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轉心四思惟·第叁項修行的警醒:業報因果 語惡業

  語惡業

  

  語惡業可分爲四種。第一種是“說謊”(妄語)。說謊爲每個人帶來困擾。在說謊的當時,說謊似乎是一件既愉快又省麻煩的事;但事實上,說謊很快就製造許多麻煩及痛苦。放棄說謊的惡習帶來平靜與快樂。在面對說謊的習氣時,我們應該要扪心自問:我們說謊的對象是誰?答案是:並非不信任我們的人,因爲不信任我們的人,不論我們說什麼,他們都不會相信;通常,我們對信任我們、喜歡我們的人說謊,並覺得自己騙得了他們,所以對他們說謊,使他們相信不真實的事情,若他們相信了這些謊言,問題將于日後升起。在說謊時,我們或許會想說:“哈,我真的瞞過他們了!”但是,法教裏提到:說謊的人是真正被騙的人。唯一真正被欺瞞的是說謊者自身,因爲其他的人並沒有被騙;他們學到一個事情;說謊的人無法說實話。所以,當說謊者出現時,他們自然會想到他是來騙他們的,因此不會再上當。

  第二種語惡業是中傷性言詞。中傷性言詞是以提升自己的利益及傷害他人爲目的,也被用于製造他人的分歧。假若我們知道某兩個人是好朋友,但是爲了圖謀自己的利益或致使他們痛苦,因此基于嗔恨心或無明而說了一些深深傷害他們或造成他們失和的話,這就是離間或兩舌。

  這種語業非常不好,因爲這兩人原本是互信、互助、互愛的伴侶,他們之間的關系充滿了積極、良善的情感,我們卻以中傷的方式企圖造成他們的分裂,以致于他們之間的情誼及悲憫心轉變爲懷疑、嗔怒、嫌惡、傲慢、猜忌等不和諧的煩惱心。就短期而言,這種不善的行徑會使雙方都感覺很痛苦;就長期而言,他們可能會對彼此産生極深的敵意,因而做出許多足以造成未來之苦的惡行。所以,這一切立即的及未來的痛苦都是因爲這項語業而産生的。

  這種離間的中傷之語,不僅造成受害者的痛苦,也會帶給離間者許多惡果。大家終究會認清離間者的真面目,並談論其所造作的各種惡行。所以,離間者在此生將不容易交到朋友,但卻很容易樹敵,因此會有相當深的痛苦。離間的習氣也將造成來世的許多痛苦,因爲離間會製造嗔恚及忿恨的念頭,導致來世喜愛爭鬥、易起猜忌及嗔恨之心、作惡多端的習性,因而陷入甚深的痛苦。

  若能不離間,那麼我們將不會造成彼此喜愛的人之間的分歧。離間的對象通常不是原本就對立的敵人,而是彼此喜愛並沒有良好關系的人。所以,不離間表示這些良好的人際關系不會被破壞,而且持戒者本身也可以擁有較佳的人際關系。持戒者將能擁有較多的朋友、較少的敵人,因而獲益良多。這種結果于今生、于來世都很好,因爲它將不會累積中傷、離間的業習。

  第叁種語惡業是嚴苛或傷害性言詞(惡口)。這種言詞是基于嗔怒或其他不善的意念,並以傷害他人爲目的。我們或許會認爲嚴苛的言語不會造成病痛或饑渴之苦等身體方面的痛苦,所以,這似乎沒什麼不好的。事實上,傷害性的話語如同武器般危險,因爲當我們以刻薄粗暴的方式對另外一個人說話時,它會引起許多心理上的痛苦,能夠引發嗔恨或其他煩惱心。所以,最後對方可以會覺得無法和我們相處。

  這種嚴苛的言語事實上很痛苦的,因爲除了煩惱之外,它什麼也無法帶給我們。起初,向他人說一些尖苛的話可能會讓人覺得很暢快,但是,它卻無法達到任何成效,因爲它只會引起對方類似的沖動,並以惡言回報。如此的惡言往來將會帶給對方極大的痛苦,而這種痛苦也必會反彈至自心。  

  放棄傷害性言詞能減少嗔恨心及不良的動機,所以它是非常有益的。對他人的良善動機也會因而增長,與他人建立友誼的機會也將隨著增強。這種良好的習性將人帶來更多的平靜與快樂,值得我們努力地去開展,縱使些許的努力也能使我們有所收獲。每當我們覺察到自己即將說出嚴苛的言詞時,縱使我們只少說一個字也具有非常大的利益。

  第四種語惡業是無用的閑談。這是沒有目的或無聊的閑談。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