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百日共修 特加行(九)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我們通過邏輯推理,將萬事萬物一切法都抉擇爲空。通過觀察分析,不是有,不是無,不是有無,也不是非有非無,遠離了所有的邊。這些都是不存在的,但是這個不存在也不是實有、真有的。在這個世界上,若有實有、真有的人或者法,我們觀察、尋找它的實體的時候,應該能找得到,但是卻找不到。我們一直以爲這些都是實有、真有的,但是卻沒有明白什麼是實有、真有。實有、真有是前後不變的,不依賴他法的,不相對立的。
無始以來,也可以說從出生到死亡,我們一直把物質、精神等法都視爲實有、真有了。我們有時候也知道相續所發生的一些粗大變化,卻沒認識到刹那當中都在變化、生滅。若是組成相續的刹那沒有生滅,那麼相續就不能有變化。同樣,若是組成粗物的微塵沒有變化,粗物也不會變化。若是微觀裏沒有變化,那宏觀裏也不能變化。但是我們沒有明白刹那生滅,沒有想到過這些,都視爲恒常不變的了。有些人可能不太接受這種說法,“我沒有把這些視爲恒常不變的,我也知道人到時候要死,物質到時候要毀滅。”你直到老了、死了,才知道變化了、毀滅了,卻不知道這些法在刹那中生滅,你還是把一切法都視爲恒常不變。
我們把一切法都視爲實有、真有了。你根本沒有想過,也不知道這些法都是假立的、都是假象,一直都認爲是事實存在的,都視爲實有了。如果認爲這些是實有的,就是我執。破除這些,就是破我執、破執著。我們通過邏輯推理,能夠將一切顯現都抉擇爲未實有,都抉擇爲空。在抉擇勝義谛的時候,萬法不是實有的。在世俗谛上,也可以說是“實有”的。但是這個“實有”不是我們在抉擇勝義谛時通過邏輯去觀察的“實有”,而是指我們眼耳鼻舌身意明明能看到、聞到、聽到、觸到、嘗到的。一個是勝義谛上的實有,一個是世俗谛上的實有,二者是兩碼事。世俗谛上的實有就是緣起法,緣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緣起。“空”不是什麼也沒有,“緣起”也不是實有、真有。
緣起法不是實有,因爲它不具備實有的特征。緣起法是前後變化的,是依賴于他法的,是相觀待的、對立的。緣起的定義與實有的定義正好相違。我們的眼耳鼻舌身能覺察到的,這是世俗谛上的實有,即在眼耳鼻舌身的覺察中存在,這種實有本身就是前後變化的,是依賴于他法的,是對立的,所以它是緣起。這個實有和緣起是一個,因爲它們兩個是一個意思。
緣起是世俗谛上的實有,不是勝義谛上的實有。緣起是顯而無自性的。勝義谛主要是體上,講的是自性、本性、體性;世俗谛、緣起講的是顯現,是眼耳鼻舌身的對境,是眼耳鼻舌身所覺察到的。緣起是有,但是這個“有”不是實有、真有。緣起是不滅而生,從空性中生,也就是空性。空性不是什麼也沒有,空性不離緣起法。緣起不離性空,性空不離緣起,這就是二谛雙運,即《心經》裏講“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講的是性空;“空即是色”講的是緣起;“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講的是這二者是一體的。“色不異空”講的是緣起不離性空;“空不異色”講的是性空也不離緣起。
不是一說“空”就如虛空一樣,什麼也不存在;也不是一說“有”就是那種通過觀察也能找到的真實的有。萬事萬物的真理,既是緣起也是性空,這是諸法的事實真相。爲什麼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呢?“因果不空”講的是緣起,“萬法皆空”講的是空性。不是除了萬法還有另外一個因果,這兩個是一個意思。萬法的本性是空的,因果的作用是不會空的,因果的作用就是緣起,緣起是不會空的。緣法就是因果,因果就是緣法,只是用詞不一樣。蓮花生大士講:“見解比虛空還高,取舍因果比面粉還細。”“見解比天空還高”講的是空性,“取舍因果比面粉還細”講的是緣起。緣起是不虛的、不假的。萬事萬物都是空的,但是不影響因果,因果仍然是不虛的。造作惡業了,一定要感受惡果;行持善法了,一定會獲得安樂。“你不是說萬法皆空嘛?不是說都沒有了嘛!”這是沒有而有、有而沒有。
我講的是遠離四邊或八邊的大空性,既不是沒有也不是有。你絕對地說“有”是錯誤的,絕對地說“沒有”也是錯誤的。有而沒有,沒有而有。既是空也是不空,從體上講都是空,從相上講都是不空。因爲諸法的本性是空性,所以有因果的存在;若是諸法的本性不是空的,就不會有因果的存在了。
前面講過,若是世上有一個實有的法,整個世界都不能存在,都要消失。爲什麼呢?因爲若是它要占地方,就要完全占有了,不能有任何其他法存在,因爲他是不對立的。若是有其他的法,就有對立了,就依賴于他法了,就不是實有了。沒有實有的法,都是空性的,因而萬事萬物都可以存在。正因爲都是空性的,所以因果才是不虛的。
一說都是空性,沒有好壞,沒有善惡,有的人就認爲不用取舍了。在勝義谛上、在體上講,無論是好還是壞,無論是善還是惡,都是無自性的,都不是實有、真有的。但是,在緣起上、在顯現上還是有,並且是不虛假的。因果報應是在相上、在緣起上講的,不是在體上講的。造惡業了,就要感受痛苦;修善法了,就能得到善果,這是緣起法。在緣起上是存在的,對我們來說就是存在的;在緣起上是不虛假的,對我們來說就是不虛假的。“若是這樣,證悟空性還有什麼用啊?都是一樣的嘛!還是有善惡,還要取舍嘛。”不一樣,執著和不執著不一樣。我們爲什麼會感受痛苦或者感受一些有漏的安樂?就是因爲執著。
顯現不是束縛,執著才是束縛;顯現不是障礙,執著才是障礙;顯現不是痛苦的根源,執著才是痛苦的根源。比如,今天我們做惡夢了,這個夢境到底是存在的還是不存在的?到底是實有的還是未實有的?我們知道夢境肯定是無實有的、是不存在的,在世俗谛上也是不存在的。但是我們正在做夢的時候,就執著于夢境了,所以就受影響。夢到敵人要殺我們或老虎來吃我們,嚇得心“怦怦”地跳,突然從夢中醒來了,還在出汗。爲什麼?就是因爲執著。從夢中醒來就徹底解脫了,因爲這時你知道這個夢是假的、不存在的。只有知道夢境是假的,你才能獲得解脫,之前你解脫不了。什麼叫不執著?就是沒有把它視爲實有、真有,知道這是夢,是虛假的。雖然夢境是不存在的,但若是你執著了就受影響了。
這些顯現也是如幻如夢的,但是它和夢境有什麼不同呢?在世俗谛的角度,這些顯現在世俗谛上是存在的,夢境在世俗谛上是不存在的。我們在建立世俗谛的時候主要靠眼耳鼻舌身,在它們的覺察中是存在的。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能覺察到的,是它們的對境。相對眼耳鼻舌身而言是存在的,所以我們要承許這些顯現是存在的。但是夢境不一樣,夢境是一個混亂的狀態,不是正確的見聞覺知下所感受的,所以在世俗谛上也是不存在的。雖然是不存在的,但若是你執著了,就會受影響。我們站在勝義谛的角度或用抉擇勝義谛的邏輯觀察時,一切顯現都是不存在的,所以說是如幻如夢的。這些顯現既不是幻境也不是夢境,但是它們如幻如夢。在世俗谛上,夢境、幻境也能破除,這些顯現卻破除不了,必須在勝義谛上才能破。在勝義谛上,一切顯現和幻境、夢境是沒有區別的,都沒有實體,觀察時找不到實相,都能破除。
這些顯現雖然不是夢境,但他們不是實有、真有的,是如幻如夢的。我們執著了,就會受影響。遇到好事,動心了、高興了,就是執著順境了。遇到不好的事,動心了、傷心了,就是執著逆境了。無論是執著順境還是逆境,都會受影響;若是不執著,都不會受影響。如幻如夢是什麼意思?你知道一切都是假象,是不可靠的,都在刹那當中生滅,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和合而滅。來了、去了;聚了、散了;生了、滅了,都很正常,不動心,這叫不執著。不執著就是不視爲實有。什麼叫不視爲實有?就是不視爲恒常。知道都是刹那當中生滅,這樣還會執著嗎?不執著就是知道都是假象,是不可靠的。就像水面上的水泡一樣,有什麼可靠的?今天感情很好,說出的話也好聽,但那是水面上的水泡,不可靠,不要執著,一定會變的。今天很得意,不要執著,那是水面上的水泡,不可靠。今天挺不順心或挺傷心,不要傷心,也是水面上的水泡,很快都會變。一切都在變化當中,都是虛假的、不可靠的,不去執著,這叫解脫。
不去逃避,但是心裏有數;非常明白地去面對,一點都不會受影響的。變化很正常,來去、生滅都看成是正常的。有生就有死,不要把死亡、疾病當成意外、無法接受的事情,應該當成一件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就像餓了就吃,困了就睡,這叫不執著,這叫解脫。沒有必要逃避,你也逃避不了,都是自然、正常的顯現。我們有一句法語:把一切都看成自然,看成正常,就開悟了。把所發生的一切,包括自己的思想和情緒,都看成正常,沒有不應該、不正常的,你就開悟了,才是真的明白了。
我以前給大家講過,我們現在都是演員,人家已經雇好我們了,我們已經拿了人家的錢了,已經答應人家演這場戲了,所以必須要站在人生的舞臺上,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必須要演好各自的角色,不然就要承擔非常嚴重的後果。但是,我們在演戲的過程當中不能把這些當真。衆生有的是因願力來的,但是大部分都是因業力來的。就是說,你已經欠了很多債,現在就要還;你在生生世世中結了…
《2011百日共修 叁特加行 特加行(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