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百日共修上師瑜伽(九)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對上師瑜伽的內容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一、爲什麼要依止上師
不依止上師,沒有上師的竅訣,無法領悟佛法的真理。只有獲得了上師的竅訣,依上師的教導,如法地修持正法,最後才能成就。佛在經中也講過,賢劫千佛都是靠上師而成就的,沒有上師之前沒有佛。這是依止上師的重要性。
獲得勝義谛要靠加持。爲了最終能獲得成就,尤其要成就大圓滿法,要即身成佛,就要靠上師的加持,就要修上師瑜伽。
爲什麼在其他九乘次第裏都沒有這樣強調上師瑜伽,而在無上瑜伽裏強調呢?無上瑜伽是即身成佛的方法,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當下圓滿的方法。要迅速成就最究竟的果位,就要靠上師瑜伽這樣殊勝的修法。這就是爲什麼要依止上師,要修上師瑜伽的原因。
二、怎樣依止上師
第一、觀察上師。依止上師,首先要觀察上師,以祛除自己心靈上的一切疑惑。對上師要進行仔仔細細地觀察,不觀察而依止是不如法的。“弟子不觀察上師就去依止、跟隨,猶如喝毒藥”,是指會斷送自己的解脫之命。觀察的時候要明白什麼叫具德的上師,什麼叫具足法相的上師。主要觀察上師的智慧、慈悲和戒律,利益衆生,度化衆生的善巧方便等。覺得合格了,確定後再依止,這也是很重要的。
現在很多人都是先依止後觀察,這是不如法的。依止了以後就不能再觀察了,否則說明你還是沒有深信,心裏還是有疑惑。若是這樣,其一、令自己的相續被染汙;其二、這是造業,會影響自己的成就。
第二、依止上師。依止上師以後,要如理如法地依止,不能再觀察,即把上師的一切行爲觀爲清淨,並以叁種供養去依止。把上師的一切行爲都觀爲清淨了,這樣自然無需再觀察了。
第叁、修習上師的意行。依止上師的目的是什麼?依止上師以後要做什麼?就是要修學上師的意行。自己的身口意要和上師的身口意相應,上師怎樣想,你也怎樣想;上師怎樣發心發願,你也怎樣發心發願;上師怎樣說,你也怎樣說;上師怎樣做,你也怎樣做。上師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你也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就像猴子學人一般地跟上師學。修習上師的意行,使自己的身口意與上師的身口意相應。但這還只是一般的相應,還沒有成爲一體。
最究竟的相應是什麼?就是靠上師瑜伽的修法,最後使自己和上師成爲一體。
將上師視爲佛,視爲一切壇城的主尊,視爲叁世諸佛的總體,也就是唯一的怙主,然後一心一意地修上師瑜伽。
叁、上師瑜伽的實修方法
第一、明觀福田。觀想上師以及曆代祖師、佛菩薩、本尊、空行、護法,在自己的前上方。可以本體是上師,形象上是蓮花生大士;也可以本體是蓮花生大士,形象上是上師。這是所依境。
第二、七支供。在所依境面前做七支供,積累資糧,消除業障。
第叁、專心祈禱。心裏仔細地思維上師的功德與恩德。你越仔細地思維,內心的信心會越具足、越強烈,這種信心非常重要。猛厲地祈禱,生起猛厲的信心,然後從上師處受四灌頂。
上師叁輪有“嗡啊吽”( )叁種字,發光融入自己的體內,使自己獲得了寶瓶灌頂、秘密灌頂、智慧灌頂和句義灌頂;消除了四障,相續中具有了獲得四身佛果位的緣分或緣起。
通過接受灌頂,淨除了業障、罪障,獲得了身口意的加持和得到四身佛果位的殊勝緣起。然後上師發光融入自己的體內,或自己化成光融入上師的心間。上師瑜伽的儀軌有好多種,有的是上師化成光融入自己的體內,有的是自己化成光融入上師的體內。在《大圓滿前行引導文》裏的上師瑜伽儀軌中,上師心間發光照射自己,自己化成光融入上師的心間。我們平時修的上師瑜伽儀軌,則是上師化成光融入自己的體內。這兩種都可以。
這時自己的凡夫心和上師的智慧融爲一體。其實我們的心和上師的心本來就是一體的,只是我們沒有認識到,沒有把握住。若是認識到了,把握住了,你這個凡夫心會立即成爲佛的圓滿智慧,當下就是圓滿,就是即身成佛。轉識成智,就是這樣的一瞬間。剛才是凡夫心,但是通過這樣一個修法、一種方法,就成爲智慧了。因爲本來就是智慧,你認識到了,把握住了,明白了,能在這樣的覺性當中安住,就是覺悟了。
若是我們的自性當中沒有四灌頂這些功德,灌頂也沒有用,也得不到這些功德。灌頂就是引發、啓發這些本具的功德,使之顯現,不是以前沒有的現在有了。就如芝麻的自性是油,所以能榨出油來;沙子就不一樣了,沙子的自性不是油,你榨沙子榨不出油來。你的凡夫心本來就是智慧,本來就是圓滿的,所以通過修法就可以成爲智慧,一下子就可以圓滿。
剛開始爲什麼說把上師視爲佛,後來爲什麼說自己的凡夫心和上師的智慧融爲一體,合二爲一,成爲一體了?講的就是我們的自性、本性、佛性,講的就是本來面目。你真的認識到了,真正能夠安住,你就真正明白了、覺悟了,若是能在那種見解當中繼續保持,就是大圓滿。
因爲我們的相續還沒有成熟,不能真正地明白這個道理,更無法能夠覺悟。這時我們就要這樣觀想、思維:自己化成光融入上師的心間,自己的凡夫心和上師的智慧融爲一體。然後靜靜地坐一會兒,保持這種意念或狀態。
四、修上師瑜伽最終要達到的效果
自己化成光融入上師的心間,自己的身和上師的身成爲一體,自己的心和上師的心成爲一體。你真正明白了、覺悟了這個道理,這就是最終要達到的效果和目的,這時你修上師瑜伽就圓滿了。接下去就是大圓滿,你在那種覺悟、見解或境界中繼續安住就行了。
爲什麼修上師瑜伽時首先要把上師視爲佛?因爲若是沒有把上師視爲佛,那你怎麼和佛融爲一體?自己的凡夫心怎麼和佛的智慧融爲一體?所以修上師瑜伽,首先必須要把上師視爲佛,明白上師就是佛,明白上師就是諸佛的總體。
真正修到這個時候,不需要靠其他方法,不修別的法,只靠上師瑜伽就可以了。因爲你已經把上師視爲佛了,你已經能把上師視爲一切壇城的主尊,一切叁世諸佛的總體了。除了上師之外,沒有佛;除了上師之外,沒有壇城。上師就是諸佛的總體,上師就是一座圓滿的壇城。這個時候你還用找其他方法,還用修其他佛嗎?這也是一種境界。但是這也要有前提條件,也要修到一定的層次。前面我們講過很多加行,若是沒有這些基礎,不可能達到這樣的境界,不可能達到這麼高的修行層次。
加行好比九層樓,上師瑜伽就是第九樓。九層樓上有個花園,那個花園就是佛果,就是大圓滿,就是佛的境界。要到達那個花園,必須要經過九層樓,但是你看看自己現在在哪一層?假設在樓下,你就必須要往上爬,先爬一樓,然後二樓、叁樓、四樓、五樓……再往上爬就是頂上的花園了。那個花園特別美、特別殊勝,就是我們向往的地方,就是我們要到達的地方。但是如果你不爬一樓、二樓,怎麼能到達九樓呢?
現在很多人以爲只修上師瑜伽就行了,別的什麼也不用修了。你是這個根基嗎?你的修行達到這個層次了嗎?你連最基本的人身難得、壽命無常、因果不虛、輪回過患這些道理都沒有弄明白。先把人身難得這個道理弄明白,對這個道理有甚深的體會和感受,生起定解的時候,你就相當于到了一樓;然後修壽命無常,對一切無常,尤其是對壽命無常的道理有甚深的感受和體會,有真正的覺受,生起定解的時候,你相當于爬到了二樓;然後按《前行念誦儀軌
開顯解脫道》的次第修因果不虛,對這個道理生起了定解,你相當于到了叁樓;下面是輪回過患,相續中有輪回正見,對這個道理生起了定解,你就爬到了四樓;然後修皈依、發心,修除障法消業,修曼茶羅積累資糧,就是爬五、六、七、八樓,真正修到生起不退轉的定解時,才算爬上去了。第九樓就是現在我們修的上師瑜伽。
上師瑜伽修好了,最終要達到的效果就是:自己的身和上師的身融爲一體,自己的凡夫心和上師的智慧融爲一體,直接就達到了佛的境界。下一個就是正行,安住就可以了。
五、重視基礎,按次第學修
上師瑜伽非常重要,非常殊勝。但沒有一定的善根,沒有一定的修行,修上師瑜伽不可能真正成就。我們現在講的次第很重要。佛在經中也講過,沒有那種頓超成就的。要按次第一步一步地修,修上師瑜伽不著急,修大圓滿正行不著急。如果能把基礎打好、打牢,修上師瑜伽,修大圓滿法正行,都很容易。若是基礎沒有打好,不管是修上師瑜伽,還是修大圓滿正行,都是空中樓閣。所以一定要修好加行,尤其是修好四外加行。
現在真正學修四外加行的人非常少,所以成就的人也非常少。修行的根本都在四外加行裏,紮紮實實地修四外加行,一定可以看到這些對你的幫助和給你帶來的改變。現在對很多人來說,真正能夠相應、能夠利益自己的就是四外加行。
可以這樣說,我們這些人進步是最大的,改變是最大的。雖然說學修的時間短,但是相對來講成就也不低。雖然在修行上不能說有太大的成就,但是大家內心深處的改變,實實在在的進步,可以說已經超越了其他的一些道場。這不是我在自贊,這是事實,這全部得益于學修四外加行。
現在,我們和其他一些道場的修行人相比,可以說是天壤之別,非常與衆不同。這是什麼原因?是不是你們太精進了?是不是我太有加持力了?都不是。有些上師比我講得好,比我講得殊勝。有的人學修佛法已經數十年了,非常精進,而我們才學修二叁年。但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異呢?原因就在于我們修學了四外加行。因爲我一直在強調四外加行,你們也重點學修了四外加行,所以你們才有了這樣一點點的收獲和成就。希望我們以後繼續重點學修加行,尤其是學修四外加行。五內加行、大圓滿正行我們也要學修,但重點還是要放在基礎上,基礎是最重要的。這樣最終一定會成就,而且過程會非常穩定。所以大家不要忽略基礎,不要好高骛遠。
即使某某道場開始學修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了,或是修大圓滿正行了,也不要動心。“我學佛這麼多年了,還在學修加行,我是不是有點太差了,是不是學修得太慢了?我也應該學學生起次第、圓滿次第,應該學學大圓滿正行。”不要動心!那是不懂、不明理人說的話,是根本沒有經曆過這些過程人說的話。
我給大家講過,以前藏地有一位上師叫耶括喇嘛,他的弟子在整個藏地都非常有名,與其他的修行人相比特別與衆不同。他們的修行非常穩定、紮實,很有特點。不是一兩個弟子如此,而是大部分弟子都這樣。大家不明白,就去觀察,結果找到了原因,就是他們重視學修四外加行。耶括喇嘛特別重視四外加行,讓弟子們反複地學修四外加行,所以基礎打得特別牢,大部分弟子的修行都非常穩,成就也非常高,只有極少數弟子差一點,可能是自己不爭氣、不精進。而其他上師的弟子就不是這樣了,只有極少數人成就高,大部分弟子都不行。
若對四外加行的道理真正生起了正見,生起了定解的時候,就不一樣了,這時才會有真正的修行。之前是不會有的,都是表面功夫。極少數利根者是通過何種方法開悟、成就的不好說。但是大部分人,若是不打牢這些基礎,絕不會有成就的。所以大家要按次第來,尤其要把基礎打好打牢,這個非常重要。我們講的這些加行都重要,尤其是四外加行更重要。我經常講,瓜熟蒂落,所以不要著急修其他法。他人學內加行、學正行,你不要著急,這些和你沒關系,他是他你是你,自己應該最清楚自己。一定要修和自己相續相應的法,看准自己的修行層次在哪裏,一步一步地來。若是東學西學不會成就的,就是浪費生命,將會錯過這一難得的解脫機會。
大家一定要明白這點,牢記這點,這才是真正的竅訣。雖然我沒有什麼成就,但是我現在真的明白了,沒有基礎或基礎不牢,危害太大了,太可怕了,太危險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按次第學修,不要盲目。其他的修法可以熟悉熟悉,重點還是要放在四外加行上,反複學這些,反複修這些,最終一定會成就的。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內加行 上師瑜伽(九)》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