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楞嚴經白話解卷第四 第十二章 五陰本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之一

  

第十二章 五本是如藏妙如性之一

  

內容提要:

  

舉捏目見空中生花色例說陰非因緣生非自然有。舉二手于空相摩,妄生澀滑冷熱諸相例說受陰非因緣生非自然有。談說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懸崖足心酸澀例說想陰非因緣生非自然有。舉瀑流波浪相續、前後不相踰越例說行陰非因緣生非自然有。取頻伽瓶滿中擎空、千裏遠行用饷他國例說識陰非因緣生非自然有。

  

原文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爲妙覺明體1。如是乃至五陰2、六入3、從十二處4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5。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5。性真常中求于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阿難,雲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7?

  

  

1 幻妄稱相,其性真爲妙覺明體幻化的妄相即是妙覺明體。修習禅定,不論凡夫聖賢,都會見到幻化的妄相。凡夫著相,迷于生滅;智者離相,即成菩提。是凡是聖,全在一念之差。在智者的眼裏,幻化的妄相即是妙覺明體。

  

2  又譯五蘊。佛法用五蘊法來描述人類認識事物的過程:

  

一、色蘊。即十八界中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五根是人的認識功能,六塵是人的認識對象。

  

二、受蘊。指領受。這是産生認識的第一步,即是根、塵接觸形成感覺而未起分別意念刹那間的狀態,也就是先于概念化作用之前的狀態。這種狀態稱爲身受。

  

叁、想蘊。這是産生認識的第二步,即是引起了心的注意,形成了最初的理性認識刹那間的狀態。這種狀態稱爲心受。依唯識八識系統的論述,就是在這時産生了分別事識。以阿賴耶識中的相似種子作參照系,初步判別這是什麼,便産生了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六識都是刹那生、刹那滅的分別事識。

  

阿含經說:多聞聖弟子身受心不受,說的就是聖弟子阿羅漢只有身受,不生心受。這就是凡聖的分水嶺。

  

四、行蘊。行即是思維活動,對分別事識進行邏輯推度,這是恒審思量的第七識的功能。

  

五、識蘊。經第七識思量,作出最後確定。這個結果,可能是增強原來識種子的勢力,也可能是産生了阿賴耶識中新的識種子。

  

多聞聖弟子身受心不受的結果是六識不生,不生就無所滅。這就是六識泯滅的、圓明寂照的無上大涅槃境界。

  

3 六入諸經說法不盡相同。有的指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爲內六入,指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爲外六入,本經說的六入,指根塵共同的作用,即是見性、聽聞性、嗅聞性、嘗味性、覺觸性、意知性,也就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知覺。本經把這六種覺性分別稱爲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

  

4 十二六根、六塵合稱十二處。別經稱爲十二入。

  

因緣別離虛妄名滅離了虛妄的因緣,便名爲滅現前幻相,自心妄想,陰、界、處等妄相,都是生起妄識的因緣。佛地也會有幻相,無生淨土也有幻相,能否修成正覺,關鍵在一個“離”字。所謂離,即是不爲其所牽,任他風起雲湧,千變萬化,我心巋然不動,妙淨圓明。到這種境界便名爲滅。名,只是方便施設的假名,說實在的,只是妄識滅,幻相仍生滅不已。所以說,“名”爲滅。   

  

6 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 生滅去來的真相都是常住不動的妙明周圓的如來藏妙真如性的表現。聚則生,散則滅,顯現了便是來,隱滅了便是去,一切幻化景象,無法尋其究竟,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世尊在《楞伽經》中說如來藏,這如來藏無我,有如種子,藏于心底,能興造一切善業惡業。如果離二邊見,便得自性無垢,畢竟清淨。如來藏本性不生不滅,所以說常住不動。如果自心一動,如來藏即時和妄相結合,興起生滅的波浪。或招煩惱,或成菩提,都由這如來藏。 

  

7 本如如妙性 下文分析五陰都是虛妄,既是虛妄,怎麼又是真如?這個問題,要從以下幾方面去理解:(1)什麼是如?離心離想去觀照,不做分別,才是如。(2)愚者即境生心,一切成妄;智者不住相生心,即境見真如,一切都是佛地,一切都是淨土。(3)這句話的意思是:虛妄無實的五陰現象,原來都是如來藏與根、塵、識結合興造出來的,是凡是聖,見妄見真,都從此出。後面對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的分析,都應這樣理解。

  

白話解

  

佛接著說:“阿難,你還未明白,自心所現的浮塵幻化種種相,都是當處生出,隨處滅盡的。這些幻化的妄相,即是妙覺明體。不但見明暗通塞是這樣,乃至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都是一樣。虛妄因緣和合便有生;離了虛妄因緣,便名爲滅。殊不知生滅來去的真相,都是常住不動的妙明周圓的如來藏妙真如性。你從幻相來去的表象,尋求真常之性7,必然生滅輪回,了無所得。

  

阿難,爲什麼說五陰本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