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覺察自己的煩惱心

  覺察自己的煩惱心

  我們常常會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順眼,其實這正是我們自己的煩惱心的表現。我們的心一直在向外跑,去攀緣,就算把自己關在一間屋子裏,也不行,關不住心,心還在外面。我們出去的時候,面對種種外境的時候,心自然就跟著動,這一點我們可能都意識不到。可是當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我們又真的在觀察自己的內心嗎?我們的心裏恐怕還是想著外面的花花世界或是某個人、某件事吧!總想議論下這個、評價下那個,爲什麼呢?別人又和我們有什麼關系呢?沒有關系,但是我們就是控製不住啊!我們真正要做的是,管好自己的心,看好自己的心,我們去說別人的時候,總會有個理由,這是爲誰爲誰好,理由永遠是那麼冠冕堂皇,用以表明自己多麼的高尚,爲對方、爲上師、爲寺院、爲衆生等等或是表明自己在弘法利生,真的是如此嗎?其實不是,真正的是爲什麼?是爲自己,爲了自己的煩惱心,煩惱習氣。

  自己全然不知在煩惱當中,這樣做一點益處都沒有,對自己沒有用,對對方也沒有益處。 自己全然在煩惱當中,去和別人講,去做什麼事,說出來的是錯、做出來也錯,害人害己,這點也是很不容易察覺的,只要仔細內觀自己,當大家聚在一起談論什麼問題的時候,比如說賺了多少錢、買了什麼東西或去到哪裏玩,可能越聊越起勁,這是內心當中貪的狀態,相反遇到我們不喜歡的人、反感的地方,我們越說越氣憤、越說越來勁,這就是嗔的狀態。當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常常是回味,想到什麼,不是讓自己歡喜,就是引發自己的嗔恨。自己一天二十四個小時都在煩惱當中,卻總想著管別人,是不是很可怕?

  我們現階段還沒有這個能力去度別人,能管住自己就很不容易了。管住自己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只有當自己內心完全寂靜了,才有點能力去做一做、說一說。

  大家在一起談論的時候,什麼人最可怕?某些讀書人,因爲讀書人本身的特點是理障太重,講話總是口若懸河,反正是總在說別人,爲自己辯護,大家聽著好像是很有道理,其實不然,說的講的都不是佛法,是世智聰辯。但這樣的人,想轉變他又很難,固執己見,真正的佛法聽不進去。當然這只是知識分子的特例。

  我們真正要做的是:時時觀察自己的內心,讓它常常處于善念當中,一天當中二十四小時都要做這個事情,不論我們在幹什麼,工作或是生活,我們懷著爲他人服務的念頭,這就是善心和善行,吃飯的時候,我們想著供養心蓮中的上師,同時布施身體當中的微生物,吃飯也是善行。然後走路、睡覺等等都發善心和善行,我們一天當中時時刻刻都在修行,察覺自己的內心。煩惱來的時候,馬上斷除,不讓其增長,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 继续阅读 ▪ 守住正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