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棒喝截流 二、棒喝截流——理性和認識的斷頭臺▪P4

  ..續本文上一頁。用毛澤東的詩句來形容,這叫“金猴奮起幹鈞棒,玉宇澄清萬裏埃。”行棒雖然粗暴——文化革命中打棒子、抓辮子,一棒子把人打死的事情很多,當然不近情理,但對禅宗而言,當它面對那些滿腹經論的八股時,不用棒子而用其它方法,就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了。所以德山的學生、著名的岩頭禅師在評論其師時說:“德山老漢尋常只據一條白牽,佛來亦打,祖來亦打。”

   德山以棒聞名,臨濟以喝傳世。但臨濟的喝,也是從棒上得來的

  臨濟大悟因緣,曆來是作爲禅師們參究的典範公案,在這裏錄下來供大家參考:

   師(臨濟)在黃檗會中,行業純一。時睦州爲第一座,乃問:“上座在此多少時

  ”師曰:“叁年。”州曰:“曾參問否

  ”師曰:“不曾參問,不知問個什麼

  ”州雲:“何不問堂頭和尚,如何是佛法的大意

  ”師便去,問聲未絕,檗便打。師下來;州問:“問話作麼生

  ”師曰:“某甲問聲未絕,和尚便打,某甲不會。”州曰:“但更去問。”師又問,檗又打。如是叁度問,叁度被打。師白州曰:“早承激勸問法,累蒙和尚賜棒,自恨障緣.不領深旨。今且辭去。”州曰:“汝若去,須辭了和尚了去。”師幣禮拜退。州先到黃檗處曰:“問話上座,雖是後生,卻甚奇特。若來辭,方便接伊。

   已後爲一株大樹,覆蔭天下人去在。”師來日辭黃檗,檗日;“不須他去,只往高安灘頭參大愚,必爲汝說。”師到大愚,愚曰:“甚處來

  ”師曰:“黃檗來。”愚曰:“黃檗有何言句

  ”師曰:“某甲叁度問佛法大意。叁度被打,不知某甲有過無過

  ”愚曰:“黃檗與麼老婆心切,爲汝得徹因,更來這裏問有過無過。”師于言下大悟,乃問;“原來黃檗佛法無多子。”愚住曰:“這尿床鬼子,適來道有過無過,如今卻道黃檗佛法無多子。你見個什麼道理

  速道,速道!”師于大愚肋下叁拳,愚拓開曰:“汝師黃檗,非幹我事。”師辭大愚,卻回黃檗。檗見便問:“這漢來來去去,有甚了期

  ”師曰:“只爲老婆心切,便人事了。”侍立,疑問:“甚處去來

  ”師曰:“昨蒙和尚慈旨:令參大愚去來。”檗曰:大愚有何言句

  師舉前話。檗曰:“大愚老漢饒舌,待來痛與一頓。”師曰:“說甚待來,即今便打”,隨後便掌。檗曰:“這瘋顛漢卻來這裏捋虎須。”師便喝,檗喚侍者曰:“引這瘋顛漢參堂去。”

   (《五燈會元·卷十一》)

   這則公案,“棒”的作用極大。縱觀全文,無十處談論道理之處。“原來黃檗佛法無多子!的黃檗若有“佛法”,就不是禅宗的風範了。正是這個“無”,正是這個處處用棒子表現的“無”,才能把最深最活的佛法——那個深藏在各種內容中的,被種種“浮雲”遮障著的“自性”、“正法眼藏”剝剔而出。這種“逼拶”可是旋乾轉坤,易筋洗髓的啊!

   吾師本光老法師,在其《臨濟禅初探中》的:臨濟禅的頓悟功行和其它宗派的比較”一文中,對論說禅宗各家特色有獨到之處,並深刻點出了棒喝的妙用,這裏摘要錄出有關部分,以絕讀者:

   百丈下另一支的沩仰宗,開堂說法早于諸家。沩山說::研窮至理,以悟爲則。”至于仰山則競謂:“悟則不無,怎奈落在第二頭。”他這樣說,還是僞山所說的“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之意。不悟則不到,悟了又落第二,說明此事實難排拘。僞山教仰山:“以思無思之妙,反思靈焰之無窮,思盡還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仰于言下頓悟。此即隨于“尋思”的言說,創入頓悟的極境。仰山教人:“能思者是心,所思者是境,彼處樓臺亭苑人馬骈讀者來阗,汝反思的還有許多般也無

  ”僧于言下有省。此即謠聽“尋思”的言說,靠近頓悟初門。僞仰這樣開示學人,顯然即以“尋思”爲功行要著,借“尋思”的方便而觸發頓悟也。須知這即爲一般傳統的禅宗正行。但這與臨濟提持的“一念緣起無生”和“隨處作主,立處皆真,一切境緣回換不得”,“直是現今更無時節”等頓悟功行有異。臨濟大悟前,發問吃棒,在他只有一個反應“有過無過”,經過大愚的點撥,那也不是教他“尋思”,直是緊驟的提起,教他當下瞥地。果然臨濟只在當人鑒覺下一念忽然頓開了。看臨濟大悟的關鍵。的確念頭若經“逼拶”,外不放入,內不放出,即可脫然頓悟。自己卻能這樣行,哪能重增愁結,展轉“尋思”

  如上兩則“尋思”悟道例子,遇人即可,若真自行,尋思即瞎。

   本光老法師在這段文中,以“逼拶”、“尋思”爲綱,點明了僞仰、臨濟、曹洞、雲門、法眼五宗的同異,而獨彰臨濟。本光老法師法出臨濟,于棒喝深有領悟,但于沩仰、曹洞“尋思”之功夫,多不以爲然,此論諸宗未必苟同。但本光老法師對“逼拶”的發揮,卻深具法眼。至于五宗之說,在後面章節有專述,茲不多贅。棒喝的功用,並不僅爲棒喝,其引伸變化甚多,下面舉“雲門悟道因緣”一觀:

   雲門宗的開山祖師雲門文偃禅師,在法統上是繼承德山——雪峰一系的禅法,而在開悟上。則是得力于幫助臨濟禅師的那個睦州老禅師,你看他:

   往參睦州,州才見來,便閑卻門。師乃扣門,州曰:“誰

  ”師曰:“某甲。”州曰:“作甚什

  ”師曰:“已事未明,乞師指示。”州開門,一見便閉卻。師如時連叁日叩門,至第叁日,州開門,師乃拶入,州便擒住曰:“道!道!師擬議,州便推出,曰:“秦時鍍铄鑽”,遂掩門,損師一足,師從此悟入。

   (《五燈會元·卷十五》)

   雲門與臨濟一樣,都是契而不舍,連續叁次去叩老師之門,不過他不是挨棒子打,而是“損”了一只腳,把腳踩骨折斷成了跛子,雖然如此,雲門禅師卻成就爲一位偉大的禅師。

  

《棒喝截流 二、棒喝截流——理性和認識的斷頭臺》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