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生如過客

  人生如過客

  人的一生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仿佛就在昨日,但是已過了幾十年.幾十年如此,幾年如此,一天也如此.從早上睜開眼,到晚上閉上眼,這一天飛快的過去了.曾經讓我們眷戀的人離開了,念念不忘的名譽、地位、財富、眷屬等等也終究離開我們,疼愛我們的父母有的已經逝去,因某種原因也不得不離開恩情深重的師長,兒時的玩伴分開,要好的朋友、同修也各奔東西,這就是人生的聚散離別.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的軌迹,用佛法的語言就是各自的業力和因果.昨日的輝煌已過去了,昔日的慘痛也過去了,可每每回憶起,那些人和那些事,就留在心底難以忘懷,心裏就會産生各種情緒:喜歡、憤恨、難過、傷感等等.讓我們産生強烈情緒的人和事似乎真的很難遺忘,不論何時憶起心底那份強烈的情緒就會浮現出來,即便是經曆死亡與再生,也不曾遺忘,這就是輪回,生生世世的糾纏如此而來,持續的痛苦就此産生.可否知道已經過去的便已消失,不能遺忘只會讓自己痛苦,忘卻才能讓自己快樂!爲什麼不能忘卻

  因爲心裏不願放下,不願放下對自己喜歡的人的眷戀,不願放下對自己嗔恨之人的仇恨,不願放下自己的貢高榮譽,不願放下自己的失意和落魄.總希望能夠獲得別人的贊歎和欣賞.因爲放不下所以不能自在,因爲心裏裝著太多的苦惱,所以無法輕松.爲什麼會如此?因爲太在乎自己.其實一切人與事的發生都是因緣相聚的結果,因爲各種條件成熟了,在一定的時空中,有了你我的相聚,就有了事情的發生;當條件失去的時候,時空變換的時候,相聚便分離,事情便過去,過去即逝去,便要忘記。包括我們自己自身也是各種因緣條件的聚合。當某種因緣發生,某個重要條件消失,觀念裏的我也不會存在。有的人對我說:“師父,我無法遺忘對某個人的怨恨。”我說:“那你能如何?你能對他做什麼嗎?““不能,但我就是恨他,想到他做的事情,對我傷害,我無法忘記。”“你自己快樂嗎?”“不快樂!”“那些事情都已經過去了,你知道麼?”“我知道。”“那你就要放下,放不下也得放下,能放下在解脫你自己,不能放下就是在束縛你自己。”

  有人說佛教是消極,叫人任命,其實佛教並不消極的,是最積極的。當一件事情發生,而你沒有其他辦法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面對它、承受它、放下它。我們知道當身體背負重擔的時候是很難走得遠的,我們的心靈也是如此,當內心裝載太多負擔的時候,也很難再前行。只有放下心裏的負擔,讓自己心裏輕松的時候,才能做好當下該做的事情。怎樣減輕心裏的負擔?少妄念、少計較,少攀比、多奉獻、多寬容、多慈悲。心裏雜念那麼多,計較事情那麼多,人家清淨你汙濁,人家無意你多心,怎麼會不累?

  當我們生命在前行的時候,許多人和事瞬間就過去了,可又會遇到新的人,發生新的事情,不論我們心裏對新的人或事是期盼還是害怕,是歡喜還是擔心,是快樂還是痛苦,該來的終究會來,該發生的也一定會發生。凡事都存在前因後果,因緣成熟了,果報便産生了,無法阻擋。但是發生過了就會消失,有來就有走,一切都是過客,把握自己當下的因緣,承擔起自己該承擔的責任,做好眼前該做的事情,做的時候盡全力,過去便放下,即得自在!

✿ 继续阅读 ▪ 和諧才能發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