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涉及無辜群衆的恐怖活動、如天文數字一般節節上漲的生活費用……
怎麼辦?坦率地說,唯有依靠佛法才能從根上滅除人世的各種苦痛。它不僅能幫助我們戰勝即生的痛苦,更對我們消滅、減輕來生流轉輪回的痛苦有著絕定性的影響。既然沒有任何從古到今的科學、哲學理論與實踐能找到不存在後世、造惡不生叁惡趣的理由,那佛法宣示的輪回是苦、善惡有報、創造命運、超越苦難等等理念,你有什麼理由不靜下心來認真體味一番呢?
我認識的轉慧法師也曾對我談到過依靠佛法戰勝苦難的心得體會。轉慧畢業于臺灣淨宜大學中文系,讀碩士時上的是南華大學,後又來到南京大學讀博士。她認爲佛教是智慧的宗教,是解脫的宗教,是冶煉自我的宗教,是開拓人生的宗教。它不僅能讓人通過自我改造、自我修行而戰勝各種身心痛苦,也能引領人們因了達心的本質而最終直抵快樂自在的解脫勝境。
值遇佛法是我人生當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情。以前依靠種種世間法也曾確立過一些人生觀、價值觀,但學佛後才明白佛教的人生觀闡述了人生最究竟的道理。明白了這一點後,八八年我就出家了。不敢說自己已看破了紅塵,只是覺得在探尋佛法的各種途徑中,最好的道路就是出家學佛,因出家可讓我以放下一切的決絕態度與自己的種種習氣宣戰。
十多年來的修行讓我有許多感慨與心得,我非常想把它們與更多的人分享。我個人覺得大乘佛法的精義最令人佩服,它所宣示的無我與安忍道理實在是稀有難得:用無我去空諸煩惱,用安忍去承受一切苦難。我認爲學佛就得赤裸裸地面對自己身心世界的煩惱,實實在在地對待痛苦的本源。我們的一切痛苦煩惱全都來源自各種貪執,所以,不克服自己的貪心與欲望,要想獲得解脫絕無有是處。因而要從道理上以空性之理對治實執;從實踐當中用安忍之行一點一滴磨練自己的心性。
這麼些年來走訪過許多國家和地區,美國、澳洲、印度等地都留有我的足迹,不過收獲最大的還是印度之行。釋迦牟尼佛的降生地、轉*輪處、涅槃地等等聖迹,都讓我對佛陀的教言深信不疑,且對佛祖的行持敬佩之至。每到一處,我都會在心底默默發願:雖然我生在富庶之地,但願我永遠都不要成爲經濟與貪欲的奴隸,我根本不想受它們的束縛。我要像世尊一樣,發大心利益衆生,並且今生當中就要通過實修而獲實證!
無獨有偶,在一大群不知苦難何因、用何方法以真正解決的人群當中,我又聽到了與轉慧法師看法接近的另一位博士的聲音。
她是一位新聞學博士,因種種原因不願透露自己的身份與姓名。我是在二○○一年十二月時碰到她的,當時就感覺此人心地善良、學識淵博,她的深入學佛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好友被痛苦擊垮這件事的影響:
社會、人生中有太多令人痛苦的事情,苦難仿佛如影隨形,快樂則似白日晨星。我有一個特別要好的朋友,由于在感情經曆中受到傷害,最終在無法排遣的郁悶與痛苦中自殺了。這件事給我以很大的影響、震驚。此前,我已經接觸了佛法,此後,我更是深鑽了進去。因爲我總在想,如果沒有佛法支撐的話,恐怕在面對苦痛、煩惱時,我也會變得十分脆弱。
曾經以爲學佛只是行行善而已,後來經人指點邁入佛門之後方知自己的淺薄。在漸漸深入佛教經論後,我越發覺得自己在忙碌地與世浮沈中終于找到了一個永久的棲息地。特別是在經過好友自殺這件事之後,我更是爲她感到惋惜。如果在她做出這個決定之前能遇到佛法的話。我相信她一定能從中受益,一定可以從佛法當中找到戰勝苦難的良方。
許多人在沒有深入研究的情況下就認定佛教是迷信,並因之而永遠放棄了研究。我只能從內心希望他們都能真正研究佛教、皈依佛教、實修佛教,那樣的話定會對佛法有所領悟,這是我的真實經曆與感受。
現在除了聞思佛法外,我還盡量地在相應環境中持續念經、放生,因爲我想把功德回向給那位以悲劇方式結束生命的朋友,也回向給所有輪回中的可憐衆生,不管他自己意識到還是未意識到自己的痛苦處境。
我始終堅信,衆生的痛苦必須依靠佛法才能擺脫,因佛法才是最究竟的調心法門,而痛苦恰恰是由衆生的分別念造成。只有佛法才是心地法門,才能讓我們領會心的幻化本性。它會告訴我們:真正的煩惱、苦難等一切不如意事,根源不在外部,而在自心,因而我們所謂的戰勝苦難便意味著與自心的較量、抗衡。外在的物質物手段不可能從根本上消滅痛苦,觀心才是最殊勝的滅苦法門。當赤裸裸的妙明真心現前時,哪裏還會有什麼痛苦可言?!
而觀心之法,你只能在佛法當中才能找到對它最究竟、最廣泛、最細致的描述。
博士訪談錄(十)
向往淨土
從數量上說來,海內外的知識分子可謂人數壯觀、難以數計。如果不深入了解的話,很多不信佛教的人士可能想當然地就認定這些人是自己堅定排佛的同盟軍,因在他們的所謂“科學”目光觀照下,這些笃信科技文明的人類知識精英天然就應該與“愚昧”的佛教勢不兩立。
其實對很多知識分子而言,除了忙于一些個人事務與個人事業外,他們同時也虔誠地投入了對佛法的深研,至少我了解和認識的很多知識分子,就把他們的大部分時間與精力用在了對顯密各種宗派的修行上。從古到今,更是有一些知識分子選擇一心念佛以求往生淨土。對現代的修淨土宗的知識分子來說,黃念祖老居士應該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這位北京郵電大學的物理學教授,年青時對科學也有過沈迷,也有過研究,還有過獨特的貢獻。後來專注于對淨土及密宗的修持,並舉得了很高的修證境界。七十年代末及整個八十年代,他老人家以弘法爲己任,培養了不可勝數的對佛法有修有證的知識分子弟子,一直到現在,我們都可看到、聽到他講經說法的法本與磁帶。這位身兼老居士與老教授身份的修行人,最後也安詳地回歸本屬的法界淨土。
時至今日,我們若詳加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傳承黃念祖老居士衣缽的知識分子依然代不乏人,他們同樣也祈盼著能最終往生極樂世界,南京的李明陽博士就最向往阿彌陀佛的極樂刹土。
李明陽博士從本科到博士一直就讀于南京理工大學,所學專業是導彈與火箭發射。他從大四開始信仰佛教,最先也是受了黃老居士的影響。九七年以後陸續讀了《金剛經》、《了凡四訓》、《華嚴經》、《無量壽經》等經論,並一直堅持按照淨空法師的教言身體力行。他學佛的時間並不長,對淨土宗的體會倒很深刻:
剛開始學佛時,首先是把科學方面有代表性的論典與佛學典籍對照著來讀的,在這一過程中,我開始對佛法産生了信心。以前曾因認爲佛法是迷信的代名詞而排斥過它,現在回過頭去審視,才發現自己根本就是在對佛法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輕下妄言的,這樣得出的結論當然也就站不住腳,因爲沒有論據與論證的緣故。看到現在還有許多人在重複我曾犯過的輕率而膚淺的錯誤,我就爲自己感到慶幸,也爲他們感到可惜。通過佛教的經論與上師的言教,我深刻體會到佛教是傳授並啓迪慈悲與智慧的教育體系,在它的系統訓練下,任何一個努力按照佛陀的教導聞思修行的人,都可在不同程度上達到從迷轉悟的結果,並最終獲取轉識成智的最高境界。在這一學習、修行的過程中,我親身感受到自己的煩惱在逐步減輕,歡喜心、菩提心在不斷增上。身心世界的不斷改觀與提升,讓我對佛法宣示的道理不再有任何懷疑。
特別是佛法當中的前後世理論,怎麼鑽研怎麼覺得它與現代最尖端的科學進展毫無相違之處,生物科學、天體物理學的縱深發現,將越來越證實佛法的理念。所以我從心裏感謝佛陀、感謝曆來的高僧大德,如果沒有他們的深遠智慧與切切悲心,我可能現在還在無有前後世的斷見影響下,爲所欲爲地恣意耗費前世所積的福德、肆無忌憚地造作來世痛苦的因呢!
其實在任何一個科技領域,包括我所研究的空氣動力學學科內,都可感受到佛法慧日無處不照的光芒,如果每一個科技工作者都能主動自覺地將佛法引進自己的思考領域內的話,那他的研究一定會順暢許多,說不定還會別開生面、發前人所未發。正因爲如此,我們才會看到愛因斯坦等許多世界級思想大師晚年傾向于佛教思想,國內的科技權威也不少,只不過他們不願過分張揚、或從外表上顯現而已,畢竟我們還不處在一個全民信佛的環境裏。
對我而言,現在我一方面從事科研工作,一方面聞思經論並持名念佛,二者並沒有什麼相互矛盾的地方。我幾乎天天都要聽黃念祖老居士、淨空法師的講法磁帶,每天早晚都要念《無量壽經》,剩下的時間就是一心念佛。只有在阿彌陀佛的名號聲中,我的心才能感受到平和、甯靜與歸宿感,聲聲佛號都在將我的靈魂引向那聖潔、無垢、勝妙的淨土。我很希望臨死前能獲得往生淨土的把握,憑著對兩位上師的信心,憑著自己的發願力,憑著阿彌陀佛的慈悲接引,我應該能去自己一直向往的地方——我永遠的歸宿與希望所在。
向往淨土,這是多麼美好而崇高的一種理想。如果社會不能容忍接受這種理想,難道反要鼓勵人們全都把殺盜淫妄挂在心上?一個社會即就是不被這些醜陋心態所占據,如果指導其人心的精神旗幟又只單方向地指向經濟發展與刺激欲望,這樣的人類社會還哪裏談得上“文明”與“進步”?
在多元的文化、道德規範格局中,實在應該給佛教一席之地。
我還認識一位林蕾博士,她給我說過的一段話,恰恰可以當作本文的結尾:
多年以來我一直在鑽研並實修淨土宗,越深入進去,對它的信心也就越大…
《博士訪談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