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事集》、《大乘莊嚴經論》、《寶性論》、《入菩薩行論》這六部論典;除此以外,于相應時間內,他還適時宣說顯密佛經並及注疏;在以蔣陽頓有堅贊爲主的衆多善知識面前,他則廣講甚深竅訣。因擔心會對聞思造成障礙、影響,對超度等法事他一概予以拒絕。尊者就這樣盡心盡力地弘傳佛法,依憑其菩提心之神威,每次講法時,他都能做到吐字清晰、不會掉字或遺漏,並因之而使其所說極富吸引力,且易于使弟子生起定解。尊者語言的慧光遣除了弟子們心靈的愚癡晦暗,同時也開啓了他們智慧的心蓮,一生中,他培養出的得意高足共有十位,至于其他的大智者則舉不勝舉,其名聲誠可謂遍滿整個大地。尊者即如是刹那也不散亂地弘法利生,在達熱寺的七年時間裏,他始終保持著這種心不外散的狀態。
叁十八歲時,蔣陽頓有堅贊勸請他造《大乘莊嚴經論》的注疏,著作完畢後,他如是說道:“如果寫明此書乃由蔣陽頓有堅贊勸請而造,別人就會認爲那就像說空話一樣(此句句意不明)。”故而書成之後,他並未寫上勸請者的姓名。《大乘莊嚴經論注疏》經過一番辛苦努力後,終于圓滿完成了,它是尊者所造的一部大部頭著作。以後,他又造了《寶性論注疏》。
當時,一位名叫者嘉的上師勸請他造一部《入菩薩行論釋》,恰在此時,許多大智者聚集于邦·洛近登巴(亦名堅慧,生于1276年,曾翻譯有印度佛慧所著《集量論注疏》、《時輪經義疏·顯真論》等論著,並著有《叁身明論》等著作。)譯師處向其詢問當今時代誰最精通《入行論》這一問題,因衆人對此事曆來衆說紛纭,比如有人就認爲傑頓巴大師最了解此論的真義。而譯師則評價道:“于藏地而言,對《入菩薩行論》最爲精通者當屬果倉巴、無著上師二人,其對《入行論》了解之深似無人可比,二人的相續中已具足此論的全部意義。”
在渥東講經說法時,他經常都會用自己的財物資助一些上師、道友,有人曾請他想一個能招財、守財的良策,菩薩當即就幹脆地回答說:“以邪命求財絕對不應理,因其不符合佛陀教言,亦與前輩高僧大德的行持背道而馳。前人舍棄今生一切意樂與無意義之行爲,他們所言所行完全合于佛陀教言與法度,並嚴格護持叁戒;在此基礎上,他們又廣行菩薩道。因此說,如果想要有所行持的話,那就一定要按照我的行爲規範如理而行。”他隨即便開始宣講《佛子行》。爲使自他衆生盡皆趨入佛子之行持,他在每一頌詞結尾都加上“佛子行”叁字,以此方式最終圓滿創作了由叁十七頌組成的不朽名篇《佛子行》。後上房頂校稿時,他把文稿放在面前,就在此刻,一陣狂風突然平地刮起,瞬間就把法本席卷而去,一張紙都沒給尊者留下。但他不灰心,又重新依照心中所憶將其整理了出來。如今,《佛子行》早已是傳遍諸方,其緣起還應追溯至那場大風所導致的突變吧。
正因爲大菩薩發心極爲廣大,故各宗各派之修行人都對他非常崇拜,並十分仰慕其教言中所流露出的智慧,特別是對《佛子行》更是贊不絕口,以至本論流傳久遠、影響力深廣,確實稱得上世代風行。不論何種身份者,見之都會恭敬合掌;雖說有人未能如理秉承教言、依而實行,但他們也對本論有敬信心,並將之當成發願時的殊勝對境,這些都是現量可見的事實。有次尊者生了重病,弟子們請他留下遺書,他則毫不遲疑地回答說:“我的遺書就是《佛子行》!”
大菩薩守持如來一切教法的宏願實際上已得成就,善財童子當初曾依止過一百位上師,與其相似,無著菩薩一生中也依止過四十位善知識及兩位無與倫比的如意寶般的根本上師。具體說來,他們分別是:
廣聞博學時曾依止過的十位善知識:十四歲時,在一名叫蔣陽昆頓的上師前聞聽發心、般若、因明、俱舍、大威德、佛母修法、不動佛修法等;于根迦上師前聞聽《阿毗達磨雜事集》等與彌勒菩薩有關的論典;于嘉樣尼瑪堅贊前聽受《定量論》;在薩迦派大智者雄甲上師處從其聞受《因明七論》及注解;在紮西衮上師前聽聞《阿毗達磨雜事集》;在阿阇黎釋迦香秋前聽受《現觀莊嚴論》;又于卓比地方的量士夫索南衮面前聽聞《廣般若》、《般若八千頌》及《般若八千頌釋》等經論;在蔣陽牙吉前聽受《般若二萬頌》、《般若八千頌》等般若方面的經論及《瑜伽師地論》等論典;還在邦·洛近登巴譯師前聽受了《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阿毗達磨雜事集》、《能仁密意莊嚴論》、因明理論、羯磨事業、《緣起經釋》以及《中觀次第修法》等中觀方面的論著,還有《時輪金剛續釋》、密集金剛修法、《般若八千頌攝義》及注釋、《菩薩論道》、《辨五蘊論》、十一面陀羅尼、佛智足尊者所造《攝集經釋》等;第十位善知識則是果仁欽桑科,他爲尊者教授了《阿毗達磨雜事集》。
對無著菩薩恩重如山之十位善知識是:桑傑文上師,尊者五歲時曾于薩朗寺在他面前接受了勝樂金剛灌頂,人們普遍認爲,在接受灌頂的同時,他即認識了心的本體;在薩朗寺的仁欽歡巴、仁欽華桑堪布面前學習別解脫戒律及其學處;在多德瓦上師處修習尊勝修法、陀羅尼咒、度母四曼茶羅、二十一度母修法等,並獲大威德猛修灌頂、開許灌頂以及月幢菩薩所造《八食子儀軌》、《五釘教言》、《修心寶頂》等傳承;又于喇嘛那巴上師瓊帕堅贊前接受、聽聞有關瑜伽方面的灌頂、竅訣及甚深法要;另一位大恩上師即是香森仁欽衮堪布,他在堪布面前接受了勝樂金剛、度母、大輪續、喜金剛、黑敵、無量壽及普明佛灌頂,並聽聞了《能仁密意莊嚴論》、叁種《攝大乘論》、《彌勒五論》及其注釋、《唯識二十頌》、《唯識叁十頌》,且前後六次聽受發心儀軌,又于其前得到了尊勝開許灌頂、馬哈嘎拉灌頂、阿且目食子灌頂、食子儀軌等;在上師熱巴仁欽朗前聽聞了文殊真言修法,後依而實修,結果其辨別智慧大大提高,尊者自己就曾說過,“現在已能背誦《般若十萬頌》了”;又在大堪布甲渥華桑前聞受《叁精華》、《大圓滿心性休息》等觸部法門(無垢光尊者所造)的一百個竅訣;于日巴華習前聽聞有關贊歎大手印方面的相關法要,如那諾六法、俱生大手印等;還有一位大恩善知識即是更邦南卡紮巴上師,于其前,尊者得到過兩次勝樂金剛灌頂,還有馬鳴菩薩所造的《本生傳》、《學集論》、《經集論》,以及恒河大手印等法要。這位上師具有殊勝的預知未來的神通,某次他曾計劃爲自己造一所屋宅,當他與衆人正就房屋的具體設計方案商討、研究時,恰好無著菩薩也在場,上師就邊笑邊對他說道:“你可能會想這個老僧人肯定老糊塗了,要不然建這麼大的房子幹什麼!不過我告訴你,誰享用它還說不定呢。”結果房子蓋好後,上師只在裏面住了一個冬天就示現生病了。他當時一面迎請尊者入住其中一面對尊者交待說:“我有四句話,你一定要記住:第一,我未死之前,你應守在我身邊;第二,我死之後,于四十九天之內,你要日日爲我修持儀軌;第叁第四,等我死了,這所房子還有糧食都供養你,你必須接受。”尊者後依教奉行,他將青稞大多用于爲上師舉行的法會上,至于所接受的其他遺産則完全按照上師的遺囑處理。他後來曾說過:“此房竣工後,上師只住過一個冬天,而我們則享用了叁十多年,看來上師了知未來的神通的確厲害!”
在其前聽聞過甚深法要的十位大善知識是:大上師根洛,尊者在他面前聽受過發心儀軌、《佛子妙答》、《入菩薩行論》等法要;增巴雲登嘉措上師,于其前得到過《大論續》、梵文度母法、不空成就罥索法等法門;多傑華上師,乃增巴雲登嘉措之兄,他向尊者傳授了《五釘加持》、《親友書》等傳承;任耶瓦上師,從他那裏,無著菩薩聽聞了行菩提心法門、《彌勒五論》及其注疏、陽貢巴所造叁山法、《喻法寶積書》、《竅訣寶積書》等;江華陽頓有巴,在這位上師前,他得到了度母及大樂一髻之灌頂,還有發心儀軌、薩迦派不共之上師瑜伽、大中觀引導文等法要;布敦大堪布,于其前聞受了勝樂金剛、密集金剛灌頂,以及《吉祥勝續》、金剛薩埵灌頂、黑尊者修法、事業法之注疏等;十位善知識中尚有一位索南堅贊法王,他在法王座下接受了發心儀軌、度母灌頂、叁部芝悟巴法門、勝樂金剛勝供法、《勝樂金剛生戒注釋》、森巴譯師耳傳法、贊紮果瑪所造《尊勝佛贊歎文》等傳承、灌頂;熱薩上師索南嶺珠,他爲尊者傳了黑閻羅王灌頂與竅訣;洛桑上師,他給無著菩薩傳授的是朗日塘巴格西所造的《修心八頌》;還有一位善知識則是修瓦類堪布些嘉智,他向尊者傳授了觀音菩薩法門。
于其前修習廣大清淨行之十位善知識是:德些更嘎堅贊、開增欽波、索羅大上師、夏巴更索上師、希堅贊、章波龍的堪布土吉希、華齊阿阇黎、堪布索朗桑給、嘉波華上師、南卡桑給上師等十位,尊者從他們那裏都得到過法益。
至于無與倫比的如意寶般的兩位上師則分別爲:一切佛法之頂飾、一切利樂之源泉、大阿羅漢之化身、住于清淨地之大菩薩——大堪布索南紮巴,在他面前,尊者得到過一切經續之精華、一切竅訣之醍醐、一切如來之妙道——大乘修心法門。得此法門時,因二人有無量世的師徒因緣,故尊者的兩種菩提心就像夏季湧泉一般汩汩湧出、不竭增盛,他的空性大悲藏猶如洶湧之波濤一般,最終全部彙入自他二利的汪洋大海中。對無著菩薩無誤開示菩提正道的大恩上師,尊者觀其爲如意寶般,與真佛無異,並對之生起了無僞的恭敬心。初見堪布如意寶時,他就有種與拜見真正的大聖者無絲毫區別的感覺,恰似阿底峽尊者一聞靜洲上師之名號立刻就雙手合十且淚流滿面一樣,他在每次提到仁波切的名字時,立即都會恭敬合掌並熱淚盈眶。他曾贊歎說:“我的上師所具有的悲心,任誰也無法相比。”故尊者自始至終都把堪布當作如意…
《無著菩薩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