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如說第八卷(鍾惺)▪P6

  ..續本文上一頁精之鬼。和銷報盡。生于世間。多爲應類。明靈之鬼。明滅報盡。生于世間。多爲休征一切諸類。依人之鬼。人亡報盡。生于世間。多爲循類。

  鬼業盡而入畜生趣也。畜生趣。亦有上趣貶墜。及修帶嗔殺者。如龍王迦樓羅王等。此唯從鬼來者。多者。約多分。不盡然也。類攝非一。所著之物毀壞。鬼隨壽終。是爲報盡。土枭附塊。似怪鬼之著物。貪習傾奪坑殺。酬斯債耳。咎征。如商羊舞水。鼯鼠呼人之類。旱魃爲災。變畜仍以兆災。魅鬼原于狂惑。轉爲妖惑之狐。毒類。蛇蠍之屬。厲鬼入人身爲病。轉爲蛲蛔。還托身內。慢習驕吝。欠負必多。作鬼受饑。爲畜充食。所以償也。綿著也。幽暗也。暗中魇著之鬼。服類。駝驢牛馬之屬。爲人服用。酬其逼壓之債。見明作鬼。和諸精靈。爲應類之畜。即社燕寒鴻。能應時序者。和者。雜也。咒以持力發靈。力盡無驗。鬼亦報終。轉生休征之屬。如鳳麟之類。附巫之鬼。所附巫死。鬼亦報終。循類。如貓犬等。依順人者。

  阿難。是等皆以業火幹枯。酬其宿債。傍爲畜生。此等亦皆自虛妄業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則此妄緣。本無所有。如汝所言寶蓮香等。及琉琉王。善星比丘。如是惡業。本自發明。非從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與。自妄所招。還自來受。菩提心中。皆爲浮虛妄想凝結。

  此總結叁途也。叁途各自虛妄造業發生。非天降地出人與也。妄造妄受。覺性之中。皆如空華。若是從他所授。或有漏網。自作自受。真無逃避處。

  複次阿難。從是畜生酬償先債。若彼酬者。分越所酬。此等衆生還複爲人。反征其剩。如彼有力。兼有福德。則于人中。不舍人身。酬還彼力。若無福者。還爲畜生。償彼余直。阿難當知若用錢物。或役其力。償足自停。如于中間殺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經微塵劫。相食相誅。猶如轉輪。互爲高下。無有休息。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寢。

  畜生固來酬債。若債主過分取酬。此等將複爲人。征索所余之直。常見善人生子破家。或被劫盜。或被欠負。或橫遭驅役。或枉受挫打。斯皆先業合舍此身。爲畜酬剩。由樹福德。人中略償。阿難下。複明負債易償負命難償。奢摩地。正定自力也。佛出世。與之釋冤。仗他力也。唯二方得停償。

  汝今應知彼枭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頑類。彼咎征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愚類。彼狐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庸類。彼毒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狠類。彼蛔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微類。彼食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柔類。彼服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勞類。彼應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文類。彼休征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明類。彼諸循倫。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于達類。阿難。是等皆以宿債畢酬。複形人道。皆無始來。業計顛倒。相生相殺。不遇如來。不聞正法。于塵勞中。法爾輪轉。此輩名爲可憐愍者。

  畜生業盡而複人形也。人道善報。而從畜來。雜厮其中。故曰參合。十類之中。凶多吉少。苦多樂少。業計顛倒。索債與命。征債相生。索命相殺。非好緣會聚也。不遇如來。聞法解釋。生殺無休。故可憐愍。十類皆宿習報。唯傲因柔報者。昔藐人而今爲人藐。乃反對報。文明達。亦雜技聰黠耳。

  阿難。複有從人不依正覺。修叁摩地。別修妄念。存想固形。遊于山林人不及處。有十種仙。阿難。彼諸衆生。堅固服餌。而不休息。食道圓成。名地行仙。堅固草木。而不休息。藥道圓成。名飛行仙。堅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圓成。名遊行仙。堅固動止。而不休息。氣精圓成。名空行仙。堅固津液。而不休息。潤德圓成。名天行仙。堅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圓成。名通行仙。堅固咒禁。而不休息。術法圓成。名道行仙。堅固思念。而不休息。思憶圓成。名照行仙。堅固交遘而不休息。感應圓成。名精行仙。堅固變化而不休息。覺悟圓成。名絕行仙。阿難。是等皆于人中煉心。不修正覺。別得生理。壽千萬歲。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絕于人境。斯亦輪回妄想流轉。不修叁昧。報盡還來散入諸趣。

  從人道進修而入仙道也。依正覺。修叁摩地者。依不生滅心。爲本修因也。存想長生。欲形骸堅固不壞。即妄念也。終歸敗壞。比天爲劣。比人爲優。山林人不及處。名山洞府。神仙隱迹之鄉。十行字。功行也。服餌。胡麻蓮芡之類。食所常用。故曰食道。康壯壽永。未得輕舉。草木。芝菖松柏之類。藥所常用。故曰藥道。身輕飛步。升高越壑。金石。鉛汞丹砂之類。化道二種。一能化骨。壽永體堅。二能化物。俾賤作貴。遊戲人間。廣行利益。動止。運氣調生之事。煉精還氣。煉氣還神。煉神還虛也。羽化飛升。虛空遊行。津液。鼓天池。咽玉液。能令水升火降。而結內丹。故曰潤德。超空行而至天上。精色。如朝采日精。夜采月華。通行。精神與造化通也。持咒自成仙道。亦兼愈病驅魅。以濟群生。故曰道行。思念。或存想頂門而出神。或系心臍輪而煉丹。澄神凝思。久而照應。故曰照行。取坎填離。抽添鉛汞。以結仙胎。所謂交遘也。攝衛精氣。故曰精行。勿惑邪說。通悟化理。能大幻化。妙絕一世。稱絕行仙。煉心。非止服餌等。尤以操行爲本。如持戒積德救濟累功。不修正覺者。不達本心真常。萬形自體。乃怖死留生。長生爲號。言長。僅以勝短。說生。終以待滅。豈識無生妙體。別得生理者。于正覺外。別得延生妄理。

  阿難。諸世間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諸妻妾恩愛。于邪淫中。心不流逸。澄蓥生明。命終之後。鄰于日月。如是一類。名四天王天。于己妻房。淫愛微薄。于淨居時。不得全味。命終之後。超日月明。居人間頂。如是一類。名忉利天。逢欲暫交。去無思憶。于人間世。動少靜多。命終之後。于虛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類。名須焰摩天。一切時靜。有應觸來。未能違戾。命終之後。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諸人天境。乃至劫壞。叁災不及。如是一類。名兜率陀天。我無欲心。應汝行事。于橫陳時。味如嚼蠟。命終之後。生越化地。如是一類。名樂變化天。無世間心。同世行事。于行事交。了然超越。命終之後。遍能出超化無化境。如是一類。名他化自在天。阿難。如是六天。形雖出動。心迹尚交。自此以還。名爲欲界。

  此下明天趣。不求常住者。不求出世間修本常理。但希世間有盡樂果。妻妾爲正淫。外色爲邪淫。不但身不犯邪淫。而心亦無一念犯。愛水不流。則湛性澄蓥。故生須彌腰。四天王天。持國。增長。廣目。多聞。各據一面。淨味不全。爲有微愛。比前已超一倍。故生須彌頂。忉利天。此雲叁十叁。帝釋所統之界。此上二天。名地居天。漸向于靜曰動少靜多。能感空居朗住。較須彌更高一倍。日月光不及上照。唯有身光互相照耀。須焰摩。此雲時分。以蓮華開合爲晝夜。常居靜中。則自無欲。或有觸來。未能違情。暫應之耳。生第四天。此天有內院外院。內院是補處菩薩寄居。即外院不得窺其堂奧。況下界諸天。故曰精微。天主彌勒。發弘誓願。得生彼處。以無漏力。叁災不及。二院之外。又有業報天。有漏業所成。叁災可壞。經或先言外天。而後兼內院。譯者省文。兜率陀。此雲知足。無心而境至曰橫陳。無心應境同前。無味勝之。生越化地者。自能變化欲境。隨意受用。超越下天之無化。自居化地。無世間心者。心希上界。無世間情欲。但同世間權作夫婦。不但全無滋味。抑且了然超越。超出化無化境。化即第五天。無化即前四天。他化自在者。諸欲樂境。不勞自化。皆由他化而自在受用。此上四天。名空居天。製動而向靜曰出動。地居二天。則形交。男女嫁娶。亦如人間。但風氣一交。欲漏便除。非若人間不淨流溢。焰摩則勾抱。兜率則執手。變化則對笑。他化則相視。共有飲食。睡眠。淫欲。故號欲天。六欲天福。因五戒十善而致。今止約欲微增勝者。欲爲輪回根本。前明淪墜始于此。今明超騰亦始于此。初心未能成就禅定智慧。且速斷根本。則輪回可出也。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如說第八卷(鍾惺)》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