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趙州禅師語錄》壁觀 前言

  代前言:

  猿抱兒歸青嶂後,鳥銜花落碧岩前

   ———推介馮學成先生的新書《〈趙州禅師語錄〉壁觀》

  劉東亮

  學習禅宗的朋友們對于趙州和尚應該都不陌生,此老乃唐代著名禅宗大家,一代宗師,叢林典範。他所開創的“不立一家家譜、獨往獨來”、“屹立于五家之外”的奇崛禅風,使其贏得了後世曆代學人的敬仰,他老也因而有了“趙州古佛”之盛譽。

  趙州從谂禅師,師從南泉普願,曆參黃檗、寶壽、鹽官、夾山、五臺等諸大德。八十歲時,衆請住趙州城東觀音院,四十年間,大揚禅風。夙居北地而大振南宗禅,常私淑叁祖僧璨之信心銘,玄言遍天下,其問答,示衆等公案,如“吃茶去”、“狗子佛性”、“庭前柏樹子”等語俱脍至人口,世壽一百二,敕谥“真際大師”,公案多收入《趙州禅師語錄》之中。

  然禅師的語錄,“其堅實處,如壁立千仞,無可攀緣;其飄忽處,如青煙掠宇,莫能把捉”。後輩學人往往難得其門而入。

  2001年,巴蜀禅德馮學成居士,奉趙州柏林禅寺方丈上淨下慧老和尚之請,爲祖師語錄作《趙州禅師語錄壁觀》,曆時叁年,終于成書付梓 ,揚揚二十萬言,將祖師六百條語錄,悉數予以詳解,令後學衆生于千聖不傳之向上一路,得一入手方便,拜讀之下,深感何爲老婆心切,所謂“官不容針,私通車馬”,馮先生不惜自己渾身落草,和泥和水,做殷心阿婆,一片悲心躍然紙上。

  馮先生的這次解讀,得到了佛教界的高度評價,當代宗門碩德佛源老和尚看後認爲:這是近年來有關禅宗著述中最好的一部。也有學者評價:《趙州禅師語錄壁觀》的出版,是禅宗史上和趙州禅師研究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對趙州叢谂老和尚語錄的整理,在此以前,還從未有過任何著作能如此系統的對趙州六百多條存世語錄進行完整的整理和诠解。如曆代祖師對趙州語錄的唱頌《頌古聯珠》中也只六十九條。因此可以說是禅宗研究史和趙州禅師研究史上的一部劃時代的、裏程碑式的著作。

  馮學成先生在《趙州禅師語錄壁觀》一書中,現廣長舌相,廣說禅宗妙意,體例行文中,頗得《碧岩錄》之神韻。而于文字語言上,又能契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自古契理容易契機難,而上合古意,下濟時俗,是此書又一難得之處也。有人說:禅貴“頓悟”,不在多言。其實體必起用,用必歸體,體用不二,靈光獨耀,破壁飛龍,妙在點睛。見性之人,橫說、豎說、方便說,皆歸第一義谛,正所謂死水不藏龍,妄想即妙用。

  蓋《碧岩錄》之成書,爲宋代圜悟克勤所作,初爲雪窦重顯(980-1052)自景德傳燈錄一千七百則公案中,選擇最重要之百則,附以頌文,其後圜悟克勤(1063-1135)複加垂示,評唱。風氣一開,後人多有效仿,克勤弟子大慧宗杲,曾提起禅宗“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之宗趣而當衆焚毀,後人更拾其余燼,傳之于今。其書于禅人參悟,多有啓發功用。但九百年之後,當年的淺白評唱,也成了古文中的古文,近年雖有人嘗試譯白,往往神韻全無,且難符古趣。如前幾年公開出版的那套《白話五燈會元》,錯誤連篇漏洞百出,而且是一班學者,望文生義,沒有絲毫宗門證量,而癔解禅家祖典,隔山打牛,怡笑大方。此類讀物,糟踏了出版資源,浪費了木槳白紙,不如不做。瞎人眼目,誤人慧命,難辭其咎呀!

  有感于此,才有了宗門老和尚的警覺和擔憂,才有了找正經家裏人說些正經家裏話的需求,若再無一兩個道眼明白的老禅和出來比劃比劃,怕祖師們留下的這些攸關生死的公案,不知會被那些舞文弄墨的“文化人”們和打著“提拈”旗號的蕭平實、李善單之流錯會到哪裏去了。

  幸有當代幾位禅門老宿,耄耋之年,重整旗鼓,如本煥老、佛源老、淨慧老、一誠老等,居士中有賈題韬、黃念祖、南懷瑾、元音老人等公,道眼明白,提領宗綱。門下子孫亦不乏通宗通教者,辛勤耕耘,努力提持,方保這向上一路,宗風不墮。

  現執教于河北佛學院的馮學成先生,原爲四川省佛學院老師,早年受教于本光法師、賈題韬先生、楊光岱先生、李緒輝先生等善知識,文革後又多蒙佛源老和尚、淨慧老和尚等大德言傳身教,于心地要道,早有發明。近年著述頗豐,多契古德心意。《心靈鎖鑰》、《明月藏鹭——千首禅詩選析》、《四季禅》、《雲門寺志》、《在生活中的大圓滿法》等著作均得到佛源老和尚、淨慧老和尚等大德的褒獎,印行流通,早被索請一空。這次出版的《趙州禅師語錄壁觀》除規模宏大、整理完整外,文字也更有進步,點評精妙、如入海探驪。于趙州禅師的言行,多從心意上下手。正如馮先生在後記中所說:

  “宋浮山法遠禅師有雲:“未入的人,參句不如參意;已入的人,參意不如參句”如今去古益遙,雖學佛之人漸增,但于祖意佛意,知者甚少。淨慧大和尚數十年來力倡禅宗,也是要讓學佛之人于祖意佛意上留心,而不爲文字所拘,是“生活禅”之要義也。本著這個精神,筆者以“壁觀”的形式,將自己學習趙州祖師語錄的一些感受,盡所能而錄出。因僅是自己的感受,故于行文筆法,皆隨當時之意而無固定章法。亦是隨祖師的節奏,當顯則顯,當隱則隱,遮诠縱奪,詳略不一,唯盡“意”而已。”

  《壁觀》中,馮先生旁敲側擊,往往函蓋相投,讀來多有啓迪。故而,佛源大和尚認爲此書超過了馮先生以往的代表之作《雲門寺志》,是他近年作品中最好的一部。

  2003年12月24日

  于心燈精舍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