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慈悲與寬容體現著互爲緣起的道理

  慈悲與寬容體現著互爲緣起的道理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不是獨立的、而是與周圍的人、環境相互關聯的,萬事萬物也是相互關聯的,沒有哪個事物可以不與其他事物毫無關聯而獨立存在的。你可以去尋找,任何一個事物皆如是。就如眼前一個杯子,你覺得它是獨立存在的。那麼杯口是杯子、杯底是杯子、還是杯體是杯子?都不是。只不過是很多的材料、很多的人力,很多道程序構成它現在的形狀、顔色和用途而已。

  只要是相互關聯,就會彼此發生作用,相互影響!你們在家居士各自的家庭如此,現在學佛後道友之間的關系也是如此。一個家庭中,如果夫妻吵架,是沒有勝利者的,都會心情不好,都會受到不好的影響,也包括你自己,進一步會影響到子女、雙方的父母等等。

  在事物的相互關聯中,是互爲緣起的。如果我們加個好的因緣,自己做的好一點,多一點慈悲和忍辱,會影響到其他的人,他人也會對我們友善和歡喜,他人也會擁護我們、幫助我們;如果相反我們自己很計較、很自私,總爲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損害別人,那麼他人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回報我們。每個人的心裏都有善念和惡念,佛心和魔心,但人與人區別之處就是佛心多一點還是魔心多一點!修行就是增長佛心,去除魔心的過程。我們常常說有人在修行中遇到魔障的阻礙,外魔的破壞,但外魔與自己魔心是相互關聯的!當我們的內心當中貪嗔、癡生起,心不能安定,焦慮、恐怖的情緒産生的時候,也就是魔心生起來的時候,很容易受到外魔的侵擾。如果我們自己內心沒有貪婪、怨恨、時時讓自己的內心平穩、安定,那麼外魔也沒有辦法幹擾我們。

  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當我們多一些慈悲、忍辱,多一點對他人的包容和理解,那麼就會引發對方的佛心,這樣兩個人的緣分也好;如果我們很自私、總是考慮著自己的利益,那麼就會引發對方的魔心,這樣會與他人結怨。

  對于我們學佛人,在一個壇城裏面,金剛道友之間更要注意這一點。相互多加寬容和理解,多修忍辱,出現一些小的矛盾、摩擦,多看自己的過失,檢討自己,忏悔自己的業障,贊歎、隨喜他人的功德,你贊歎我、我贊歎你,你學習我的優點、我學習你的長處,彼此間關系也來越來越好,相互增上,都會越來越進步,越來越好;如果相反,我挑你毛病,你說我的過錯,那麼兩人就會相互埋怨、相互厭惡,都會向下墮落,越來越退步,最後會到哪裏去,你們自己知道。一個道場、壇城裏面,所有的人都團結一心、修的好,對裏面的每個人都有好處,就算某個人差一點,別人也會帶動你、幫助你進步。這樣這個道場對壇城外面的人就非常有吸引力!大家都會覺得這個道場真好,看到他們修的好,也希望能夠加入進來,沒有信佛的人看到你們修的好,你們的人品這麼好,這麼能夠體諒他人,包容他人,也會贊歎,也會對佛法有信心!會覺得學佛真好,學佛人都好,喜歡和學佛人交往。能夠這樣做的話,不需要給別人講很多佛法的道理。有的時候要是他人沒有信心的話,你講的不但聽不進去,反而産生反感和厭惡!你自己做的好,自然會感染別人,啓發別人的佛心,別人也會對佛法越來越有信心。你這麼做的過程就是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過程!

✿ 继续阅读 ▪ 人生如過客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