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悲慘世界▪P20

  ..續本文上一頁我高興地把它牽到草地裏,讓它自由自在地吃著青草。母牛很感激我,用舌頭不停地舔著我……小牛漸漸地長大了,每當看到它都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

  幾十年過去了,往事如夢,我總覺得有時牛也象人一樣。在曆史上也有諸如此類母子情深的故事:清朝道光年間,列山集有一個殺牛爲生的屠夫,名叫張六子,他在罪惡的大半生中殺牛無數,殺生對他來說已習以爲常,斷除一頭牛的性命,對他來說就如同在田間拔草一樣輕而易舉。後來他因親睹牛犢救母的情景而感動,從此放下屠刀,不再殺生並成了一名虔誠的佛教徒。

  張六子四十六歲那一年,鄰村有一戶人家發生急難,他趁機以很便宜的價錢買下那戶人家的一頭母牛和剛生下一個月的牛犢。他爲自己能占到這樣的便宜而沾沾自喜。當天,他就把刀磨好放在屠案上,接著去捆母牛。等他把母牛捆好後,要去拿刀來殺牛時,卻怎麼也找不到那把剛磨好的刀。在忙亂中,他轉來轉去,從屋外找到屋裏,找遍了每一個角落,可是連屠刀的影子也見不到,無奈的他只好納悶地坐在牆角歎氣。這時,他發現那頭母牛惶恐不安地看著坐在它前面的小牛,而小牛犢則是脖子一伸一伸的,簌簌地流著眼淚。他甚感驚異,于是前去驅趕牛犢,牛犢安坐不動,他又氣急敗壞地用棍子打,牛犢還是不起來。惱怒的張六子抓住牛犢的前腿,提起牛犢往旁邊一甩。這當兒,他忽然發現自己怎麼也找不到的屠刀原來藏在小牛犢的屁股底下……

  這幕牛犢救母的情景深深地觸動了他那顆殘忍而麻木的心,他用顫抖的手給母牛解開了繩索。被摔在一旁的小牛犢慢慢地爬起來,走到母牛的身邊,用脖子蹭著母牛的臉;母牛用舌頭舔著小牛,低沈地叫了幾聲,小牛犢好象聽到了什麼吩咐似的,朝著他前腿跪下。殘酷的屠夫被震憾了,身體不能自己地搖晃著,幾乎有點站立不穩,這個向來殺生不眨眼的冷酷的他居然失聲痛哭起來……

  自此以後,張六子不再殺牛,後來又皈依了佛門,終生茹素,非常虔誠。那母牛和小牛犢他一直精心養著,到八十六歲,他去世時,它們還活著。在他死後,兩頭牛因失去主人悲傷過度,寸草未進,滴水未飲,沒過多久也死了。這件事被當時的人們刻在宿州的一塊石碑上而保存了下來,可惜在文革期間被毀掉了。

  爲什麼只重視人的生命?

  生命是寶貴的,在我們生存的世界中,任何東西如果和其相比都將顯得無足輕重。追求幸福、快樂與自由是每個衆生的天性,這在著名的心理學家佛洛伊德的潛意識學說中稱之爲"生本能。"以佛法的角度而言,衆生與生俱來就有對自我的強烈執著。但是,我們自诩爲"萬物的尺度"的高貴人類,只知珍惜人的生命,卻漠視其他生靈的尊嚴和價值,肆意踐踏與殺戮。我想不但佛教徒,凡有正直良心的人,都應在這個問題上深思與反省。

  十多年前,那時我還在甘孜師範學校讀書。一次,萬人審判大會,就在我們學校旁邊的二萬校舉行。當時我親眼目睹了從審判到處決罪犯的整個過程。那天驕陽似火,天氣悶熱,道路兩旁的樹葉被曬得都打著卷。二十多個荷槍實彈的武警,押著叁個五花大綁的罪犯到主席臺前。罪犯背部插有宣告他們生命即將結束的木字令牌。每人脖子上挂著寫有自己名字的牌子,並且在他們的名字上打了紅色的大叉。犯人臉色死灰,目光呆滯,顯出一種極度絕望恐懼的神情。其中一個罪犯腿腳已經發軟,是被兩個武警拖上主席臺前的。整個會場人山人海,被圍得水泄不通,人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當法官宣判罪犯死刑,押往刑場,執行槍決,立即執行時的那一刹那,諾大的會場頓時鴉雀無聲,整個會場的空氣也仿佛凝固了。每個人,這時對死亡不寒而慄的恐懼,似乎才有所體驗;自認爲遙遙無期與自己毫無相幹的死亡,距離自己這樣近。交頭接耳的人們,這時也靜默了下來……

  叁個死刑犯被拖上卡車,拉往不遠處的刑場。當時我們觀衆也跟著刑車後蜂擁而去。到了刑場,所有罪犯的腿已經完全癱軟不能站立,被武警兩邊架著拖往執行槍決處。到了處決地,稍一下按,他們就不由自主地跪在了地上。隨即槍聲響起,子彈射穿了罪犯的頭顱,頓時腦漿四溢,身體往前一傾,栽倒在血泊之中。圍觀的人們不忍地背過臉去。之後行刑人員離去,圍觀的人們久久沒有散去,譴責與歎息聲不絕于耳,對瞬間毀滅的生命表示了極大的關注。

  動物的死與人的死無有差別。一個人的死往往會牽動衆多人的心弦,而對動物的死則漠然視之、無動于衷,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有智慧的人們對此將做何感想呢?

  顛倒的保護

  當今世界很多動物都已瀕臨滅絕,若不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不出幾年它們將在地球上消失。

  臺灣《金盾》雜志報導:在湖南、湖北幾個省的華北虎,現在不到五十頭。海南島的黑冠長臂猴,在五十年代調查有二千只左右,而現在全島只剩下七只。這種狀況引起了有識之士及生物保護組織的極大關注,于是采取了各種保護措施。

  這本來是使人感到欣慰的舉措,然而在采取的具體措施方面,有些做法確實是很讓人深思,例如以犧牲一種生命來保護另一種生命的做法就是一個典型荒誕的實例。

  曾在電視記錄片裏看過這樣的實況報導:人們意識到生態平衡對自身長久生存的重要性後,規劃出了一些特定的區域作爲動物保護區。在東北某一動物自然保護區經常有載牛的翻鬥車出入,這到底是幹什麼呢?通過解說員的解釋才知道,原來是以活牛作爲東北虎的美食。只見翻鬥車掀起車箱,將牛從鬥箱裏倒在地上,之後車很快在林間消失。牛孤零零地站在林中的草地上,面對這樣美麗而陌生的環境,顯出有點無所適從的樣子,它也許根本就沒有想到被猛獸殘殺的厄運將要降臨在它的身上。遲疑片刻,之後,它大概是想熟悉一下周圍的環境,慢慢地往前走去……突然五、六只斑斓猛虎從森林深處呼嘯而出,迅速地把形單影只的牛圍住。雙方無聲對峙不到一分鍾,只見一只老虎凶猛地向牛的後側進攻,牛跌倒在地上,還沒來得及反抗,另外幾只老虎迅速撲上,露出獠牙利齒撕咬著牛的喉部、腹部並不斷地發出瘆人的吼聲……很快,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就在片刻間一片狼藉。我被這殘忍的場面驚呆了。讓虎啖食活牛,是有關專家們爲了使瀕臨滅絕的東北虎保持野性,提高其生存能力而特意這麼做的。每天都可以見到一車車載有牛的翻鬥車頻繁出入這一自然保護區,可以想象有多少無辜的牛葬身于虎口之中。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在某些動物園都可以看到將活生生的雞、鴿子、兔子、羊等喂養老虎、獅子等猛獸。在印度巴白動物園,我也看到過這種現象。爲了保護一個動物而殺害另一個動物實在是一種很愚癡的顛倒行爲。

  衆所周知,珍稀動物的日趨減少主要是由于人類對其肆無忌憚地濫捕濫殺及對森林的亂砍濫伐而引起的。欲改變其走向滅絕的厄運,唯有從根本上下手--改變人類對動物的歧視與殘殺。必須認識到人和野生動物是一種共存的關系,都是生物鏈上的不可缺少的環節,是一種平衡關系,一旦失去這種平衡人類也會出現麻煩。唯有使人類向善,使科學步入正軌,才能徹底改變這種狀況。如果片面地犧牲一種動物,來促使另一種動物的繁衍生息,並非明智之舉,也是不人道的。生命是平等的,我們只有尊重一切生命,杜絕一切殺生的行爲,自然生態就自然能長久地平衡。

  監獄中的"動物"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由于經濟與文化的不平衡,出現多元化的複雜形態,人們的思想意識也更加複雜化。對應于人的貪、嗔、癡叁毒煩惱,在社會上有許多陷阱,諸如:賭博、詐騙、色情、吸毒、錢權交易及黑社會,這些陷阱非常可怕,只要你沾上邊兒,就很容易滑進去,一旦滑進去,別想再出來。這些陷阱使人墮落乃至殺人。因此社會犯罪率逐年升高。

  董偉民是一個死囚犯,他蜷縮在陰暗的監獄裏抱頭痛哭:"我悔恨啊,一念之錯,竟釀成這樣的慘案。"他天資聰穎,從學校的班幹部到緝私隊的隊長,每一步都帶著驕傲,帶著快樂。但是一夜之間竟變成了殺人犯,在感情和理智之間僅有一步之差,這一步是那樣的險惡,能使人步入黃泉之路。他開槍打死了他的妻子及其情夫。

  他在監獄中給老隊長寫信:"我愧疚于您對我的培養和教誨,開槍打死人犯下了大罪。這完全是一時沖動,當我冷靜下來時,心裏的悔恨之情難以言表。今天寫信懇求您一事,請看在我爲緝私隊立過功以及年輕的份上,要求法院從輕處理我,想盡辦法救我一命吧。從此我不管遇到天大的挫折,都保持頭腦清醒,決不會粗魯莽撞犯錯誤了。快想辦法救救我吧!"他多麼希望活命呀!

  他望著鐵窗,囚車的燈光虎視眈眈地逼近他。一陣無形的壓力,穿透鐵門、鐵窗,回蕩于囚室,警棍、手铐、手槍、刑場……董偉民悚然一震,渾身上下劇烈地抽搐著,慘白的臉上沁出了豆大的汗珠,灰黑的眼眶內,那雙僵硬的瞳孔裏,射出幾束可怕的光--死亡之光、絕望之光、痛苦之光。鐵窗外,天是那麼晴朗,地是那麼遼闊,風那麼涼爽……一種強烈的求生欲望折磨著他。然而,他徹底失望了。一九九七年九月二十七日,董偉民接到了死刑通知書。他已不可能再活著出獄,等待他的只有執行槍決。

  在屠宰場,圈中所關著的牛羊,與死囚犯一樣,遲早要被殺死。不僅是屠宰場的牲畜,籠中的鳥、池中的魚與死囚犯又何其相似。誠如弘一大師所作的《囚徒之歌》雲:"人在牢獄,終日愁欷,鳥在樊籠,終日悲啼。"它們多麼希望飛往藍藍的天空,遊入遼闊的大海,然而不能,等待它們的也只有被人們處死。

  胎兒亦不應殺

  根據美國《洛杉矶時報》所公布的調查結果,大多數美國人認爲墮胎等于謀殺。這種看法是正確的,胎兒已具有生命力,也…

《悲慘世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博士訪談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