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叁十叁章 十四無畏 四不思議
內容提要:
觀世音菩薩從耳門入手,圓照叁昧,得心自在,入聖法流,得叁摩提,成就菩提。獲得十四種無畏功德與四種不思議無作妙德。
一 十四種無畏功德
原文
世尊。我複以此聞熏聞修,金剛叁昧無作妙力。與諸十方叁世六道一切衆生,同悲仰故。令諸衆生,于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
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衆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
(溫陵曰:不自觀音者,不隨聲塵所起知見也,以觀觀者,謂旋倒聞機,反照自性也。不起知見,則無所妄;反照自性,則一切真寂,無複苦惱。可得此,則真觀淨觀,大智慧觀,能破癡暗,能伏災難。故令衆生蒙我真觀即得解脫。吳興曰:聖人無己,唯物是利,故以觀音之智,加彼觀聲之機,于苦得脫,不旋踵矣。補注曰:環師之解,觀聲在應;嶽師之解,觀聲在機。二說不可偏廢。當知下文,意不殊此。)
二者,知見旋複。令諸衆生,設入大火,火不能燒。
叁者,觀聽旋複。令諸衆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四者,斷滅妄想,心無殺害。令諸衆生,入諸鬼國,鬼不能害。
白話解
觀世音菩薩繼續說:“世尊!我憑觀照聞性,熏習修持金剛叁昧所得的無作妙力,與十方叁世六道衆生同悲共樂,使得各種衆生,在我身心中,獲得十四種無畏功德:
一、我不隨音塵起知見,離塵反聞自性,能使那十方苦惱衆生,我觀其心聲,即得解脫。
二、知見複歸本元,使得各種衆生,心火不燥,能入大火,火不能燒。
叁、觀聽複歸本元,使得各種衆生,識浪不興,能入大水,水不能溺。
四、斷滅妄想,無殺害心,使得各種衆生,能入鬼國,鬼不能害。
原文
五者,熏聞成聞,六根銷複,同于聲聽。能令衆生,臨當被害,刀段段壞。使其兵戈,猶如割水,亦如吹光,性無搖動。
六者,聞熏精明,明遍法界,則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衆生,藥叉、羅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單那等1。雖近其傍。目不能視。
七者,音性圓銷,觀聽返入,離諸塵妄,能令衆生,禁系枷鎖,所不能著。
八者,滅音圓聞,遍生慈力。能令衆生,經過險路,賊不能劫。
白話解
五、熏習的妄聞轉成元明的本聞,一根圓通,六根消亡。同歸聲性。使得各種衆生,能臨兵害,兵戈臨身,如刀割水,如風吹光,毫無動搖。
六、聞性熏習圓明,光明遍照法界,一切幽靈鬼魅,無所施爲。使得各種衆生,夜叉、羅刹、鸠盤荼、毘舍遮、富單那等即使近身,有目不能視,無法害人。
七、音塵圓銷,反聞內觀,離一切塵垢,使得各種衆生,不受禁系之苦,一切枷鎖,不能著身。
八、音塵寂滅,聞性圓通,遍生慈力,使得衆生,入險惡地,賊不能劫。
原文
九者,熏聞離塵,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衆生,遠離貪欲。
十者,純音無塵,根境圓融,無對所對。能令一切忿恨衆生,離諸嗔恚。
十一者,銷塵旋明,法界身心,猶如琉璃,朗徹無礙。能令一切昏鈍性障諸阿顛迦2,永離癡暗。
十二者,融形複聞,不動道場,涉入世間。不壞世界,能遍十方。供養微塵諸佛如來。各各佛邊爲法王子。能令法界無子衆生,欲求男者,誕生福德智慧之男3。
【注】
1夜叉、羅刹、鸠盤荼、毘舍遮、富單那等四天王統領八部鬼衆。這八部鬼衆是:一、幹闥婆;二、夜叉;叁、羅刹,是食肉吸血的惡鬼;四、鸠盤荼,是形像冬瓜、吸人精氣的惡鬼;五、毘舍遮,吸食人及五谷的精氣;六、富單那,是臭餓鬼,害人生熱病;七、薜荔多,餓鬼;八、龍神。
2阿顛迦梵文Atyantika的音譯,意爲無善心,畢竟不能成佛。
3 誕生福德智慧之男 真心不動,金剛不壞,這是陽剛之性,所以生智慧男。
白話解
九、熏聞離塵,六塵俱離,不墮色劫,使得一切多淫衆生,遠離貪欲。
十、純音真心,不染塵垢,根境圓融,無對立心,使得一切忿恨衆生,能遠離嗔恚。
十一、六塵消亡,遠離無明;法界身心,猶如琉璃那樣,通明透亮,自在無礙。使得一切昏鈍性障的阿顛迦,永離癡暗。
十二、融形入空,複聞歸元,真心不動;能入世間一切刹土,本性不壞;遍供十方微塵數諸佛如來,在各各佛處成爲法王子,使得世間無兒女的衆生,希望求生男孩的,能夠誕生福德智慧的男孩。
原文
十叁者,六根圓通,明照無二,含十方界。立大圓鏡空如來藏1。承順十方微塵如來秘密法門,受領無失。能令法界無子衆生,欲求女者,誕生端正福德柔順,衆人愛敬有相之女2。
十四者,此叁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現住世間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數3,修法垂範,教化衆生,隨順衆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圓通本根,發妙耳門。然後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衆生持我名號,與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無異。
世尊,我一名號,與彼衆多名號無異。由我修習得真圓通。是名十四施無畏力福備衆生4。
【注】
1 空如來藏即無我如來藏。
2 誕生端正福德柔順,衆人愛敬有相之女 大圓鏡智空如來藏,空明隨順,是陰柔之性,所以生柔順女。
3 六十二恒河沙數 一恒河沙數,表示無量多,六十二是有限的常數,合起來,既是有限,又是無限,既非有限,又非無限。
4 十四施無畏力福備衆生 真圓通是前提,無妄則無畏。火是妄心,水是妄識,兵刀是妄情,塵勞即枷鎖,煩惱是心賊。心地光明,水火兵賊都無從生,魑魅鬼神,退避叁舍。衆生念觀世音名號,有求必應。但是,如果口念心不念,自心無菩薩,則不能應。怎樣是心念?想觀世音所想,行觀世音所行,何事不得成就?
白話解
十叁、六根圓通,明照無二,能照徹十方界。得大圓鏡智,了悟空如來藏性;承受十方無數如來秘密法門,完整無遺。能使世間無兒女的衆生,欲求生女的,能誕生容貌端正、福德柔順、得衆人愛敬的美麗的女孩。
十四、這叁千大千世界中,有百億日月,現在有六十二恒河沙數那麼多的法王子住在世間。他們都是修學佛法的典範。隨順衆生智,施行教化,運用智慧,善巧方便,各各不同。我所得的圓通本根,使我耳門微妙,周遍法界,身心微妙,含容十方所有世界。譬如一人只念我名號,另一人念六十二恒河沙數法王子名號,這二人所得福德,等無有異。
世尊!我一個名號等于他們衆多名號。由于我修習得真圓通,我具有這十四種施無畏力饒益衆生。”
二 四種不思議無作妙德
原文
世尊。我又獲是圓通,修證無上道故,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1:
一者,由我初獲妙妙聞心,心精遺聞,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圓融清淨寶覺。故我能現衆多妙容,能說無邊秘密神咒。其中或現一首叁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羅2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臂。二目叁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萬目,八萬四千清淨寶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護衆生。得大自在。
二者,由我聞思,脫出六塵,如聲度垣,不能爲礙。故我妙能現一一形,誦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無畏施諸衆生。是故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爲施無畏者。
(溫陵曰:現衆多容,誦一一咒,攝化衆生,圓應所求,理出于無爲,神應于不測,名不思議無作妙德。夫身含十虛,毛端現刹,彼空與刹,不啻如首臂而已。彼八萬四千首臂,猶人之八萬四千毛孔耳,未足異也。聖人之言,即事即理。既曰不思議德,無以限意思之議之。)
【注】
1 不思議無作妙德 不思議,意思是出乎常人意想之外。常人與聖人,難分界限,可思議與不可思議,亦難分界限。常人認爲是尋常事,孤陋寡聞的人會認爲是不可思議的事;常人認爲是不可思議的事,佛菩薩看作尋常事。無作妙德,是在無畏狀態下的無功用道,無爲而爲,無作而作,亦即佛地的成所作智。
2 爍迦羅 意爲金剛堅固不壞。
白話解
世尊!因爲我又獲得真圓通,修證得無上道覺,因此,我又獲得四種不思議無作妙德:
一、自從我得妙妙聞心開始,我心聞微妙,不只是聞聲,見聞覺知不相分隔,融合爲一,這就是圓融清淨的寶覺。只要聞其音,便能知其貌,覺其心,隨順而化;我能變化出衆多微妙容貌,能說衆多秘密神咒。我能顯示出一頭二臂、叁頭六臂、一百零八只頭、一百零八雙臂,乃至八萬四千只金剛頭、八萬四千雙持印手。我能顯示出二眼、叁眼、四眼、九眼、一百零八眼,乃至八萬四千只清淨寶眼。我示現慈顔以攝化,示現威儀以伏魔。顯示定力以旋複湛明,顯示智慧以開啓正覺。以種種善巧方便救護衆生,得大自在。
二、由于我聞性及思維,俱離六塵,我的音聲,牆不能隔;我的念力遍達十方;我能現種種形貌,念種種咒語。這些形貌,這些咒語,以無畏力施與衆生。十方無數國土衆生,都稱我爲施無畏的菩薩。
原文
叁者,由我修習本妙圓通清淨本根,所遊世界,皆令衆生舍身珍寶,求我哀愍。
四者,我得佛心,證于究竟。能以珍寶種種供養十方如來,傍及法界六道衆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叁昧得叁昧。求長壽得長壽。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佛問圓通,我從耳門圓照叁昧,緣心自在,因入流相,得叁摩提,成就菩提,斯爲第一。
世尊,彼佛如來歎我善得圓通法門,于大會中,授記我爲觀世音號。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遍十方界。
(吳興曰:此四不思議,前二屬應,後二對機。應中備顯形聲而益,初文雖言說咒,而正示形益,幾應身功用也。次文雖複現形,而正示聲益,即名稱普聞也。機中具明因果二相先明修因,則六度之中布施,俾求福故。後明感果,則世出世願靡不成就。,令得樂故。)
白話解
叁、由于我修習得本妙圓通的清淨本根,凡我音容所到之處,衆生都樂舍珍寶,甚至舍身,求我慈悲哀憫。
四、我得佛心,證得究竟聖智,我能以種種珍寶供養十方如來,能施無畏力遍及法界六道衆生。使得衆生求妻的能得妻,求子的能得子,求叁昧的能得叁昧,的求長壽能得長壽,求大涅槃的能得大涅槃。
佛問從何悟得圓通,我從耳門入手,圓照叁昧,得心自在,入聖法流,得叁摩提,成就菩提,是爲第一。
世尊!觀世音佛贊歎我善得圓通法門,在大會中爲我授記,號觀世音。由于我能圓明觀照十方,所以觀世音之名,遍十方界。”
《楞嚴經白話解卷第十一 第叁十叁章 十四無畏 四不思議》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