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力,使自己走到修心的軌道上來。
修行好的人,對整個社會都有利。所以,如果佛教教育深入每個人的心中,那麼,整個國家的社會道德都會隨之而提高。目前,很多學佛的人還沒有這樣的能力,但希望在以後有能力的時候,能將整個社會的道德、做人的標准扭轉到佛法上來,使人們盡量不造惡業,多做善事,懂得取舍因果等。因此,修學佛法對社會文明和世界和平都有重大深遠的意義。
現在開始講第六頌。以前,自己對他人無論在人力、財力、或者在修學佛法上都給予過種種幫助,心中對此人寄予厚望,願他不負所望。但是,他不知報恩,反而以種種不應理的方式加害于我,正如麥彭仁波切在《釋迦佛傳記》中講的,佛陀在因地修安忍度時,曾冒著生命危險救了他人,此人不但不知報恩,反而傷害他一樣。現在社會上的這種事情隨處可見,對此,我們應該抱著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這些人呢?應該把這些人看成是善知識,觀成與自己的金剛上師無二無別,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是很難做到的。雖然這樣,我們也應該觀修安忍,盡量地去實行,這時如果生起嗔恨心,那就是假修行!
將傷害自己的人觀成與自己的上師一樣,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很難做到的。不過在幾年前,我從印度請回的一尊文殊菩薩像,不幸被一個熟悉我的人偷偷拿走了。本來我從小就對文殊菩薩有極大的信心,從印度回來經過香港海關時也費了好大的周折,准備好好的供養,把它做我的皈依境。這尊佛像具有無比的加持力,如果有人哪怕出幾百萬我也不會賣
自己對文殊菩薩太執著了。後來管家知道了這件事,問我要不要調查,或者請公安局幫忙。我大致知道偷者是誰,因此,如請公安局幫忙的話,找回佛像也並不算難。不過我當時想:如果追究起來,那就誰都會知道偷佛像的人是誰了。本來佛像是用來利益衆生的,如果因此使這個小偷煩惱了,就不如悄悄送給他算了,何況這也是我修安忍的最好機會。于是我謝絕了管家們的好意,這件事就此了結了。
如果在無緣無故受到別人傷害時,自己不但不嗔恨,反而對他生起大悲心,並把自己的一切善根都回向給他,將他觀爲善知識,那才是真正的修行人。如果人家拿了你的東西,你就恨得咬牙切齒,大發雷霆,那就不是真修行人,也就離菩薩道越來越遠了……
如今,我們遇上違緣的時候很多,應該好好把握住每一個修安忍的機會。《佛子行叁十七頌》中說:“吾以如子護養人,彼若視我如冤仇,猶如母對重病兒,倍悲愍是佛子行。”這是我們所應具足的最基本的修行態度。
第七頌 暗取他苦
無論直接與間接,願獻利樂于慈母,
如母有情諸苦患,我願暗中自取受。
這一頌講了菩提道中最殊勝的竅訣。無論是顯宗還是密宗,凡是大乘學人都要修持這個竅訣,如果做不到這點,就不要說自己是大乘修行人了。
《釋迹佛傳·白蓮花論》中講了釋迦佛如何在千百劫中舍棄我執,饒益衆生的事業。我們也應該追隨佛陀的足迹,這一點是應該認真加以思考的。
朗日塘巴尊者的《修心八頌》,內容上簡單易懂,而真正行持起來的確是難上難。現在我們已經得到了這個竅訣,以後就要在日常生活中盡量去運用。特別是新來的居士,昨天我說要傳你們一個殊勝的竅訣,就是這個《修心八頌》裏的第七、第八兩頌。如果這個竅訣修不起來,那我不管怎樣傳大圓滿,你們無論怎樣修大圓滿,都將成爲徒勞之舉,毫無意義。所以,你們一定要對這個法生起信心,修習菩提心行中自他交換的竅訣!
學大乘者,應該在修學菩提心的基礎上多祈禱上師,多祈禱法王如意寶,但對我不要祈禱。雖然,以種種因緣,法王如意寶爲我作了一個請求住世的祈禱文,但我是凡夫,沒有什麼加持力。如果只在心裏對我恭敬也是應理的,不論從世間從出世間法上講都是如此。因爲十多年來,法王如意寶的所有密法、灌頂、傳承幾乎都是我爲你們翻譯傳授的。但是,如果對我祈禱,我就承受不起了。你們當中有不少高僧大德和大菩薩,菩薩對凡夫祈禱是從古到今都沒有過的現象。所以,請每天多對法王如意寶祈禱,自然而然,上師的加持就會融入自己的心間。這樣,無論顯密的法要都能通達,諸法的一切顯現都有能力轉爲道用,使自然覺性呈現于心中。如果沒有上師的加持而又想證悟本來覺性,這是不可能的。
法王如意寶在傳授《文殊大圓滿》時說:“你們在文殊菩薩和根本上師無二無別中祈禱,就一定能證悟大圓滿。”
這個修法的殊勝,在于將自己的安樂和他人的痛苦進行交換。這裏的自他交換與第五頌的交換略有不同。第五頌是講菩提心裏的自他交換,這裏是四無量心中的自他交換法要。四無量心是菩提心的基礎,我們如果打好這個基礎,其他的法要就容易修起來了。
《佛子行叁十七頌》中說:“無始以來慈我者,諸母若苦我何樂,是故爲渡諸有情,發菩提心佛子行。”無始來的有情都做過我的母親,在當我母親的時候是那樣慈悲地對待我,和這一世的母親一樣,甯可自己挨餓,也要讓孩子吃飽。孩子生病了,母親茶飯不思,甚至如果可能的話,她情願用自己的生命換來孩子的病愈。不僅人道的母親是這樣,在傍生中,連老虎獅子這樣凶猛的野獸對自己的兒女也是滿懷慈愛的。《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引導文》中,對此有詳細論述。
即然每一個衆生部做過我的父母,他們現在仍然沈溺在輪回當中,甚至在地獄中被極難忍受的痛苦所逼迫,而作爲兒女的我們,只求個人的安樂。象小乘人那樣只求自己的解脫,于心何忍?這樣的修行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我們應當以最猛厲的大悲心來將我所有的安樂,無論是直接還是間接的安樂,一點不保留地奉獻給一切慈母。如果我們現在不具足這樣的能力,那就要發願將自己的所有安樂都回向給無始以來的母親
一切衆生。並發願盡我的一切力量來饒益他們,這是一種間接奉獻。什麼是直接奉獻呢?我覺得放生就是直接饒益衆生,這在《放生功德甘露妙雨》一文中已經做了論述。現在《放生功德甘露妙雨》在全國各地乃至在世界上的影響極不可思議,使無數即將被屠殺的有情從屠刀下解救了出來。在這個時期出現了很多瑞相。我想這篇文章有可能是諸佛菩薩以無盡的大悲智力所幻化出來的渡生方便
一本小小的冊子已經解救了無量衆生的生命。
現在是真正已經到以放生渡化衆生的時代了。因此,我們每個人不僅自己應該去放生,更應該勸他人也多做放生。出家人中,有人經常幾億幾億的放生,他們的功德確實不可思議,未來的果報也是不可思議的。放生和做其他的善法不同,做其它的善法,若發心不清淨則果報極小。但放生卻不同了,雖然以不清淨心,甚至以邪見來放生,這種果報也是不虛的。關于這一點,有許多教證可以說明,大家可以參考《放生功德甘露妙雨》。放生是直接饒益有情,我們學院每一年都在放生,願能夠一年比一年放得多。
我們無始以來的母親,正在叁界輪回中遭受無量的痛苦,我願以隱藏的方式暗暗地承受他們的一切痛苦,並默默地把自己的一切安樂都供獻給他們。法王如意寶說如果能直接將安樂給他人,是最好的。如果做不到的話,就要發願將自己的所有安樂供獻給衆生,而一切衆生的所有痛苦讓我一人來承受。這樣逐漸修持,達到一定的時候,自己就能直接承受衆生痛苦,直接賜予衆生安樂了。
第八頌 諸法如幻
願此一切我所行,不爲八法念垢染,
以知諸法如幻智,無執離縛而解脫。
這是六度中智慧度的修法,願過去、現在和未來中我的一切所作所爲,都不被世間八法、名聞利養所垢染。如果我們的心被世間八法染汙了,雖然修了善法,它的果報也不殊勝。反之,遠離世間八法的善根才是大乘般若所攝的善法。
世人對世間八法不願遠離,所以就得不到真正究竟的智慧,也就不可能得到究竟的解脫了。我們這裏的很多修行人默默無聞的聞思修行,勤勤懇懇地爲叁寶做事情,不爲名聞,不求利養,說明他們已經知道了世間八法的危害,而在開始遠離它們。又有些人生來喜歡榮譽,宣傳自我,說明他的修行還差得很遠,需要進一步認識世間八法的危害,調正目標,加倍精進才是!
從前有位噶當派的大德,一次有施主准備來看他,于是他打掃經堂,裝飾佛像,但當他觀察自己的發心不清淨時,立刻將爐灰撒在了供品上。後來,哲巴仁波切感歎他說撒這把灰的功德太大了……因爲他已經摧毀了對世間八法的耽著,更因爲他已經見到了一切諸法如夢如幻,一切諸法沒有實有的自性存在。
如果以《佛子行叁十七頌》的竅訣來說,就是“會遇悅意之境時,當視猶如夏時虹,雖然美妙然無實,斷除貪執佛子行。”及“諸苦猶如夢失子,實執幻相極勞累,是故會遇違緣時,視爲幻境佛子行。”當我們生起貪嗔等煩惱時,要直接地觀察煩惱的本性,才不會被外表的現相所迷惑,沒有束縛而解脫。
這一頌是從最高的角度來談修行。在無上大圓滿《虛幻休息》中所講的就是這個內容。如果知道諸法如夢如幻的道理,我們得到這個人身,也就算有意義了。
五、回向善根
這八個頌詞對于不以修行爲主的人,或者是剛剛開始初學者來說,好象非常簡單,然而,對真正的修行人來說,僅僅修持其中一頌也有很大的意義,甚至終生只修持一頌或半偈也能夠成就。如果不修行,那麼,雖然已經通達了所有佛法中的八萬四千法門、叁藏十二部經等,也不會對自相續有什麼利益。
在我們這個經堂裏,有種種不同的根基。有些人聽了《修心八頌》以後,得到了很大利益,有些人僅僅得到了一個傳承,還有些人覺得無所謂……現在,我們得到了寶貴人身,又遇到了這樣甚深微妙的法要,所以,你們要依靠這個《修心八頌》好好地修行。最後,將講聞《修心八頌》的所有善根都回向給一切衆生。
《修心八頌略釋》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