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才能發展
無論是我們個人還是一個組織,和諧才能發展。就一個組織來說,內部需要團結。大家只要齊心協力、共同努力,就可以戰勝一切困難,克服遇到的難題。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都是如此。一個家庭成員和睦,就會家和萬事興;一個國家內部和諧,國家就會昌盛繁榮;而我們的寺院、我們的佛教事業發展也是如此。如果內部不和諧,相互鬥爭,不用外面有困難,有敵人,內部爭鬥就會讓一個團體、一個組織自己毀壞,哪裏還能談得上發展?就一個人來講也要和諧。從自身來看,我們的身體就是一個組織體,身體要想健康,內部各個器官就必須要和諧。身體哪個部分出現問題,都讓我們難受,也會影響其他器官。身體不適必然會影響我們所做的事情,影響日常生活。同時身心也是一個整體,身心也要和諧,身心也會相互影響。長時間心情不好,心理有疾病,不健康就會反映到身體上;身體不舒服也會讓我們心情不好,這是從個人自身來講要和諧。從個人與周圍的環境來講,也要和諧。要與你周圍人和諧,與你生活的自然環境和諧,哪裏不和諧哪裏就會出現問題。要是你與家人不和諧,家庭會有矛盾,會影響你工作和其他生活;要是在工作單位與同事不和諧,也會影響你的家庭;要是與自然環境不和諧,(像人類的過度開采自然資源,排放大量的汽車尾氣,造成自然環境的惡劣,氣候變化),反過來就影響人類自身的生活。
就我們佛教和學佛人來講更要和諧。首先佛教內部要和諧,雖然可以分爲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南傳佛教,小乘、大乘、金剛乘,格魯派、甯瑪派、薩迦派、噶當派等等,無論哪一宗哪一派都是佛陀的教法,都是佛教,學佛人心中要平等對待。不能因爲自己學這個教派、這個法門就排斥其他的教派和法門。也不能因爲自己跟隨這個上師就排斥其他的上師。只能說今生我和這個法門、這個師父有緣分,這個師父教給我的佛法最多,對我的恩情最大。在密宗裏面說“視師如佛”主要從兩個方面去講,一個方面要求你一定要聽從自己的上師的教導,把你的上師看做是佛,你的根本上師比較了解你,知道你是什麼樣的根基,和什麼法有緣分,會對你進行最有效的指導。別人的上師(比如很多非常有名的仁波切當然很好),但你不是他的弟子,他不一定了解你,不知道你是什麼根基,你的具體的情況是什麼。所以你要聽自己上師的,要不然這個師父對你講這個,那個上師對你講那個,或是你自己在網上看看,覺得這個說的也好,那個說的也好,或是這個師父這麼說,那個師父那麼說,但自己的智慧也不太夠,很容易糊塗,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另一方面,從對你的恩情來講,你的上師對你恩情是最大的,上師親自教你佛法的道理,指導你如何修法,你遇到困難的時候幫助你度過,所以上師的恩情就好比佛陀對你的恩情。
我們的寺院、壇城也要和諧,僧人之間和諧、居士之間和諧、金剛道友之間和諧,這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其實只要人與人之間交往,就會存在著對問題的不同認識、不同看法、對事情的不同處理方式,那就需要彼此的交流和理解,忍耐和寬容。而我們學佛之人要提高自身的品質。我們敬仰佛陀,佛陀的人格是最完美的,我們向佛陀學習就要嚴格的要求自己,約束自己。每天早上提醒自己“上師、佛陀的教導是什麼?什麼樣的行爲該做、什麼樣的行爲不該做。”每天晚上檢查一下“這一天當中做的怎麼樣?哪個地方做的好,應該隨喜,哪個地方做的不對?應該檢討和忏悔。”每過一段時間,或是幾個月,或是一年半載,檢查一下,和以前比較一下,看看有沒有進步?還存在那些毛病和習氣應該糾正,這樣進行下去,我們這一世沒有虛度,也爲自己積累了福德,來世一點都不用擔心,一定會更好。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修忍辱,忍的過才能進步,自身的毛病可以改得掉,自己的境界在提升;忍不過,不但不能進步,還會退步。自己越提升,寬容別人的程度越高,忍耐性就越大。因爲是我們自己在學佛,遇到問題時,不能要求別人如何做,只有要求自己。自己越容忍,越能與其他人和諧,你的容忍度越高,包容的範圍就越大。不論對方是什麼樣的情況,善心多一些,還是煩惱重一些,個人的修養好一些,還是私心多一些,是世間人眼的好人還是惡人,你都能包容,也都能夠慈悲和憐憫他。
要想和諧就不能有爭鬥,有爭鬥就無法團結。我們自己心裏首先不能有爭鬥。居士之間、道友之間彼此之間不能有爭鬥。看到別人怎麼樣了,自己心裏不舒服,起了嫉妒心、爭鬥心,然後就有了外在的行爲,其實在這個過程中是你自己在煩惱、在痛苦、在造業。爭鬥心源于什麼?源于比較心,我們看到很多人非常的痛苦,在與他人的比較中心生煩惱。比得過生傲慢心、比不過生自卑心,自傲與自卑是一個心的兩面,都是比較心引起的,這是凡夫的愚昧心。聖者的覺悟心是什麼?是平等心,不需要比較,個人有個人的因緣,你做你的事情,在寺院裏做飯、打掃灰塵是修行,在家修法或是進行供養也是修行,每個事情都需要有人做。這個過程中,沒有你高我低、你上我下的比較,在自己的因緣條件下,盡心盡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就是最好的修行。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讀者提升自己的品質,內心更加的寬容和包容。也希望我們的寺院和每個壇城的居士們、道友們大家彼此和諧、團結一心。讓我們的寺院、壇城發展得更好,這樣才能夠讓更多的人對佛法有信心,才能利益到更多的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