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悲慘世界▪P5

  ..續本文上一頁若見他人或自己用金銀及珍寶作遊戲玩具都會覺得惋惜,然而以無上價值的生命作玩具卻不以爲然。

  我們是人還是鬼

  

  在加拿大溫哥華,我遇到一位熱心的女士,她經常照顧我們的生活,也爲我們的行程做安排,爲法會等佛事活動操心。這位女士的人事關系處理得很融洽,起初,她在我的心目中象天女一樣。有一次到海邊,那位女士告訴我她喜歡吃海鮮,凡是海中的活物她沒有不吃的。在用餐時,她開始吃一些活蝦活魚。這時,從她的綠色的眼睛裏發出一種凶殘的光,她那雙抓食魚蝦的手仿佛豺狼的爪子,紅色的頭發也顯得很恐怖,活象一個魔女。

  在藏地有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從前有個盜賊准備夜間去偷宰牦牛,傍晚,他躲藏在一片樹林中,由于惡業所感,他遇上了魔鬼。不久,他們就彼此熟悉了。魔鬼問:"這麼晚了,你在這裏幹什麼?"盜賊回答說:"我准備去偷宰一頭牦牛。"魔鬼說:"巧得很,我也正准備害一頭牦牛。"賊說:"你是鬼,神通廣大,你先去施展你的魔力,我在這燒水等你。"于是魔鬼刹那遁形無迹。那賊便開始燒水,他想魔鬼很有技巧,可能很快就會把牛肉拿回來。過一會兒,魔鬼回來了,但兩手空空,賊問:"你怎麼沒有殺牛?"鬼說:"已經殺了。"賊說:"殺了,牛肉怎麼沒有拿回來"那鬼回答:"我已經觀察好了,有一塊長長的木屑紮入了那頭牦牛的蹄中,不久就會化膿,那頭牦牛很快就會死掉"。"嗨--"那個盜賊歎了一口氣,說:"你等著,看我的!"盜賊便去偷宰了一頭牦牛,很快把血淋淋的牛肉扛回樹林中。魔鬼很驚訝地說:"這麼快,莫非你是比我還厲害的鬼?"魔鬼不敢吃牛肉,遠遠地跑開了。

  鬼害牛,尚且觀察時間因緣,待機緣成熟方殺之,而人殺牛,隨心所欲,不擇手段,可見人之爲害較鬼爲甚。通過這個故事,有頭腦的人應當思維:我們到底是人還是鬼?

  被網的小鳥

  曾有位老詩人寫了這麼兩句詩:"我伸出舌頭,舔著這個血腥的世界。"初時覺得不理解,後來仔細觀察我們這個世界,發現他講的沒錯,人們的日常飲食中充滿了血腥。

  圓定這樣講述著他的童年:在故鄉蘇州那"小橋流水人家"如畫般的自然環境下,人們竟然無時不在造殺業。父親雖是個善良的人,卻爲了兒女和家庭,造了許多殺業,殺雞宰魚自不必說,特別讓人痛心的是網鳥。

  父親不知從那裏得來的"傳承",一次拿了一張大網回家,他在網中央用竹筐圈了一個小篼子,用兩根竹杆撐著兩邊,做成一個羅網。做好後,約了幾個人去網鳥。網鳥一般都是在雪後月朗星稀之夜,這時,麻雀都棲息在竹林中。他們用竹杆支起網,罩住竹林的一頭,然後從竹林的另一頭,一邊吆喝,一邊用竹杆趕麻雀。那些睡得正香的小鳥從睡夢中驚醒,一時驚慌失措,沒頭沒腦地朝著沒有動靜的一頭飛去,紛紛落入網中。守網的人見差不多了,便把兩根竹杆夾緊,拿電筒照著小鳥的眼睛,把它們趕到篼子中去。而後,他們一只只地把小鳥的脖子掐斷。有時一個晚上可抓到幾百只小鳥。

  多數時間我不在場,一次,在自家的竹林裏我目睹了這血腥的場面。當時小鳥驚恐的叫聲和大人們興奮的喊聲充斥著雙耳。後來,我不願再看這一切,父親每次出去捕鳥,我都要他帶一只活的回來,試圖養活它。每當去喂小鳥時,小鳥都不肯吃食,它只是哀傷地躺在那兒。于是我便唱起一首歌:"我是一只小鳥,想要飛卻怎麼也飛不高,我才棲上了枝頭,卻成爲獵人的目標。"看著外面那些小鳥在自由自在地飛翔,我再也不忍心把它們關在籠子裏。

  抓到麻雀的第二天,母親便忙了起來,開始拔毛、清洗內髒、顯示烹饪的手藝。單是吃麻雀,一家數口造下無量罪業。

  古代商朝開國始祖成湯出遊郊外,見一人四面張布獵網,並禱告說:"從天空飛降的,從地下出現的,或從四面來的禽獸都投入我的網中"。成湯感歎道:"如此,鳥獸將絕迹了"他把叁面獵網解除,只留一面,說:"願向左的,向左;願向右的,向右;願上飛的,上飛;願下逃的,下逃;命該絕者才入我網"。成湯仁慈之心與獵人形成了鮮明對比。

  可憐的老鼠

  老鼠有家鼠、山鼠、田鼠等,無論哪一種,都常被人們打殺。人們似乎特別痛恨老鼠,許多人特意養貓抓老鼠,也有用捕鼠器捕殺甚至用各種毒藥加以毒害。一般人認爲家鼠很髒,打殺後,鼠屍多被丟棄,而如今卻是抓山老鼠成風,並大啖其肉,還有利用山鼠治病的。

  山東許多地方種植大花生,農民們爲了防止老鼠吃花生,便在田裏投放鼠藥。內蒙古某地則有一個中醫藥方,用活黃鼠的胃配藥,于是便有許多野生黃鼠被活體解剖取胃。也不知道黃鼠胃是否能治病。

  擅長繪畫的圓慧來自廣東。他小時侯經常與小夥伴們一起捉老鼠吃。在他十歲的那年秋天,正值農忙過後,大人們大都在家休息,可是幾個玩皮的孩子閑來無事,便跑到田間去捉老鼠。割完稻子後的空曠田野裏,偶爾見有老鼠跑出來吃丟下的稻子,但它們跑的很快,若要去捉,它們便鑽進洞裏,不易捉到。小夥伴們于是點燃稻草,把冒著濃煙的稻草放在老鼠洞口並往裏吹,讓煙灌進洞裏,觀察哪裏有煙往外冒,就將那個出口堵上。這樣,鼠洞的許多出口都被堵上,只留一個出口,接著繼續往洞中吹煙。開始,老鼠不敢出來,待煙灌滿了,老鼠被嗆得實在受不了,才爬出洞,這時,大多數已經被嗆得暈頭轉向,剛一出來就被抓住了。也有個別清醒的,出了洞就跑,但很快被小夥伴們抓住了。這樣,沒用多長時間就捉到不少老鼠。然後,他們到水溝邊,大家一起殺老鼠、扒皮、清洗、架起火烤鼠肉吃。我們小孩都覺得老鼠的肉細嫩,比牛羊肉好吃,大人也如此,因此當地很多人喜歡抓老鼠吃。

  圓慧講到這兒,看看自己的雙手,又把手在衣服上擦一擦,似乎要擦掉什麼東西,並愧疚地說:"這雙手過去不知造下多少惡業,殺過多少生命,現在要好好修行,忏悔業障,我非常害怕償還命債,也更怕感受地獄之苦。"

  多數殺生是由于人們貪吃肉食而引起的,若真正了知這些衆生和自己一樣,都是有感知有苦受的生命,則會了悟衆生的肉與自己的肉無有差別。關于這一點,宋代著名詩人黃庭堅有詩《平等》曰:"我肉衆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因此,殺食衆生的肉,等于吃自己的肉,但是,誰肯割自己的肉吃呢?《央崛摩羅經》雲:"佛言自肉他肉,則是一肉,是故諸佛悉不食肉……。一切衆生界,我界,即是一界,所食之肉即是一肉,是故諸佛悉不食肉。"愚笨的人爲養活這個臭皮囊,殺害許多衆生,真是得不償失。

  野蠻的兒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童年代表著天真活潑無憂無慮,自己也會認爲童年的時光是美好而快樂的。在這美麗的光環後面,是否如我們想象的那樣呢?讓我們靜下心來思考一下吧。其結果你可能會大吃一驚,原來我們那時並不是一個天真可愛的兒童,更象一個凶殘的劊子手。

  可能大多數的人都想不通,童年怎麼可以和劊子手這樣的壞人聯系上,自己以前還小的時候,並沒有幹什麼壞事呀!但仔細地回想過去,事實非常令人吃驚。

  象我們藏族人一樣,北方很多生活在鄉村裏的孩子,有機會接觸很多小動物和昆蟲。按道理,天真爛漫的孩童對這些小動物應該有關愛之心才對,但人性中黑暗的一面卻常常支配著人們。

  春天是萬物複蘇的時節,孩子們這時也會在殺生方面大顯身手。

  他們把蚯蚓挖出來,再把它穿在魚鈎上用來釣魚,每次都挖幾十、幾百條的蚯蚓,挖多了就喂給雞吃。玩耍時,捉住青蛙,將一節麥杆從青蛙的肛門插進去,從麥杆的一頭向青蛙腹中吹氣,蛙的肚子馬上膨脹起來,最後痛苦地死去。把樹上的蜂窩打下來,有時被蜂蜇得頭眼俱腫。用水把土裏的一種蜂灌出來。用樹枝把把楊樹上的一種毛毛蟲捅到地上踩爛。有時到草地裏抓螞蚱,當時就用火把螞蚱燒著吃。還有一些孩子生吃螞蚱、豆蟲以表示勇敢。在印度和泰國,我也見過有些少年兒童在河裏抓到小魚、蝦及蟹等活活地吃掉。

  八月份時,野地裏、麥地裏,有一種綠色的蝈蝈帶回家養著,很多蝈蝈在被捉時不是折斷腿就是被壓死。晚上他們還在路燈下捉一種黑色的甲蟲,有一元錢硬幣那麼大,一次能捉半水桶,把它們放在水裏泡半天,然後用油炒著吃。也常常捕捉蝴蝶、蜻蜓做成標本,大的蝴蝶、蜻蜓能有十厘米長,把活的蝴蝶直接夾在厚厚的書中做成標本。其它小蝦、螞蟻、蒼蠅、牛虻、蚊子被殺死的更是不計其數。有時又去捉刺猥,刺猥一般傍晚出來找食,這時候去抓,它一聽見響聲,就把身體團成刺球,但這也絲毫逃不脫被捉的惡運。若發現蛇,膽大的孩子用一根木棍猛擊它的頭部,然後一手抓住蛇的頸部,另一只手掐住頸部的皮往下拉,撕開肚腹,直接把蛇膽拿出來吞吃。有人說吃蛇膽能治眼病,這也是無稽之談。打鳥是小孩們常幹的事,自己製做彈弓,射殺所有能見到的鳥類、麻雀、烏鴉,啄木鳥、斑鸠、燕子,還有許多不知名的小鳥。後來有了汽槍更是大打出手,到了晚上鳥類的視覺和活動能力都很差,在樹林中借著月光很容易把它們打下來。尤其麻雀居住在屋檐下,被捉的就更多了。麻雀被捉到後,有時被一些孩子用繩子綁住一條腿,拉住繩子的一頭讓麻雀飛著玩。更有甚者,在麻雀的身上綁一塊蘸滿汽油的布,點燃後任其亂飛,在空中成了一團火光,最後被燒死。唐朝詩人白居易有一首詩曰:"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聞其言也真,觀其情也切。

  無論大人還是小孩,若喜歡殺害動物、吃衆生的血肉,那麼,這種人就是野蠻的,是無道德的,他甚至比猛獸還凶殘。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寫過一首詩"…

《悲慘世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博士訪談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