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百日共修 特加行(八)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在勝義谛上,中觀主要通過五大邏輯將萬法抉擇爲無所有。在世俗谛上,有些論師承許有部的觀點,有些論師承許經部的觀點,也有些論師承許唯識宗的觀點。
唯識宗不承許有部和經部所認爲的實有的刹那心,他們認爲一切顯現都是心的幻化和遊舞。事實上,這個心也不是實有的。但是根據唯識宗的宗規,他們承許它是遠離能取所取、自證自明的實有、獨有的刹那心。唯識宗爲什麼要建立這個心呢?他們擔心若是沒有這樣一個實有的心,無法說明一切顯現的産生。
中觀在講世俗谛的時候,有的論師承許唯識宗的觀點,認爲一切顯現都是心的幻化遊舞。但是中觀認爲,這個心不是實有的。那麼若是沒有這個實有的心做基礎,這些顯現是怎樣産生、形成的?中觀認爲,這些是從空性中産生的。雖然這些顯現是心的幻化和遊舞,但是也不離緣起,它也是緣起法。緣起法就是從自性、空性中不滅而生的。因爲是空,所以才能産生;因爲是空,所以才能幻化。若心是實有、真有的,就不能幻化這些顯現了,就不能是它的遊舞了。
在我們的身體裏找不到心,在我們的身體上也找不到心,心到處都有,一切顯現都是心的幻化,就是心。這些顯現無論是清淨的還是不清淨的,都是心的幻化。什麼叫心?明明了了叫心。這些顯現都是明明了了,除了這些你找不到心。心和心的幻化如同大海和波浪,這是一個比喻,其實心和它的幻化之間的關系更神秘、更微妙,很難講清楚。
我們經常講“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都是自己的心。這些清淨的顯現是自己的心,不清淨的顯現也是自己的心。心清淨了,顯現就清淨。心不清淨,顯現永遠都不會清淨。心到了最不清淨的程度,顯現的就是地獄。心到了最清淨的程度,顯現的就是極樂世界。心在一般清淨的情況下,顯現的就是人或天人等。但無論是清淨的、不清淨的還是一般清淨的顯現,這些都是心的幻化和遊舞,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些是站在世俗谛、相上、緣起的角度講的,不是站在勝義谛、體上、空性的角度講的。
中觀也分世俗谛和勝義谛。在世俗谛上,有些論師按有部和經部的觀點,即承許有外境、有物質。有些按唯識宗的觀點,即承許一切顯現都是心的幻化和遊舞。在勝義谛上,它通過五大邏輯的推理,將屬于輪回和涅槃的一切法都抉擇爲遠離八邊戲論的大空性。我們的傳承上師麥彭仁波切比較贊同在世俗谛上按唯識宗的觀點。唯識宗和中觀的觀點都屬于大乘,有部和經部都屬于小乘。若是這樣,世俗谛上是大乘;勝義谛是中觀自己的觀點,當然也是大乘了。在二谛上,中觀與唯識相圓融。因此,在建立世俗谛的時候按唯識宗的觀點,這樣更殊勝、更究竟。
唯識和中觀也有相辯論的不共同之處。在勝義谛上,中觀絕對不承認唯識宗所創立的這樣一個遠離能取所取、自證自明、獨有、實有的刹那心,這是要推翻、破除的地方。在世俗谛上,中觀所承許的“實有”也是緣起法,不是成實——實實在在地有。
建立世俗谛的時候,中觀是以唯識宗的觀點爲主的,認爲一切顯現都是心的幻化和遊舞,都是心,這是他們的共同之處。但是,唯識宗認爲這個心是實有,中觀認爲不是實有,一切都不離緣起法,緣起法是從空性中産生的。這是他們的不共之處。
心是實有,這是我們凡夫的觀點。我們認爲心在體內,但是觀察的時候卻觀察不到,也根本找不到。這是虛心,即假立的心。哪有心啊?在勝義谛上,心是不存在的;在世俗谛上,心若是存在,到底在哪裏?是不是在體內?不是。在人身上你找不到這顆心。皮膚、肉、骨頭、五髒六腑等,根本不是心。大腦是不是心?不是。科學家也曾經判斷說心髒是心,後來又說不是,沒有心髒人也可以活。普通的凡夫所認爲的心,我們一直沒有找到。
其實心不在內,也不在外,心到處都有,一切的顯現都是心。無論是我們看到的、聽到的、嘗到的、聞到的、覺到的、觸到的一切,都是心。明明了了的就是心,因爲這些都是明明了了的,否則我們覺察不到,所以一切都是心。爲什麼能心心相通呢?因爲“萬法一心”。事實上,輪涅一切法都是一個心。
爲什麼說自心、佛心、信心呢?自心是人自心、法自心,佛心是以佛爲基礎的,自心和佛心是一體的,自心就是佛心,佛心就是自心;自心、佛心、信心都是心。剛才我們講的那個大心或真心,它的本性和佛心、自心都是一體的,都是一個意思,這都是心。密宗把這個心叫普作,“作”是遊舞、幻化的意思。這一切顯現都是由它造的,都是它的幻化和遊舞,也就是它。除了這些顯現找不到心,這些顯現都不離明明了了,所以也都是心。
心也是緣起和性空,是不生、不住、不滅的。昨天我們從不生、不住、不滅叁個角度,來破除顯現實有、真有的觀點。
顯現不生:中觀裏有很多邏輯,在抉擇不生時,主要是通過金剛屑因。通過邏輯推理,證明自生、他生、自他生、非自非他生都不成立,就證明了“不生”。
顯現不住:即用“離一異(多)因”的邏輯,從體上破除“住”。任何法若是實有,只有兩種存在方式,“一”或者“多”(異)的方式。“一”和“多”是絕對相違的,中間不能有其他第叁法。首先破以“一”的方式存在的實有。將物質和相續(精神)分別按方向和時間細分,一直分到最後,都分空了,這是在體上空了。有部和經部破除世間觀點時也曾用過這個邏輯,但是二者在利用方式上有所不同。中觀和有部、經部的不同之處就在于,有部和經部留下了“極微塵”和“刹那”,而中觀則將一切法都抉擇爲空了。其次,破以“多”的方式存在的實有。因爲“一”是“多”的基礎,若是“一”不存在,哪有二、叁呢?以“一”的方式不存在,那麼就不存在“多”的方式了。
顯現不滅:“滅”可以用“有無生因”、“破四句生因”這些邏輯來破。
其實,無論是生、住還是滅,可以用共同的邏輯來破,即緣起的邏輯。從空性中産生的就是緣起法,緣起法都是空。因爲一切都是緣起,所以破除了生、住、滅。什麼是緣起?前後變化的,依賴于他法的,相對立的。
“有”是世俗谛上有、緣起上有,“無”是本體上、自性上是無實有、無真有,是空性。我們凡夫都是持“實有”的觀點,即若是存在,必定是實實在在地存在。什麼是“實有”?是前後不變的,不依賴于他法的,不是對立的而是自己獨有的。“實有”和緣起法是全面相違的。
無論是人還是法,主要是要破除人我執和法我執。將一切視爲實有、真有,不是假立,不是假象、不是緣起,這叫執著。執著人叫人我執,將有情衆生視爲實有、真有,尤其是自己。執著法叫法我執,就是將無情的萬物視爲真有、實有。
我們凡夫面對人或者法取境的時候,是什麼狀態、什麼觀點?
首先,我們將這些都視爲前後不變的。小時候的我和現在的我是一樣的,昨天的房屋和今天的房屋是一樣的,根本沒有想過是兩個,只認爲是同一個,這個觀點必須要破。
我們沒有想過自己是刹那生滅,一刹那也沒有停留過。昨天的我、今天的我、剛才的我、現在的我,從小到大的我,都不是一個;第一刹那的我、第二刹那的我、第叁刹那的我都不是一個。“我”是變化的。
其次,我們認爲“我”是實有的、真有的。我在吃飯,我在睡覺,我在走路,我在聞法,一直就是這樣。所以我們要破除這個實有、真有的我。
這個“我”是四大的結合,五蘊的綜合。現在我們將自己分成身體、頭部和肢體等五個部分,哪個是“我”?現在我把頭也按上下前後左右分成六個部分,哪一個是“我”?這樣一分析,就沒有“我”了。
再次,從出生到現在,我們都認爲自己是獨有的、真有的,根本沒有想過是在刹那當中靠一些內在和外在的因緣而産生、生存的,現在就要破這個。
“我”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法,而是一個依賴他法、相對立的法。“我”和“他”是相對立的,有“他”才有“我”,有“我”才有“他”,這就是對立法,對立法就不是實有的。
我們將“我”視爲恒常,視爲實有、視爲獨有了,這些和緣起法完全是相違的。“哦,我是在刹那刹那當中生滅;我是假立而存在的,就是四大的結合、五蘊的綜合;我是依賴于他法的,是相對立的,不是獨有的。”知道這些就行了,這就是緣起法。
凡夫的觀點就是執著,無論是人還是法都視爲恒常;視爲真有、實有;視爲獨有了。現在就是要破凡夫的這些觀點。萬法皆空,緣起不空。因爲是緣起,所以是空性;因爲是空性,所以能産生緣起法。空性中産生的就是緣起;若不是空性中産生的,就不是緣起。一切萬法都是緣起,所以是空性。它也是一個邏輯。我們通過緣起這個邏輯,同時破除了四邊——有邊、無邊、有無邊、非有非無邊。
若要明白緣起這個邏輯,既容易也不容易。無論是人還是法,若是仔細一觀察這些緣法、顯現,確實都是在刹那當中生滅的,都是假立的,都是相對立而成立的。你先徹底弄明白“緣起”的定義,然後再明白“成實”的定義,最後破除了實有、真有的觀點,這叫證悟空性,這叫破除我執。
很多人都是口頭上說得好聽,“這都是緣起麼,都是性空麼!”你根本不明白這些,就不要說這些大話,不要拿這些來欺騙自己!有些人覺得,“我應該用不著那些按次第的推理分析吧?直接“緣起性空”就行了呗!”你明白緣起性空嗎?你不徹底破除這些戲論、這些邊,怎麼能明白緣起性空,怎麼能證悟性空啊?藏地很多修大圓滿、大手印的人和漢地有些修禅宗的人也有說大話的,“一切不是清淨圓滿嘛,一切不是自然光明嘛。”“不是萬法皆空嘛。”拿《金剛經》、《心經》裏的一些詞句說大話。沒有明白,然後說這樣的話,叫大妄語!要麼你按次第修行,先有出離心,再發菩提心,然後消業積福,通過上師的加持,真正現量見到,心裏徹底明白了,就像啞巴吃糖塊一樣,這時你再說還行。要麼你就通過這些邏輯推理,徹底把四邊、八邊都破除了,遠離一切戲論了,這叫大空性,這雖然不是現量,是比量,但是也行。你把它作爲基礎,然後去串習,越串習越明了,越串習越清楚,最後慢慢掌握了、證得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說還行。什麼基礎都沒有,什麼也不明白,還說這些,真是可憐!
麥彭仁波切是文殊菩薩再來,他老人家講過:是不是真正的安住、禅修(大乘佛法裏,尤其是在禅宗、密宗大圓滿裏講的這些),就看你的覺性、智慧是否增長,煩惱習氣是否減少,這是唯一衡量的標准。
藏漢兩地的很多修行人都認爲,只要自然安住、放松就可以了。你的心量沒有打開,疑惑沒有祛除,怎麼放松啊?什麼叫放松?就那樣坐著,時間久了,功夫到了,也許能進入狀態,但這只是寂止,沒有勝觀,再高也只是四禅八定,最低的是無想禅定。“沒有勝觀”是什麼意思?就是在你入定的時候,有一些覺受,也有一些境界,挺舒服、挺喜悅的,但是從那種狀態出來的時候,煩惱依舊,習氣依舊,越來越不相信因果,越來越不聞思修行,也不好好地守持戒律了。“沒事,我現在是無善無惡,殺生吃肉怎麼都可以,自在了。”這叫自在啊?這叫瘋子!即使是一般的普通人也會有一些約束,該做的做,不該做的不做。沒有任何約束地隨便做殺盜淫妄酒這些壞事,那就是瘋子了,哪是修行人啊?蓮花生大士講過,見解比虛空還高,但是對因果的取舍比面粉還要細。就是說,你的空性見解越高,對因果的取舍應該越細致、越如法、越到位。
現在也有這樣的現象,“我是學密的,現在怎麼都行,可以殺生,可以吃肉、結婚、邪淫……怎麼都行。”哪有這樣學密的?學密應該更嚴謹,戒律更多。阿底峽尊者說過,他受別解脫戒的時候,幾乎沒有犯過戒;他受菩薩戒以後,犯過戒,但是他從來沒有和墮罪同時過夜;後來受密乘戒了,隨時都會犯戒。就是這麼嚴謹!哪有學密後這樣隨便的?“法王”、“活佛”就不用受戒了?就可以傷害衆生了?佛法、正法是不傷害衆生的。以後不要相信這些,名義上說自己是修禅宗的、修密宗的……實際上修的都是邪法。
按照麥彭仁波切的教言,現在修大圓滿的,修禅宗的都存在這種情況,功德越來越少了,毛病越來越多了;智慧越來越少了,邪思邪見、煩惱越來越多了。這就不是正修,修的不是正法。修的是否是正法,禅定是否如法,就看你內心的煩惱是否少了,智慧是否高了。若是你的煩惱沒有減少,智慧沒有增長,煩惱依舊,習氣依舊,說明你修的不是正法。
有神通有神變,這都不是什麼,一般的旁生、餓鬼道的空遊餓鬼都有。現在有些魔師、邪師、惡師,魔師本身就是魔,邪師、惡師身上肯定也有魔,若是沒有魔能收服衆生、能攝受衆生嗎?佛力能攝受衆生,魔力也能迷惑、誘惑衆生。對一個普通的凡夫來說,也許魔力比佛力還好用。
若是真心想解脫,真心想成佛,就要依正法好好修行,去改變自己。即使他有再大的成就,有再大的神通,若是你自己不修,也沒有用,也沒辦法。佛的智慧最高,佛的神通最廣大,但是,除了教給你解脫的方法之外,他老人家也沒有其他辦法。現在有很多“比佛還厲害的人”說,讓他一加持就行了,對他怎麼怎麼就行了,你就可以解脫了。說的也太容易了吧?你們得有智慧,真的。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2011百日共修 叁特加行 特加行(八)》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