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心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心

  大家都在修行,都說自己是個修行人,那麼可曾問過自己修行修什麼?要修的健康長壽?修的神通廣大?修的現世名祿具足?這些不應該是我們修行的目的,雖然我們通過修行,可以獲得世間的一些福報,如:身體健康、具有財富和美名、被人尊敬等等,雖然我們不去追求卻會自然得到,但我們應該明確自己修行的目的,我們應該有更寬廣的胸懷、更宏深的願望,幫助一切衆生脫離痛苦獲得快樂,爲了這個目標而修行,那麼我們修行的重點是什麼?那就是修正自己的心。

  我們現在的心是什麼樣?有善心有惡心,遇到別人或衆生的痛苦境遇我們會自然憐憫和同情,我們也有一些善良美好的願望,也會有希望別人快樂而沒有痛苦的想法,但我們這些善心僅僅在自己及自己的親人、所喜歡的人不受到侵犯和傷害前提下才會存在,或是我們的善心還圍繞著自己的利益,通過做些善事希望自己得到相應的福報和智慧,在這種心態下,很容易産生另一面心理:貪婪、嗔恨、妒忌、傲慢等,這些可以被稱爲“惡心”。

  我們學佛後,要修什麼呢?就是要把我們好的心,善良的心不斷的擴大,把不好的心,惡的心去掉直至沒有,善心就是一切正面的心態,對待衆生有同情心、憐憫心、平等心、寬容心、慈悲心、信任心、喜舍心、歡喜心等等,對待自己有自信心、勇敢心、堅定心、無畏心、自省心、忍耐心等等,惡心是一切負面的心理,對待衆生的嗔恨心、厭惡心、傷害心等等,對待自己有自傲心、自卑心、緊張心、膽怯心、恐懼心等等,只要我們牢記修行的重點,什麼事情都可以是修行,同時也是在提醒我們,不論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忘記修行的核心,當我們念誦法本的時候,法本上的文字是在提醒我們自己要擴大善心,減少惡心,當我們放生的時候,是在培養我們的慈悲心、布施的時候培養我們的喜舍心、拜佛的時候培養我們的歡喜心,受到被人的傷害心培養自己的寬容心,修行路上遇到困難時培養自己的堅定心和忍耐心,當然了,有的時候師長也會給我們一些看似大量不易完成的修行任務和功課,還是在培養我們的堅定心和忍耐心,所以我們每天都需要反省自己的過錯,忏悔就是在去掉惡心,贊歎他人的功德就是在增長善心,當善心增加的時候,惡心就會減少,當我們對別人的發善心的時候,就是在對自己發善心,因爲在這個過程中,自己是正面的心,就會快樂,而當我們傷害別人時,就算能夠得到些外在的短暫的利益,但是也是在傷害自己,因爲自己的內心是負面的,當負面心態積攢到一定程度時,自己的心裏不但會感受到痛苦,身體也會出現疾病。

  當我們把修正自己內心的觀念融入到每日的生活中,任何事情都可以是修行了,吃飯的時候觀想供養上師、叁寶,布施自己身體的所有衆生,工作的時候想著爲衆生服務,哪怕自己在做雜活、髒活時只要加一個善的心念,也在引發善心,在善心的引導下,任何行爲都是善行,都是自利利他,判斷一個行爲善惡的大小,一方面取決于行爲的對象即對境是什麼?如對象是人還是小的生物,是衆人還是一個人,一個人是貧苦的人還是富裕的人等,另一方面取決于自己的發心,是爲自己?是爲別人?如果是爲別人,是爲一個人還是爲很多人及一切衆生?所以任何一個小小善行可以積攢無邊的善業,同理一個小小的惡行也可以造下不可限量的惡業,原因在哪裏?在自己的發心所緣的對象上。

  把握住修行的重點,努力的修正自己的內心,把不好的心、多余的心去掉,如:傲慢、妒忌、憂慮、緊張等等,把善心,好的心增加一些,如慈悲、平等、正直、善良、堅定、無畏等等,每天都在進步,每天自利利他,每天都很快樂!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