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百日共修 金剛薩垛除障法(一)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開始學習淨除罪障的殊勝方法——金剛薩垛除障法。我們要解脫,尤其是要成佛,就要積累資糧、消除罪障,依靠上師的加持。這是證悟空性,尤其是證得大圓滿最殊勝的方法。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積累資糧之法——供曼茶羅,接下來學修金剛薩垛除障法。
每一個衆生都有佛性,我們的自性中本來就具足與佛同樣無漏的功德——廣大的神通、廣大的智慧、廣大的慈悲。但是因爲罪障遮蔽,自性迷失,這些無漏的功德沒有顯現出來,沒有啓發它的作用。我們的心就像一面鏡子,但是鏡面上有特別嚴重的染汙,積滿了厚重的灰塵,從而無法能夠映現出萬物的影像。所以我們忏除罪障就像擦拭鏡面上的灰塵,鏡面擦拭幹淨以後,自然就能映現出萬物的影像。
在《二品續》中雲:“衆生本是佛,然爲客塵遮。”從自性清淨的角度來講,每個衆生都是佛,但是因爲有業障,所以還沒有成佛。我們通過消業、忏除罪障,把相續中的染汙、客塵都忏除了,衆生本具的光明與功德自然就顯現了。這樣我們才能啓發它的作用,才能真正獲得這樣的功德和利益。這個時候就是解脫、成佛。
一、罪障的種類
罪障是一種統稱,可分爲業障、煩惱障、所知障和習氣障。所有的障礙都總集在這四種罪障裏。
第一、業障。主要是由我們的身口意造下的。業障分性罪(自性罪)和定罪(佛製罪)。性罪,它本來就是一種罪業,無論誰做了都有罪過。比如殺生,無論誰殺生都有罪業。定罪是佛製定的罪,具有八種別解脫戒 的人做了,就有罪業。而普通的凡夫做了,則沒有罪業。比如過午不食,普通的在家人過午進食沒有罪業,但是受持八關齋戒的居士、出家的沙彌和比丘,都不能吃過午食,否則,就犯了定罪。
輪回有近因、遠因,以身口意造下的業是輪回的近因。造下了這樣的業,就會被業力牽引,這樣就形成了輪回。
第二、煩惱障。煩惱障就是我執我愛。衆生有八萬四千種煩惱,都可以總集在貪嗔癡叁毒或貪嗔癡慢疑五毒裏。煩惱障是輪回的遠因,煩惱障引起業障,業障引發輪回。輪回的根是業障,業障的根是煩惱。業障和煩惱障主要障礙從六道輪回中獲得解脫。要想獲得解脫,就要斷除業障和煩惱障。
煩惱斷了,就不造業了;不造業,就不再輪回了,這樣輪回就結束了。因業力牽引而在六道中輪轉就是輪回,凡夫完全被業力牽引,是不自由地在六道輪回裏轉。當有漏的善業果報成熟的時候,就投生叁善道;當惡業的果報成熟的時候,就墮入叁惡趣。
若是沒有被業力牽引,而是以慈悲心或願力在六道裏轉,是自己願意來度化衆生的,悲心是自己發的,願也是自己發的,那就是自由的,所以就不是輪回。
第叁、所知障。無論是屬于涅槃還是屬于輪回的任何法,將叁輪都視爲實有、真有的分別念叫所知障。
第四、習氣障。按照顯宗所講,極其細微的所知障就是習氣障。而在密宗裏,“叁現遷移”就是習氣障,是障礙成佛的。最後如金剛般的等持就是對治“叁現遷移”這種分別念的。
所知障和習氣障主要障礙獲得遍知的果位,就是障礙成佛。要成佛就要斷除所知障和習氣障,主要以遠離八邊戲論大空性的智慧,及密宗裏的大光明、大圓滿的智慧來對治。這二障都消掉、忏掉了,我們才能成佛。
業障和煩惱障障礙解脫,所知障和習氣障障礙成佛。這些障礙都是自己造的,是自己串習來的。從無始劫以來到現在所積累的不好的串習,比山還高,比大海還深。不用說我們生生世世造下的惡業,僅僅是今生今世造下的身業、語業、意業,積累起來就比須彌山還高。那怎麼辦?解鈴還須系鈴人,要成佛就要靠自己。自己的罪障要靠自己去消除,沒有別的辦法。
二、罪障都能忏除
這麼多的業障都能消掉嗎?這麼頑固的串習都能去掉嗎?能!就如屋子裏的黑暗,即使再濃厚,存留的時間再長,一旦打開了門窗,陽光照進來了,所有的黑暗都會立即消失。不可能因爲黑暗持續得太久,哪怕陽光照進來,也不能被徹底驅散。沒有這樣的說法。所以,雖然我們造下的惡業太多,串習太嚴重,但我們遇到了正法,掌握了方法。佛法的力量不可思議,只要我們能真正修持正法,真正具足對治力,再深、再多的業障都會立即消除;只要我們有無我、空性的智慧和修行的定力,再嚴重的串習,再深重的煩惱障、所知障、習氣障等,都能立即忏除。
這裏我們可以舉個例子:曾經佛在世的時候,有個叫指鬘王的婆羅門很想解脫,但是沒有遇到正法,也沒遇到真正的善知識,而是遇到了邪法,遇到了邪師。他的師父告訴他,若是能親手殺死一千個人就能解脫。他依教奉行,殘暴地屠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最後遇到了佛祖釋迦牟尼佛。在一般情況下,凡是他要殺的人都跑不掉。他以最快的速度去追佛祖,可怎麼也追不上,他覺得有點奇怪。這時佛祖停下來問他,自己跟他無冤無仇,爲什麼要殺害無辜的生命?他說自己想解脫,師父告訴他,若是能親手殺掉一千個人就能解脫。這時佛就給他講佛理,他非常有善根,一聽就生起了信心,然後跟著佛祖學法,最後成就了阿羅漢的果位。雖然他殺害了那麼多的人,但是通過忏悔把罪障都忏掉了,而且成就了。
還有一個公案:佛在世時有一個比丘尼,沒出家前是妓女,造業特別嚴重,結過九次婚,九個男人都死了,最後她真的絕望了,來到屍陀林准備自殺。佛以神通觀察到了她的情況,然後通過神通立即來到了她的面前,問她爲什麼要自殺?她向佛講述了自己所經曆的痛苦。佛告訴她,自殺是要下地獄的,要感受無窮無盡的痛苦,所以這不是解脫的方法。不如出家修行,自己可以解脫,將來還可以幫助與自己有緣的衆生,度化死去的幾位丈夫。她也有這個因緣和善根,對佛生起了信心,就跟著佛出家修行,最後成就了阿羅漢的果位。
無論往昔造了多少業,無論往昔造作的惡業有多重,現在是唯一的機會,我們若能認真學修正法,能忏除業障,一樣可以成就!但若是不認真學修,就會與解脫擦肩而過,得過且過,一切錯過。
現在,雖然我們都皈依佛門好幾年了,遇到了正法,修持的也是正法,但一直都是在表面上學修,沒有把功夫下到心地上。雖然我們每天都在念,都在修,但是心不到位,不專注,心不在焉,沒有用心,這些障礙就很難忏除,我們也很難解脫,很難成佛。
曾經,提婆達多對佛一直沒有信心,與佛做對,還造了兩種無間罪: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五無間罪在顯宗裏是定罪,即使忏悔了,也不能徹底清淨。提婆達多直到快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才生起了後悔之心。他抓著佛的雙足,發自內心地皈依叁寶並猛厲地忏悔,因爲他真正發心到位了,他所造的五無間罪瞬間就忏掉了。死後他雖然下了地獄,但他並沒有在地獄裏停留多久,一瞬間就從地獄中解脫了。這就是忏悔的力量!若是能從內心深處真正忏悔,用不著打坐那麼長時間,用不著念那麼多經咒,我們的罪障都能快速地忏除。
現在,雖然我們每天都在忏悔,但是沒有明顯的效果,業障沒有消掉,沒有一點點的改變。就是因爲修行不到位,心不到位。我們一憶念起往昔造下的惡業,心裏是否有著猶如服毒藥般的強烈的畏懼感?有沒有發自肺腑、痛心疾首的追悔之心?是不是發自內心地忏悔業障?若是造了業卻不忏悔,要毀壞的不是一條生命,而是生生世世的慧命,是你的解脫之命!你不忏悔,就沒有解脫的機會,就沒有成佛的機緣了。這是多嚴重的後果啊!
很多人每天都在修除障法,都在“哇哇”地念百字明,但若沒有這樣的後悔之心,沒有這樣的畏懼感,就沒有破惡力。厭患對治力也叫破惡力,是破除惡業的力量,就是對所造惡業生起猛厲的後悔心,強烈的畏懼感。
若是有了這些感悟,你能不忏悔,能不精進嗎?還能一拖再拖,懈怠懶惰嗎?不可能!你一定會在心裏發誓、發願:從今以後,縱遇命難絕不再造這些惡業!這種堅定的決心叫返回對治力,也叫恢複力,就是恢複原狀,恢複到我們沒有被業障遮蔽的狀態。我們被業障遮蔽,迷失了自性,如同空中的月亮被雲遮蔽一樣。通過忏悔、消業,自性恢複了原狀,就如同空中那輪不再被雲遮蔽的月亮一樣無礙顯現。沒有被雲遮蔽的月亮,與從雲當中露出來的月亮沒有區別,一樣圓滿,一樣明亮。同樣,我們要回歸最當初的時候,就好似那輪月亮,中途被業障、分別念的“雲”遮蔽了,現在要從雲中露出來,這種力量就是恢複力。有不再造業的決心,才能恢複原狀。
消業的時候要具有四種對治力:所依對治力、厭患對治力(破惡力)、返回對治力(恢複力)和現行對治力。若是對緣起性空沒有一定的覺受,現行對治力也很難圓滿。
叁、忏悔就是知錯改錯
如果用生活化的語言來描述破惡力和恢複力,就是發現錯誤、改正錯誤。知錯改錯,這叫忏悔。我們每天都在修除障法,都在忏悔,但有沒有發現自己的錯誤,有沒有改正自己的錯誤?如果沒有,你沒有忏悔啊!
後悔之心就是發現錯誤,就是知錯;若是不知錯,沒有發現錯誤,能生起猛厲的後悔之心嗎?能生起強烈的畏懼感嗎?什麼叫改正錯誤?就是斷惡!斷惡不僅僅是不去造惡,而是在相續裏立下誓言,下定決心:從今以後再也不造這些惡業,再也不犯錯誤。這種決心叫改錯,改錯就是返回對治力。有些人認爲:“我忏悔了,念百字明、修除障法、觀想金剛薩垛佛了。”但這都是表面上、形式上的。若是沒有破惡力,沒有恢複力,沒有知錯改錯,統統都不是消業,統統都不是忏悔。你觀想金剛薩垛,念百字明是爲了什麼?應該有個理由或原因!什麼理由也沒有,糊裏糊塗地念,這叫盲修瞎煉。除障法是遣除罪障最殊勝的方法,可你這樣修除障法,是不如法的,無法遣除罪障。
還有人認爲:“我現在可以打坐,可以修無相法,修空性了,不用忏悔了。”這就暴露了自己的不足之處、無明之處,說明了你不明理。修行的過程就是忏悔的過程,直至成佛以後才不用忏悔。八地菩薩、十地菩薩都要忏悔,你怎麼不用忏悔呢?
那佛是不是就不忏悔了?不是。佛也忏悔,但佛不是爲自己忏悔,而是爲衆生忏悔。佛忏悔是表法,不是因爲有業障。成佛以後不用忏悔,因爲那個時候沒有什麼要發現的錯誤,也沒有什麼要改正的錯誤。他已經大徹大悟了,已經圓滿了。
不懂忏悔,不去忏悔的人,不是修行人。修行的根本就是忏悔,修行不離忏悔。但若是不如法地忏悔,不會成就的。忏悔要發自內心地發現自己的錯誤,改正自己的錯誤。
知錯改錯不容易,首先要明理。不明白佛理,怎麼去發現錯誤,怎麼去改正錯誤啊?我們學修佛法就是爲了知錯改錯。沒有佛法這面鏡子,我們很難照出自己的毛病,很難發現自己的錯誤。用佛法這面鏡子,好好地照一照自己的叁門,才能照出真正的錯誤,才能照出真正的毛病。學習佛法就是爲了發現錯誤,修持佛法就是爲了改正錯誤。依靠佛法去對治,才能把習性、錯誤、毛病徹底改掉。
江山易改,秉性難移。沒有佛法的對治力,人的習氣、錯誤、毛病不好改。說得都好聽:“我發現了錯誤,我要改正錯誤。”你所發現的不一定是真正的錯誤。即使發現、改正了錯誤,也只是一些粗大的錯誤,細微的錯誤你還沒發現,這樣還是很難從根本上改正錯誤。細微的毛病和缺點,沒有一定的修行,沒有一定的定力,根本改不了。
發現錯誤、改正錯誤,哪有那麼容易啊?我們的佛祖釋迦牟尼佛在叁大阿僧祇劫裏,不停地發現錯誤,不停地改正錯誤,最後才徹底發現了所有的錯誤,改正了所有的錯誤,才成道了,圓滿了。你們到山上馬馬虎虎地參加了一次百日共修,就覺得都圓滿了,都OK了?哪有這麼容易啊!如果成就需要邁出一千步,百日共修只是邁出的第一步,後面還有九百九十九步。你們想得都太簡單,太容易了!
成就說難也難,但是說容易也容易。若是機緣成熟了,相續成熟了,剩下的九百九十九步,也許一瞬間就完成了。別人可能覺得奇怪:“這九百九十九步,他怎麼一下子就到了?”是確實不可思議,這是機緣成熟了,是人家積累的福報。也許剛開始的時候他跟你一起邁步,但人家是飛躍。修行有頓悟,也有漸悟。認真學修,也許有一天機緣成熟了,內外的一些因緣和合的時候,一瞬間就見性成佛了。
大圓滿法就是這樣,盡量地去積累資糧,去消除業障,去培養對上師的信心,真正見性成佛的時候就是一瞬間。“那我現在這樣學修,是不是沒有意義啊?”不是。你要通過這些去磨煉,去積累,最後才能因緣具足。
最近大家上課的時候,從外表上看挺好,內心裏也比以前好多了,專心多了。不要去找心裏的感覺或覺受。有時候心裏很舒服,很亮堂,有一些無比的喜悅或是境界,但這都不可靠;有時候也許心裏根本靜不下來,也沒有什麼感覺,但也不要緊。這個時候不要執著,不要因此而退心!現在我們有目標、有方向、有方法了,都要堅持;無論感覺好或不好,無論有覺受或沒覺受,無論有境界或沒境界,都要堅持,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內加行 金剛薩垛除障法(一)》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