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叁章 如來身
無上圓滿勝利者再度向月光童子說:“童子!既是如此,若一菩薩摩诃薩渴望讓得此叁摩地,並希望迅速、真正及全然覺醒而得獲無上圓滿之真正證悟,他不應視如來爲色身。爲何如此?因一切諸佛、一切無上圓滿勝利者並非以色身顯現。”
“童子!若一菩薩摩诃薩渴望證得如來身,並希望了解如來身,他應當記取、理解、受持、讀誦、背誦、爲他讀誦,並日日吟誦、修持,精進實修,並廣爲他演說此《叁摩地王經》……。”
由于第二十二章相當短,我們現在要進入第二十叁章<如來身>了。在此處,佛陀說:“爲了升起此無上叁摩地,開展對佛的信心及虔敬心至爲重要。”
當我們想到佛陀時,我們通常觀想釋迦牟尼佛的莊嚴勝妙形相,具足叁十二大士相及八十隨形好。這種想法是生起清淨信和虔敬心,及累積功德至爲殊勝的方法。雖然這確實是真的,但是,就如何契入甚深叁摩地境界而言,佛陀則說:“勿視如來爲色身。視如來爲法性功德身、爲法身。”這是什麼意思?在此處,“色”的意思是“有形”,“色身”的意思是“有形之身”。當然,證悟境界具足叁身,但是,色身並不是真正的佛。這個意思是:我們不應該把佛想成是由具體物質構成的,而應該認爲他是法身的顯現——“法身”的意思是“證悟功德身”或“真如法性身”,這是看待佛陀的究竟方式。
從智慧的角度而言,這指的是兩種圓滿的智慧——了知一切事物之如是本性的智慧,及覺知一切存在之事物的智慧。或者,依照偉大的論注《究竟一乘寶性論》的解釋,法身包括叁種勝妙功德:知識圓滿、慈悲圓滿及能力圓滿。因此,佛是具足這叁種功德的智慧法身。簡而言之,我們可以藉由深思其無量的功德特質——不僅是形體相好的種種特質,還包括法身各層面的種種特質——而開展對佛陀的信心及虔敬心。
當然,佛陀的形相及音聲最爲殊勝,並具足無量的卓越物質。將此謹記于心是培養清淨之信心與虔敬心的圓滿助緣。然而,就究竟而言,身及語之種種圓滿證悟功德的真正起源是什麼?它們完全起自佛心——具足一切無上圓滿智慧功德之法身——的力量。這就是證悟身、證悟語及不可思議之證悟事業(利他之能力及方式皆無限量)的真正起源。所以,佛陀在此說道:“因佛身及語之基礎爲法身之智慧物質,勿視如來爲有形色身。視如來爲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