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叁道
我們所造作的惡行會導致某些極爲可畏及痛苦的經驗。所以,具有極爲強烈的嗔恨心、造作殺業或極爲嚴重的淫業之人,將會得到受生于地獄道的極端痛苦。這種果報的理由是基于嗔恨而意圖傷害他人的人,將發展出導致覺受極度之冷或極度之熱的地獄道之苦的心識習性。由于心已變得如此習于嗔怒及恨意,心將不斷地造作以各種不同的武器打擊他人、殺死他人並傷害他人的念頭,及如何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使他人遭受痛苦的念頭。在死亡的那一刻,這一切的念頭都將應驗、成熟于自身。由于生前所累積的惡業如此地強烈,這種經驗、覺受將持續非常長久的時期,因此,在地獄道的壽命也將持續非常長久的時間。
我們應該知道,倘若我們生于地獄道,我們唯一能期待的是無間斷的痛苦。我們在今生所嘗到的痛苦,已讓我們覺得無法忍受,雖然這些苦和地獄的苦比較起來算是相當輕微的。試想:若我們必須時時刻刻都活在這些痛苦之中,那將是多麼難挨!更何況地獄道之苦更甚于這種苦。一旦明了這一點之後,我們無論如何都要避免投生于地獄道。我們應該竭盡所能地避免墮入地獄道——不僅此生,而是生生世世、永遠都如此。我們可以決定要永離地獄之苦,而不僅是暫時地解脫。
依因緣存在的第二種強烈的痛苦形式,是餓鬼道之苦。餓鬼道的衆生時時刻刻都在受極度的饑餓及幹渴之苦。他們之所以遭受到這種苦,是由于宿世極其強烈的貪婪、悭吝之習性。由于貪吝的習性,這些人從未行善,且累積了許多惡業。隨著貪婪之感而生的是欲求、匮乏之感;具有強烈貪心的人總是覺得自己缺少某種東西,因而須要求得這樣東西。當這種念頭變得深嵌于心職之中時,它將于來生製造一種不斷地欲求及匮乏之感。所以,這類衆生將不斷地有非常饑餓、非常口渴的感覺,但是,永遠都無法找到足夠的食物及飲水來滿足他們。他們如同非常貧窮的人,缺乏食物、衣服及飲水。讓我們再以夢做例子,這樣可以更清楚地了解這種情形。譬如,有一個正在做夢的窮人,他的身邊有許多的珠寶及金錢。但是,由于他深陷于極度匮乏的夢境,這些珠寶及金錢並無法帶給他任何利益。同樣的,生于餓鬼的衆生可能生活在我們的世界之中,但是,他們無法看到或受用生命中的這些必要物質,無法得受到任何的滿足,因爲他們的宿世惡業障蔽了他們的覺受,使他們覺得時時匮乏食物及飲水,縱然這些東西實際上就在那兒。一旦我們知道餓鬼道的痛苦之後,我們應該竭盡所能地避免墮入如此痛苦的惡趣之中。
第叁種輪回的惡趣是畜生道。這容易了解多了,因爲我們看得見畜生道的衆生。但是,我們並不真正了解它們的痛苦,因爲我們並沒有仔細地去觀察它們所遭受的痛苦有多麼深切。它們最主要的問題是愚癡;它們缺乏如同人道衆生的聰明心智,因而無法決定什麼是有利的或無益的。它們無法善用言語,也無法覺受到真正的快樂。它們無法擺脫痛苦,倘若它們是被馴養的家畜,它們也無法選擇自己的生命去向;它們抑或被人類屠宰或獵殺,或自相殘殺。所以,它們不斷地經曆著各種痛苦。
投生于畜生道的原因是起于不知事物如何運作的根本無明。當這種無明成爲一種非常頑強的習性時,心識便流轉至畜生道。一旦了解畜生道的苦及苦因之後,我們就能設法遠離。倘若我們精進地修持佛法,就不會墮入這種惡趣,來世甚而百世、千世皆不須承受畜生道之苦。
我們必須牢記佛教所宣說的業報因果定律及其無比的重要性。若“因”不存在,“果”就絕不會産生; 反之,若“因”存在,“果”就不可避免。以花爲例。假若我們說:“我想要一朵花!”不論我們多麼想得到它,除非我們早先已經播下了花種,否則,我們就無法得到一朵花;另一方面,若我們播下了花種,不論我們是否想得到花,花都會自種子成熟。同樣的,只要我們創造了痛苦的因,不論是否想遭受痛苦,我們都必定會得到痛苦的果;如果我們想要得到快樂,我們無法平白得受它,我們必須先創造快樂的因——即善行。如果我們不想遭受痛苦,只是說:“我不想要痛苦!”並沒有什麼意義,重點在于離棄苦因——即惡行。所以,一旦了解這個法則之後,我們就能依此而修持,停止造作痛苦,進而尋獲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