以承受敵人的苦了。

  (2)代受衆苦

  觀想所有來自敵人、危害國家的惡勢力,以及來自親友的惡勢力。你立即把它們全部吸收——它們是以焦油般的黑汁形態進入你身。由于你的身、口、意是清淨的悲智,所有不善皆在你身內被焚,而化爲清淨的白色悲光。隨著觀修的進行,你那利益一切衆生之願不斷增長。當朋友及其他在你身邊的人射出諸毒時,你不會逃避。相反地,你會把諸毒吸收,而將它們轉化爲慈悲,然後退還原主。

  (3)代個別敵人受苦

  觀想一個你覺得難以相處的人或動物——此人或動物對你懷有瞋恚、嫉妒等強烈的不良情緒。專注此人或動物,確認其最大的痛苦是什麼。

  一旦確認其最大的痛苦爲何,假定是瞋苦,那你就讓瞋苦顯現爲焦油般的黑汁。你將他們之苦吸入自身,一入你身,此蛇便被大悲之火所焚,而化爲清淨的白色慈光,回歸原主。慈光也可依照你的意願改成其他顔色,但大抵應爲白色。像前面的那樣,痛苦變得越來越淡,越來越不實在,終于你所吸入之色跟你呼出的清淨之色一樣了。于是黑汁消散,僅有淨光的交換而已。最後,雙方都是悲智的光相,能夠相互諒解和尊重了。

  修完之後,讓你的心安住虛空。只要你覺得自然,就盡量久住。

  每天修此法一次,每次一小時叁十分鍾。連續修四周。

  問:如果覺得多修此法有益,可否延長修行時間?

  仁波切:可以,沒問題。不過,本實修法中各個項目所占時間的比例,仍應維持。

  問:“悲智心”這個名詞代表什麼?

  仁波切:它的意思是:悲智皆在你心內,既是潛能,也是現實。在此階段,你生起它來。但本質上它是實非虛。這是你可以完全信任的。

  問:對這種實修法,我十分陌生,一想到要承擔別的痛苦,我就有點怕怕。我不會因而生病嗎?

  仁波切:你不要忘記自己本性的清淨。你承擔別人的痛苦,不會讓你生病。你吸收的痛苦或煩惱,在你身中央與白光相會,而被焚燒淨化。那就像焚化爐的情形,其中含有淨化的作用。念念不忘本實修法所能産生的良好結果,便會提高我們的修行意願。由于是在修心,我們既不應把事物看得太實在,亦不應讓自己的想像失控,記住這一點對我們也是有助益的。我們所修的觀想是有節製的,如法而修便不會有害。

  問:此關修法一直在講發起悲心,若要發起悲心,難道無需智慧嗎?我們能只靠發起悲心而期望智慧自來嗎?

  仁波切:你的確需要悲智兼具。要想發起真正清淨的悲心,必須有智。這個問題大部分要看你把什麼列入“悲心”的範疇了。如果看到有人在哭,你只是跟著哭,那于事無補,沒智慧可言;但是如果你知道如何爲其除苦,如果你有除苦之道,那麼結果便會是正面的了。你們二人可以同聲一哭,但若要有正面的結果,則要靠能幫助你們離苦的智者。因此你可以說你不只是求有悲心,同時也在尋求智慧。

  在依賴悲心方面,我們必須運用常識,盡已之能幫助他人。獲得智慧的方法之一,是不把事物看得那麼實在或那麼“了不起”。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