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仙道與欲界天
內容提要:
十種仙:地行仙、飛行仙、遊行仙、空行仙、天行仙、通行仙、道行仙、照行仙、精行仙、絕行仙、這些都是在人間修煉身心之人,雖不修大乘正覺,但都可以修成一些福德,享千萬歲壽命。他們隱居深山或海島,與世隔絕。他們不修叁昧,妄享盡福報後,仍受六道輪回。
欲界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焰摩天、兜率陀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
一 十種仙
原文
阿難,複有從人,不依正覺修叁摩提。別修妄念,存想固形,遊于山林人不及處,有十種仙。
阿難,彼諸衆生,堅固服餌而不休息,食道圓成,名地行仙。
堅固草木而不休息。藥道圓成,名飛行仙。
堅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圓成,名遊行仙。
白話解
佛接著說:“阿難,還有一種人,不依正覺修叁摩提,求長生不老,遊于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之中,世間有十種仙。
阿難,那些人,一心服食藥餌,從不間斷,修行成功,稱爲地行仙。
一心服食草木,從不間斷,可以身輕飛行,修行成功,稱爲飛行仙。
一心冶煉金石爲丹丸,從不間斷,修行成功,稱爲遊行仙。
原文
堅固動止而不休息。氣精圓成,名空行仙。
堅固津液而不休息。潤德圓成,名天行仙。
堅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圓成,名通行仙。
堅固咒禁而不休息。術法圓成,名道行仙。
堅固思念而不休息。思憶圓成,名照行仙。
白話解
一心動靜結合、行氣固精,從不間斷修行成功,稱爲空行仙。
一心攪舌吞津、滋潤髒腑,從不間斷,修行成功,稱爲天行仙。
一心吸取日月精華,修行成功,稱爲通行仙。
一心念誦咒語,施行法術,從不間斷,修行成功,稱爲道行仙。
一心觀想思念,從不間斷,修行成功,稱爲照行仙。
原文
堅固交遘而不休息。感應圓成,名精行仙。
堅固變化而不休息。覺悟圓成,名絕行仙。
阿難,是等皆于人中煉心,不修正覺,別得生理,壽千萬歲。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絕于人境。斯亦輪回妄想流轉。不修叁昧。報盡還來,散入諸趣。
白話解
一心精氣交遘,從不間斷,人天感應,修行成功,稱爲精行仙。
一心隨變而化,從而覺悟,修行成功,稱爲絕行仙。
阿難,這些都是在人間修煉身心之人,雖不修大乘正覺,但都可以修成一些福德,享千萬歲壽命。他們隱居深山或海島,與世隔絕。他們不修叁昧,妄享盡福報後,仍受六道輪回。
二 欲界六天
原文
阿難,諸世間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諸妻妾恩愛。于邪淫中,心不流逸,澄瑩生明。命終之後,鄰于日月。如是一類,名四天王天。
于己妻房,淫愛微薄。于淨居時,不得全味。命終之後,超日月明,居人間頂。如是一類,名忉利天。
白話解
阿難,有世間人,不求常住菩提淨土,未能舍棄妻妾恩愛,但在男歡女愛之中,心不放逸,內見光明,命終之後,鄰于日月。這一類人所到境界,稱爲四天王天。
如果對妻房尚有微薄淫愛,未能真正體味淨居天境界。命終之後,超日月明,已是人間頂上功夫。這一類人所到境界,稱爲忉利天。
原文
逢欲暫交,去無思憶。于人間世,動少靜多。命終之後,于虛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類,名須焰摩天。
一切時靜。有應觸來,未能違戾。命終之後,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諸人天境。乃至劫壞,叁災不及1。如是一類,名兜率陀天。
【注】
1 叁災不及 叁災,指火災、水災、風災。一般說法是:火災只及初禅,燒煩惱心;水災淹到二禅,爲喜愛之心所起;風災吹及叁禅,爲呼吸所起。兜律天分內院外院,外院仍屬欲界,未到初禅。說叁災不及,似指彌勒菩薩所居內院而言。
白話解
如果偶行淫欲,過後心無思憶,動少靜多。命終之後,住于朗朗虛空之中,超于日月之上,是日月光明無法照到之處。這些人自身都能發出光明。這一來人所到境界,稱爲須焰摩天。
若能一切時入于寂靜,但一遇接觸,未得忘我。命終之後,升至精微上界,已離下界人道、天道境。,叁災不及,這一類人所到境界,稱爲兜率陀天。
原文
我無欲心,應汝行事。于橫陳時,味如嚼蠟。命終之後,生越化地。如是一類,名樂變化天。
無世間心,同世行事。于行事交,了然超越。命終之後,遍能出超化無化境。如是一類,名他化自在天。
阿難,如是六天,形雖出動,心迹尚交。自此已還,名爲欲界。
白話解
若已無欲心,應妻房行事之時,味如嚼蠟。命終之後,超越下天而樂于自化。這一類人所到境界,稱爲樂變化天。
若已無世間心而行世間事,超越世間一切庸俗知見。命終之後,超越化無所化,依他人的變化而自得其樂,這一類人所到境界,稱爲他化自在天。
阿難,這六天境界,雖然行事超出世俗,而心迹還未全離,總名爲欲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