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起信論敘
同學友彭生紹升。述無量壽經起信論成。書命有高曰。勉敘之。有高諷經論。反覆。光明雲流。骸藏郁潔。喉舌聽視。曠若新有。冰渙膏釋。弗礙弗攣。閣卷欣慶。贊歎作禮。善哉彭生。乃能發起如是大心。乃能擔荷如是大法。乃能唱演如是妙義。乃能流布如是經典。善哉彭生。不忘囑累。不忘宏誓。快得遭逢
聖清樂國。仁壽光被。萬億器界恒沙有情。應共信受。應共證入。無量壽經。今正是時。我觀有情。希望壽命。黃發難老。百千萬歲。我觀有情。欲無彀期。宮室被服。飲馔什器。園池華鳥。及與音樂。未得欲得。得已欲備。備已欲富。富已欲好。此好彼未。欲彼俱好。彼俱好已。又欲精良。一一精良。淫巧環奇。欲轉變生。匪有竟阈。我觀有情。欲善眷屬。色澤壯姣。知心順恉。迎機赴節。團圞和合。富貴聰明。我觀有情。微塵計校。束歸貪欲。不出斯等。諸斯等欲。承誰恩力。舉體光明。無量壽經。無始無明。執吝成想。想幻塵勞。虛妄影事。無住爲本。生滅爲性。盤古開天。英雄大人。廊廟金貂。岩穴黃缁。散材下走。靡哲靡愚。腸中車輪。轉轉不淨。汙薉淨田。雝培苦本。助發苦芽。蕃苦枝葉。點綴苦華。結苦果仁。甘苦謂饴。戀苦護苦。立苦辯說。建苦鼓旗。爲苦效忠。爭鋒決勝。如聾如盲。有耳有目。聞見是經。依正莊嚴。功德殊勝。如海爰居。見鍾鼎陳。駭怖竄逃。謂當謀我。離本久遠。智梏情遷。爲鸴爲蜩。笑九萬矣。遊盤豕虱。湯火甯知。廟犧麗碑。枯魚過河。求悔再及。而並不得。不其痛而。我
釋迦尊。慈愍有情。火宅毒藥。昧珠客作。窮露癡顛。順其欲然。激揚引導。權巧方便。曲垂濟拯。十二部經。廣說淨土。而于是經。專指西方。觀經觀行。小本勸信。是經願門。尤異方便。我友彭生。入是願門。竺念有情。繹經述論。謂發大願。全憑信根。于是博考。大乘經典。約采菁華。疏淪正信。于是乃知。欲爲苦本。欲爲道本。用欲知方。出宣大願。于是乃知。佛大願力。我大願力。無二無別。平等平等。于是乃知。十方淨土。依正莊嚴。佛非有余。我非虧欠。于是乃知。淫怒癡性。當體空寂。無量壽經。無終無始。生佛正等。作如是觀。豈得不信。火則能燒。冰則能寒。飯則能飽。烏喙能毒。如是信已。離信名字。開大願門。出生念力。一聲佛號。忘義忘年。敬作頌曰。
歸命西方淨滿尊 圓證叁身無量壽
歸命難思真教體 歸命難數聖賢僧
寶臺巍巍淨光明 遍照微塵國土衆
本師親口如是說 是故決定攝受我
我自未度願度人 願我聖清萬萬
太平豐熟人康和 念佛財報君親恩
人人念佛爲忠臣 人人念佛爲孝子
人人念佛安處善 人人念佛樂循理
良男淑女家家有 甘雨景風調四敘
人人念佛了自性 人人念佛證唯心
一期報盡共往生 見佛聞法克大果
不離安養入諸刹 還以念佛教衆生
六波羅密一聲佛 諸陀羅尼一聲佛
如幻聞熏聞中持 諸圓通根盡皆攝
我禮十方發是願 十方叁寶證明我
更願善友若彭生 生生會值爲道侶
我願如空非思量 是故歸命無量壽
聖清乾隆四十年栴蒙協洽之歲十一月既望越翼日佛弟子羅有高撰
無量壽經起信論後
知歸子撰無量壽經起信論。既成。予得而讀之。爲之贊歎曰。是能旋轉萬流歸于淨土者乎。知歸子邀予宿其家。屬筆點刊。翼日而竟。是夜夢乘人輿。度大橋梁。既歸家室中。忽聞佛香。滿二日。予之于知歸子法事中出聲誦彌陀佛號也。先夢入一金地。禮拜七佛像。翼日。偕知歸子入文昌禅院。殿中供佛七。柱上揭七佛偈。予出外。嘗夢衆星聚爲寶塔。橫亘天中。比歸。乃知先妣爲予誦彌陀佛號。朱填畫塔。滿而焚之。即是夜矣。予之默誦彌陀佛號。凡叁度。初度。以四大若欲解散時。一念彌陀。色身頓得堅固。再度于萬人如海中。以拙酬應故。回光念佛。一念彌陀。人我相頓入平等。叁度以刊定起信論歸。發歡喜心念佛。一念彌陀。頓證入前念不生後念不滅叁昧。因知念佛法門。但得一念相應。有不可思議功德。況念念相應者哉。知歸子以予識淨土香氣。既屬予刊定。複屬予序之。予諾爲後序。序曰。知歸子本願以度生故。述此論。或有衆生。忽起妄見。以爲由知歸子之願。其將空卻此方衆生耶。予解釋之曰。文殊師利不雲乎。十方諸佛世界一一諸佛。說法教化。各度恒沙衆生。皆入涅槃。于衆生界。亦不增不減。何以故。衆生定相不可得故。或有衆生不通文字般若。自憾不能讀知歸子起信論。得開悟。予安慰之曰。文殊師利有偈曰。一念淨心是菩提。勝造恒沙七寶塔。寶塔究盡碎爲塵。一念淨心成正覺。實能精研此一偈。有所信入。知歸子起信之指。盡在是矣。偈見賢首宗五臺無著禅師傳中。流傳未廣。望見者聞者。持誦書寫。爲修淨土者作眼目。知歸子之願也。是爲序。
乾隆叁十九年春二月吳汪缙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