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伏虎—無明煩惱對治法·實修法 代國家、朋友及動物受苦(十叁)

  像修以上諸法時那樣在情緒上用功,有助于我們擺脫情緒上的正、負兩個極端。首先我們必須克服不良情緒,讓良好的情緒得以生起。這個過程是逐步漸進的。

  發展出方便與智慧,就必須加以運用。一旦我們在這一方面有了成就,我們便已具有悲智之覺醒,我們必須著手幫助一切衆生。身爲佛陀,我們即能承受一切苦難。

  以我們純淨之形象,我們不可能生病。我們吸收他人所有的不良品行,使得他們的活力一如我們自己的活力,也能轉變成慈悲心。這種轉化活力的過程繼續不斷,直到我們達到無量大悲的層次。

  實修

  此觀修法的焦點在于我們的國家、朋友以及動物。苦並不全是顯而易見的,一切衆生都在受苦——都在受身體上、精神上、情緒上各種各樣的苦。我們必須學習代一切衆生受諸般之苦;例如,我們代衆生受那造成貪著的欲苦,即可爲衆生除去那奪其自由的因素。

  選擇一個觀修的焦點:一群跟你有交往的人或你的國家,一個朋友或一只動物,或一群動物。觀想你所選的那一個人或那些人、那只動物或那些動物,正在你面前。

  入息時,吸入各種苦難(像修上一法時那樣觀想);出息時,送出白色悲光,此光不僅解除所觀者現前之苦,而且帶去所觀者最想得到的東西。

  每次出息,都盡量把你可能想到的所觀者的需要呼出去,以滿足其所欲,令其不再有求不得苦。你要覺得你選擇的所觀者,皆因所欲獲得滿足,而解脫了一切貪著之縛。無論衆生在身體上、精神上或感情上有何需要,這道白色悲光都自動化現爲衆生所需要的東西。如果你明確知道人們的需要或貪著爲何,那就于出息時呼出他們之所需,而且要送給他們最好的。例如,如果有人急需一棟房子,那你就想像出可能有的最漂亮的房子——也許是寶石築成的——而于出息時把它呼出去。

  當你修完此法,完全滿足了那些衆生之所欲而令其解脫貪著之縛時,你要把他們全看作佛。

  整天都要想著:“我真實的本性是全然的悲智。”讓這項領悟支配你的身、口、意叁業。你也要整天保持樂于助人的態度,時時看到白光射出助人,滿足其一切所欲。同時,你還要代他們受苦。身爲佛陀,你能安全有效的如是去做,這樣你便隨時都有發展那施衆生以樂、代衆生受苦的心態。

  有時你自然會覺得,承受所有苦難、施舍悲心之純愛這項工作太重。在這種時候,你要記得我們目標的純正,這終究是令我們進步的最有利工具。我們無量大悲的理想與我們實際的思想言行,在表面上可能有矛盾之處。其實並無矛盾,不管我們的經曆如何,我們內在之佛的本質依然清淨。

  每天修行此法一次,每次一小時十五分鍾。每一所觀焦點,都要修二或叁天。連續修二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