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楞嚴經白話解卷第十一 第叁十二章 圓通本根六 觀聞亡聞得殊勝

  

第叁十二章 圓通本根六 觀聞亡聞得殊勝

  內容提要:

  觀世音菩薩從聞思修入手,修入叁摩提。十方圓明,得二種殊勝。一、上合十方諸佛的本來妙覺圓明的心,得與佛如來同等的慈力。二、下合十方一切六道衆生求脫苦難的悲心,與衆生同悲苦,共安樂。成就叁十二種應化身,能隨入一切國土,隨衆生希望心爲其說法,令得成就。

  

一 得二種殊勝

  原文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于時有佛出現于世,名觀世音。我于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叁摩提。初于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

  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衆生1,與諸衆生同一悲仰。

  【注】

  1 六道衆生地獄、餓鬼、畜生叁惡道,人道,天道,阿修羅道,合稱六道。惠能六祖說:“自性迷即是衆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舎名爲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鼈,貪嗔是地獄,愚癡是畜生。”從這段話可以明白,所謂六道,都是人們心中善惡的不同境界。

  《淨土生無生論講義》分析六道如下:“地獄道,念念五逆十惡,恣意殺生,不信佛法僧叁寶,撥無因果;二、畜生道,念念愚癡,不知慚愧,專恣情欲,不明正道;叁、餓鬼道,念念悭貪嫉妒,不造福業,但積罪惡;四、修羅道,念念谄诳負氣,外假仁義,內計我人;五、人道,念念節製五欲,注意叁歸五戒,希求後有;六、天道,念念止惡行善,攝散歸定,诃色入空,願求勝樂。

  白話

  觀世音菩薩從座起身,頂禮佛足,對佛說:“世尊!我回想過去,很久很久以前,有佛出世,佛名觀世音。我從觀世音佛發菩提心,觀世音佛教我從聞思修入手,修入叁摩提。初觀聞性,接入法流,即亡能聞與所聞,聲塵泯滅。已入聞寂境界,動靜二塵無從生。

  繼續精進,到能聞所聞都盡了,而不住于盡聞。能覺所覺都空了,圓明空性而不住于空。能空所空都滅了,生滅之心也滅了,,便到了寂滅境界。

  這時,忽然超越世間、出世間一切法,十方圓明,得二種殊勝。

  一、上合十方諸佛的本來妙覺圓明的心,得與佛如來同等的慈力。二、下合十方一切六道衆生,與衆生同悲苦,共安樂。

  

二 成就叁十二種應化身

  原文

  世尊。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叁昧,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叁十二應,入諸國土。

  世尊。若諸菩薩,入叁摩提,進修無漏,勝解現圓。我現佛身而爲說法,令其解脫。

  若諸有學寂靜妙明,勝妙現圓。我于彼前現獨覺1身而爲說法,令其解脫。

  若諸有學斷十二緣,緣斷勝性,勝妙現圓。我于彼前現緣覺身,而爲說法,令其解脫。

  

  1 獨覺 自己單獨觀十二緣起修行,覺悟無生,修得無生法忍,稱爲獨覺。

  白話

  世尊!由于我供養觀世音如來,蒙觀世音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叁昧,修得與如來同等慈力,成就叁十二種應化身,能隨入一切國土。

  世尊!若諸菩薩入叁摩提,進修無漏,漸得勝解,趣向圓通,我示現佛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解脫。

  若諸有學寂靜妙明,漸得勝妙,趣向圓通,我在他們的面前示現獨覺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解脫。

  若諸有學斷了十二因緣,自性轉勝,漸得勝妙,趣向圓通,我在他們面前示現緣覺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解脫。

  原文

  若諸有學,得四谛空,修道入滅,勝性現圓。我于彼前現聲聞身,而爲說法,令其解脫。

  若諸衆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淨。我于彼前現梵王1身,而爲說法,令其解脫。

  若諸衆生,欲爲天主,統領諸天。我于彼前現帝釋2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衆生,欲身自在遊行十方。我于彼前現自在天3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1 梵王 初禅天爲梵天,梵王是梵天之主。

  2帝釋 又名釋提桓因,是古印度傳說中的天神,是忉利天的天主。這忉利天只達到欲界修行離欲清淨的層次,還在色界四禅天之下。

  3自在天 自在天是六欲天中的最高層次。

  白話

  若諸有學修習四聖谛,已悟得空性,修習八正道,煩惱息滅,自性轉勝,我在他們面前示現聲聞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解脫。

  若諸衆生離貪欲心,潔身自律,不染欲界塵垢,離五欲樂,得身清淨,我在他們面前示現梵王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解脫。

  若諸衆生想成爲諸天天主,統領諸天部衆,我在他們面前示現帝釋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成就其心願。

  若諸衆生想得自在身,遊行十方,我在他們面前示現自在天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成就其心願。

  原文

  若諸衆生,欲身自在飛行虛空。我于彼前現大自在天1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衆生,愛統鬼神,救護國土,我于彼前現天大將軍2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衆生,愛統世界,保護衆生。我于彼前現四天王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衆生,愛生天宮,驅使鬼神。我于彼前現四天王國太子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1 大自在天 原是婆羅門教供奉的主神濕婆所居的色究竟天,是色界最高層次的天。濕婆被認爲是世界的創造者和主宰者。佛教施設濕婆爲修行這修習禅定中的護法神。

  2 天大將軍帝釋手下的大將。

  白話

  若諸衆生想得大自在,能于虛空飛行,我在他們面前示現大自在天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成就其心願。

  若諸衆生愛統領鬼神,救護國土,我在他們面前示現天大將軍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成就其心願。

  若諸衆生有統治世界、保護衆生之心,我在他們面前示現四天王身爲其說法,令他們得成就其心願。

  若諸衆生樂意生于天宮,驅使鬼神,我在他們面前示現四天王國太子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成就其心願。

  原文

  若諸衆生,樂爲人王。我于彼前現人王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衆生,愛主族姓,世間推讓。我于彼前現長者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衆生,愛談名言,清淨自居。我于彼前現居士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衆生,愛治國土,剖斷邦邑。我于彼前現宰官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衆生,愛諸數術,攝衛自居。我于彼前現婆羅門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白話

  若諸衆生樂意當人王,我在他們面前示現人王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成就其心願。

  若諸衆生樂意當族主,受世間尊重,我在他們面前示現長者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成就其心願。

  若諸衆生喜歡談吐高雅,自居清淨,我在他們面前示現居士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成就其心願。

  若諸衆生願意治理國土、掌管一邦一邑,我在他們面前示現宰官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成就其心願。

  若諸衆生喜好術數、占蔔星相,或攝心養生,我在他們面前示現婆羅門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成就其心願。

  原文

  若有男子,好學出家,持諸戒律。我于彼前現比丘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女人,好學出家,持諸禁戒。我于彼前現比丘尼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男子,樂持五戒1。我于彼前現優婆塞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于彼前現優婆夷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女人,內政立身,以修家國。我于彼前現女主身,及國夫人命婦大家,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衆生,不壞男根。我于彼前現童男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處女,愛樂處身,不求侵暴。我于彼前現童女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1 五戒 在家修菩薩行者受持的五條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白話

  若有男子,好學出家,願執持比丘戒行,我在他們面前示現比丘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成就其心願。

  若有女人,好學出家,願執持比丘尼禁戒,我在他們面前示現比丘尼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成就其心願。

  若有男子,樂執持菩薩五戒,我在他們面前示現優婆塞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成就其心願。

  若有女子,樂執持菩薩五戒,我在他們面前現示優婆夷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成就其心願。

  若有女人,樂于主持內政,持家輔國,我在他們面前示現王後身,或貴夫人身,或命婦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成就其心願。

  若有衆生樂于保持男子童貞,我在他們面前示現童男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成就其心願。

  若有處女樂于保持處女身,我在他們面前示現處女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成就其心願。

  原文

  若有諸天樂出天倫1。我現天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諸龍樂出龍倫。我現龍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藥叉樂度本倫。我于彼前現藥叉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乾闼婆樂脫其倫。我于彼前現乾闼婆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1 諸天樂出天倫 有天龍八部衆生常來聽佛說法。這八部是:一、梵文Deva,音譯提婆,意譯天,意爲光明、自然、自在、最勝。叁界分二十八天,都是超出凡人的認識境界。二、梵文Naga,音譯那伽,意譯龍,即行雲布雨的龍。叁、梵文Yaksa,音譯夜叉,意譯捷疾鬼,能飛行空中,來去迅速。四、梵文Gandhava,音譯幹闥婆,意譯香陰、香神,爲帝釋的司樂神。五、梵文Asura,音譯阿修羅,意譯非天,好與天神爭戰奪權。六、梵文Garuda,音譯迦樓羅,意譯金翅鳥,是以龍爲食的大神鳥。七、梵文Kinnara,音譯緊那羅,意譯歌神,人面而有角,男善歌,女善舞。八、梵文Mahoraga,音譯摩呼羅伽,意譯大莽神,人身蛇首。倫,即是類。各類欲出其倫,希望能提升一個層次。

  白話

  若有諸天樂于出離天倫,我示現天身爲他們說法,令他門得成就其心願。

  若有諸龍樂于出離龍倫,我示現龍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成就其心願。

  若有夜叉,樂于度脫他們本來的夜叉身,我現夜叉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成就其心願。

  若有乾闥婆樂于度脫他們本來的幹闥婆身,我現幹闥婆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成就。

  原文

  若阿修羅,樂脫其倫。我于彼前現阿修羅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緊那羅,樂脫其倫。我于彼前現緊那羅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摩呼羅伽,樂脫其倫。我于彼前現摩呼羅伽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衆生,樂人修人。我現人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非人1,有形無形,有想無想,樂度其倫。我于彼前皆現其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是名妙淨叁十二應入國土身2。皆以叁昧聞熏聞修無作妙力,自在成就。

  

  1 非人似人而非人等等一切心中幻生的影像都稱爲非人。

  2 妙淨叁十二應入國土身 一切國土,其數無量。觀世音所獲功德,與佛齊等,隨衆生心,無功用道。種種變化有兩種義。一是自度,二是度他。從自度說,心中一切衆生都是在叁摩提中自心所現的塵緣分別影事。所謂令得成就,即《六祖壇經·忏悔品》所說:“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從度他來說,世間一切衆生有不同的根智,隨樂、隨宜、隨治、隨義,現身爲其同類,同悲苦,共安樂,引導他們發菩提心,令其在菩提路上得成就。

  白話

  若有阿修羅樂于度脫他們本來的阿修羅身,我示現阿修羅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成就其心願。

  若有緊那羅樂于度脫他們本來的緊那羅身,我示現緊那羅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成就其心願。

  若有摩呼羅迦樂于度脫他們本來的摩呼羅迦身,我示現摩呼羅迦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成就其心願。

  若諸衆生樂意修習人道,我現人身爲他們說法,令他們得成就其心願。

  若諸非人,有形無形,有想無想,樂于度脫他們本來的種類,我分別示現各類身爲他們本類說法,令他們成就其心願。

  這是妙淨叁十二應,能入一切國土,都是在聞熏聞修叁昧玄妙境界中,不作思量,玄妙神力所得的成就。”

  

《楞嚴經白話解卷第十一 第叁十二章 圓通本根六 觀聞亡聞得殊勝》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