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命,将他的头发、血液、肉、骨头、内脏等皆从不同的出口输出。霎时间同事们目瞪口呆,家属哭声震天。谁也没想到他自己却成为第一个实验品。
美国的文学家海明威死时,全世界都感到震惊和寄予哀悼,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文学家为什么他会自杀?而且是用枪自杀的?人们对此感到迷惑不解。其实,因为他在生前最喜欢打猎,用枪射杀了无数动物,最后再用枪射杀自己,这不就是一个现成的答案吗?
咎由自取
自古以来具有悲心的人极为罕见,犹如白天的星星一样稀少。看看我们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就可了知,许多人都缺乏爱心,执著于自己的小圈子,仅仅为了微不足道的饮食及暂时的安乐,而损害其他众生宝贵的生命。他们哪里知道,杀害众生所遭致的果报是将在地狱中感受无尽的痛苦及今生之诸多不吉祥。这样甚深的因果道理,唯有一切智智的佛陀才能了知。佛经中说:贪心炽盛的人无恶不作。当人不能自主,随着贪心转的时候,便会做出很多泯灭人性的恶行。
唐代张易之和弟弟张宗昌,都长得很俊美,得到武则天的宠爱,张易之被封为"恒国公",在王宫里号称五郎;张宗昌被封为邺国公,在王宫里号称六郎。兄弟二人仗着武则天的宠爱,干了很多奸邪贪脏的坏事,生活非常奢侈。
张易之做了个铁笼子,把鸭鹅放在里边。笼子的中间,烧起炭火,再把调配好的酒酱五味香料液装在铜盘里,也放在笼子里。那可怜的鹅鸭在笼子里绕着炭火跑,渴了就喝五味香料的汁。火烤得厉害,鹅鸭疼痛得难忍,在笼子里跑得更加快了。最后鹅鸭被烤得毛也脱落了,里外都熟了,只剩下个红红的肉身子,惨死在笼子里,成了张易之的口中之食。那么,张宗昌呢,也是个残忍成性的东西,不亚于他哥哥,他把驴圈在一个小屋子里,用火烤驴,驴干渴难忍,不得不喝铜盘里的香料汁,最后被活活烤熟。制法和烤鹅鸭一样。
后来到了中宗皇帝复位的时候,他们两兄弟都被杀死在"迎仙院"了。老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把他俩又肥又白,像羊脂似的身子,割下一块一块肉,拿来用火烤着吃。真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戾气致凶
俗话说:"和气致祥,戾气致凶"戾气是指不详和的气氛。所谓"戾气致凶"即不祥和的气氛导致凶衰。人与人之间闹矛盾,相互起嗔恨心,会产生戾气,同样,杀害生命时,被杀动物的痛苦与冤恨会产生最强烈的戾气。这种不祥和的气氛恒时围绕着造杀业的人,导致诸多痛苦。猎人经常杀生,而常常遇到灾难。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烟台晚报》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打兔不慎打死娘。一天下午五点多钟,家住四川宜宾翠屏区钓竿村的黄清荣听见屋外有人喊:"黄清荣,快来打兔子!"黄急忙提起*枪跑上山坡,看见前面果然有一只野兔,他举枪便射。此时,黄的母亲正牵着孙女从坡下走来,结果,野兔未打着,黄的母亲却不幸中弹身亡,其女儿因紧靠坡壁而幸免于难。近日,宜宾市翠屏区法院开庭审理了黄清荣过失致人死亡一案,并依法判处黄清荣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这则报道使我想起了另外两件事。一是在内蒙古扎来贝尔草原上,有两个年轻人扛着双管猎枪开车去追一只狐狸,结果没追到狐狸,车翻了,一人当场死亡,一人双腿被压断,断腿的那人在草地上爬了两天两夜才爬回家,幸而未死。另一个是:黑龙江省宝清县有朋友俩去打猎,天下大雪,过一道沟时,一人先过去,而后把枪递过来,后面那位握住枪往上爬,正爬时,枪响了,子弹射进了他的腹部,当场肚破肠烂。等前边那位回去叫人,找车回来救时,伤者已经死去。事后,活着的那个猎人说:"真奇怪,枪是上了保险的,怎么会响?"
根据经论,野生动物是地神、山神的家畜,若有人无故捕杀它们,那么地神、山神会予以惩罚。另外,杀生之人常有吝啬鬼随身,若以打猎、捕鱼、屠宰等为业,不但不能致富,而且家产会耗损衰败,贫穷常常伴随着他们。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见到如此现象。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
研究宇宙黑洞的著名物理学家霍金警告全人类说:"动物灭绝后就轮到人了。"这是他在阅读了世界保护濒临灭绝生物基金会发布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后深有感触而讲的一句话。
饮食是人类繁衍生息最基本的条件。远古时代某些人类群体为了生存,不得不狩猎捕杀动物,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的文明进步,人们远离了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进入了富裕文明的现代社会,然而,曾几何时,吃腻了家禽圈畜的人们把目光盯上了野生动物,于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只要是野生的动物,都成了美味佳肴。在非洲有一种度度鸟,因其肉肥味美,就是在上个世纪中期被人们捕杀而绝种了。
据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调查,捕杀、经营野生动物的现象在全国各地区蔓延泛滥,情况十分严重。为此,该协会于二000年一月二十日向全国人民发出"树立饮食新观念,提倡不食野生动物"倡仪书,呼吁全社会为保护人类与动物的共同家园,从我做起。
捕杀野生动物在全世界都是严重的问题,据西方报章报道:世界各地的蛇毒交易将导致毒蛇在地球上灭绝。巴西全国各地的人都涌到米纳斯州去捉蛇,也许不久的将来,蛇会成为只有在民间故事中才会提起的动物。由于鲸鱼被大量捕杀,其数量日益减少,在一九八一年有四十个成员国的国际捕鲸委员会作出决议,从一九八四年春季以后停止商业性捕鲸,但某些国家为了其自身的经济利益反对这一决议,公然声明继续捕鲸。为此,很多人举行示威活动,抗议这一对自然和人类的未来极不负责任的行为。过去生活在非洲的黑犀牛,到一九八七年,有百分之九十惨遭杀害,该种动物已濒临绝迹。一九八九年七月十八日肯尼亚总统莫伊在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烧毁了十二吨象牙,这些象牙是警察在五年内从偷猎者手中缴获的,莫伊总统此举表示肯尼亚保护野生动物的决心。
对于如何对待野生动物的问题,在美国独立后,印第安人酋长给当时的美国总统写过一封信,其大意是:总统先生,我们可以遵照你们的意见离开这片养育我们的土地,因为我们不愿见到战争和流血,也希望所有的人和平生活在同一片美丽的天空下。我们可以离开这里,但是请求你们千万不要杀戮这片土地上的动物,要善待它们,因为它们是我们的兄弟和朋友。智者索甲仁波切说:"当我们伤害其他生命时,其实就是在伤害自己;当我们带给别人快乐时,就是储备了自己未来的快乐。要培养慈悲心,就是要了解众生都是相同的,拥有相同的痛苦。要知道你既与众生不可分割,也不优于一切众生。"
水滨不再美丽
我每次到沿海城市及海滨国家,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油然生起了很大的悲心。打鱼的船只穿梭于海中,每天都有难以数计的生命被捕捞。靠近海边居住的人们,每日的饮食都离不开海鲜。在藏地所谓的屠夫为生活所困,迫不得已每年也只是宰杀几头牦牛。而汉地的人们所造的深重杀业是藏地的屠夫所望尘莫及的。
有一次,我到广西桂林,当时正是桂花飘香的时节,酷暑渐消。桂林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称,景色宜人,慕名而来参观旅游的人络绎不绝。我与当地的居士在漓江进行了放生。
放生的船在江上缓缓而行,我站在船头上,岸边晨雾中怪石嶙峋层峦叠嶂的远山,给人一种朦胧的美。各种鱼类在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的江水中游来游去。我们默默地祝福着:欢快的鱼儿,业障能早日清净,往生莲邦。
船到了江心,我们开始把买来的各种虾、蟹、鱼类等放到了江里,它们欢跳着,在水中尽情地畅游。看着这些获得新生的小生命,心里稍感欣慰,然而在这时,却发现不远处许多渔船向这边驶来,船上似乎有不少已被捕捞的鱼,较大的渔船上往往是一些现代的捕鱼工具,而一些小渔船也利用鸬鹚来辅助捕鱼,那些训练有素的鸬鹚机警地盯着水面,伺机啄食无辜的鱼儿……此时,一股难以抑制的哀伤涌上心头,这青山绿水仿佛被蒙上了一层惨淡的阴影。
在五、六十年代,沿海的渔民用的多是摇橹的船只外出捕鱼,把一种一头宽一头细状如喇叭的鱼网用木桩固定在水流湍急的地方,涨潮、退潮时,强大的水流把很多鱼虾冲入网中。如今科学的发展,使从事捕捞业的渔民及捕捞公司用上了发达先进的设备,载重几百吨的大渔船在海中频频出现。古人云:不涸泽而渔。而如今的人们却是非一网打尽绝不罢休。以前用的是张网等鱼,现在用的却是拉网捕鱼……
靠近水滨的城市,经济大都比较发达,人们的文化素质也较高,生活优越。但这些都不是很重要的,如果人们心中没有正法,无有爱心和悲心,那才是真的可怕。发展物欲,其结果只能使人堕落。被杀的众生是可怜的,然而杀者更为可悲。杀生者每天都在造恶业,在短暂的一生中,所造的恶业必使其感召无尽的苦果;被杀者则因感受巨大的痛苦而得以减轻业障。我真诚地祝愿这里的人们少造杀生的罪业,享用清净的生活,让这一片天地重新美丽起来。
小牛与妈妈
在我很小的时候,一个春天的早晨,天刚亮,在云雾里,我光着脚,踏着露水,象往常一样开始了我的工作--放牛。牛儿悠闲地吃着草,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升起来了,雾也散尽了。这时,我听到家中母牛"哦--哦--"的悲鸣声,好象是在喊着"孩子--孩子--"我急忙跑回去,见父亲正在捆绑一头小牛犊,准备要杀它。看到此种情境,我伤心地哭了,急忙跑过去抱住父亲的腿,请求道:"爸爸,不要杀它!不要杀它呀!"母亲在一旁说:"我们也不愿意杀生造业,可是没办法,想生活好一点儿,杀头小牛,一年都可以喝到牛奶。"我哀求道:"别杀这头小牛!妈妈只要不杀这头小牛,我愿一年当中不吃酥油!"经过我的努力,小牛终于得救了,…
《悲惨世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