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十五位戒神護持,助念是去念佛、去做大有功德之事,不僅善神護持,也得龍天佑護,故我們不必顧慮民間信仰的禁忌。 回頁首
㈣ 逆撫念誦助生西妙法
對于臨終時不能自主生西,經助念亦未見佛來迎者,可用“逆撫念誦法”,助其往生。其法爲:
以兩手掌向其溫處逆撫而上,至于頂門,掌離體約2公分,行者全神貫注于全掌,口中作如是言: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惟願不違本誓、哀憫此“持戒念佛”弟子□□,速來接引。令其神識由頂門出,上生西方極樂國土,離苦得樂,疾證菩提,決定往生!決定往生!決定往生!
又複爲念往生咒、大悲咒、心經、彌陀心咒,彌陀心咒即是:嗡,嗎嘛,打惹(日雅之合音)啥,所啥。如此手撫口念不停,倦則換人繼續行之。或以多人圍繞念佛,撫者倦時稍休,續念續撫,以得到頭頂後溫爲止。
此逆撫一法,系用于死後頂冷而溫在下部,或頭頂與心部之溫度平均者,即使通身已冷足部尚熱者,經長時施救,亦能漸漸溫升至頂而生極樂,這是劉淨密居士運用唯識學原理而行的決定生淨土之利他法,不僅符合理事,也是經長期實踐證明是絕對有效之法。舉列居士親身經曆之數如下:
據1936年上海佛學書局出版之《應用唯識學決定生淨土論》P120載:“自余胞妹亡時,發明此項助術,幸經多次經驗,無不如願而償。就中以予胞兄及余嶽母,長素持戒,修觀專念,功力較深,只須撫念十數次,應時心冷而頂溫逾4小時。予妹雖亦念佛,爲初發心者,由經大半日之工,心胸乃冷,頂乃後溫。至予之外侄女,系臨死前一月乃發心念佛。年甫30貪生念切,向無行持,死後經于一日之工,乃克溫升于項,得到頭頂後溫,證之佛言,定生聖道。雖然予無天眼,究未親睹,無徵不信,古訓昭然。幸然都有呂彭兩女士,久修十六觀,獲深叁昧,衆共知者,先後托其定中,代爲查考,還極予兄及嶽母,得中品中生。予妹得下品上生。並說個中詳情,各能相合,足證佛不诳語。尤有異者一事:予之長子,名親銮,幼時染羊瘋症,年必數發,極苦。讀書數年,而一字不識,性愚鈍,好傷生飲酒,不聽予教。予之長女,名法戒,發心不出閣,住女居士林,修出家行將十載。長子死後身冷而足心甚勢,依佛言教,入獄之征。其時予在關中專修不遑他務,予女法戒遵予逆撫念誦法,以救其兄,雖費時亦久,然居然漸漸溫升至頂,而後溫焉!”
此逆撫念誦法,也符合中陰救度法,前所述臨終前的助念法;此逆撫念誦法,則用于死後未得頂溫生徵兆的挽救。行此逆撫法時,生者對于將欲命終之人,不論男女,宜以引磬。小魚節音,爲這更番念佛。更以主事一人,時時于彼耳邊而造之言:“汝是念佛弟子,或受持某戒,用汝平時曾修發願往生,或觀佛、坐禅、布施、禮忏種種功德”之類,擇要告之,囑其明記勿忘,此利最大。因亡者此時于幻覺錯覺位中,神識瞀亂,無始迄今百業來牽,隨至而往。今得有人切切提醒,告以現世曾修各善事,即起瑜伽相應增上作用,所有惡業,無緣得侵。又可時時提醒亡人神識,可說:“阿彌陀佛從西方來了,丈六金身毫光四射,見否?”于此時以暗示其觀佛見佛相助,效力難可思議,定可壞惡業、登淨土,此名“真正應用唯識教理,現在受用。”願十方仁人普同信受,結會念佛,互助往生。如此,則將見——
家家共登于樂邦;
人人永離于苦海!
南無阿彌陀佛! 回頁首
㈤ 終後處理
病人終後12小時之內(至少亦須8小時之後),切勿移動、哭泣、沐浴、更衣。因初死之時雖呼吸停止,心髒不跳,但心識尚未出離,心識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心靈或靈魂,究竟心識何時離開人體呢?心識出離之遲速,與亡人生前之行爲品德有關。簡單地說,極善、極惡之人,以及往生聖境者去得最快,一般人則去得較慢。一心念佛而蒙佛接引往生淨土者,或修禅定證無生、出叁界者,其中有預知時至、身無病苦、安詳念佛或入定而去者,當然直登聖境去得更快。普通非大善大惡之人,就去得慢些,但時間早遲各有不同。12小時者系指一般情形而說。從身死之後至尚未受後生果報之前,有個過渡時期,叫做中陰身,中陰身有于一天二天後受後生果報者,有于一七二七後受後生果報者,一般的七七四十九天都可受生。
基于以上原因,病人亡後切戒立即搬動哭泣等事。印光大師說:“病人將終之時,正是凡聖、人鬼分判之際,一發千鈞,要緊之極。只可以佛號開導彼之神識,斷斷不可洗澡換衣,或移寢處。任彼如何坐臥,只可順彼之勢,不可稍有移動,亦不可對之生悲戚相,或至哭泣。以此時身不自主,一動則手足身體,均受拗折扭裂之痛,痛則瞋心生,而佛念息,隨瞋心去,多墮毒類,可怖之至!若見悲痛哭泣,則情愛心生,佛念便息矣!”又說:“所最贻害者,莫過于妄動哭泣,若或妄動哭泣,致生瞋恨及情愛心,則欲生西方萬無有一矣!又人之將死,熱氣自下而上者,爲超升相;自上至下者,爲墮落相。故有“頂聖眼天生,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之說。然果大家至誠助念,自可直下往生西方,切不可屢屢探之,以致神識未離,因此或有刺激心生煩痛,致不得往生。”即使時隔很久而想探其冷熱,亦應遵興慈大師所說:“如欲察其冷暖,務須輕輕探摸,不可粗重。”
12小時後沐浴著衣,一般以筆者之經驗,經長時助念而亡故者,即其生前不信佛,亦多體軟;若有手足關節硬,不能轉動,也只要將亡人推仆于床,將衣服兩手穿進去,慢慢拉上,再使亡者仰臥,整衣、扣上扭扣即可。切不可聽人說死亡過久,軀體僵硬不好穿衣,而一斷氣就忙于穿衣等。因此事最爲重要,故再叁說之。殓衣宜用舊物,不用新者,也不要穿絲綢織品,能令亡者獲福,有好衣亦宜布施他人。葬時亦不宜做大墳。興慈大師說:“凡人死後衣棺喪葬等,愈簡愈妙。須知多費一錢,即折一分福,多傷一命,即增一分罪。”
亡人逝世後,眷屬等人,最好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內,應吃素、念佛、守五戒,這樣才能使生者、亡人都獲利益,是真孝父母者。
亡人命終之後,家屬應于七七之內,爲死者廣造功德,如布施、放生、救災、濟貧等。還應印送經書、供養叁寶、禮拜忏悔、誦經念佛,求佛力加被。若已生西,則因此功德可增高蓮品,若未往生,則可使中陰身得度。因爲亡者平時雖不學佛,甚至根本不信佛,但中陰身最渴望得到有人救度,故七七之內的超薦,是有殊勝效果的。
若經濟與時間均許可的,則家人可到寺院請高僧大德爲親人打佛七、拜忏、念往生普佛等佛事,並參加念誦禮拜功德很大。若經濟不充,又要工作而無法脫身,則七七之內早晚聚眷屬念佛,並行衆善,以此功德回向先人及法界衆生,是不可思議的。
埋葬或火化的時間,也不可過急,最好能在七天之後,即使在夏天,也須待二叁天方可,千萬不可在二十四小時內就火化。
現在有許多人臨終前用念佛機來助念,這當然不能和人助念相比,因念佛機是沒有心的,所以也沒有感應力。以人助念,則可用助念者的信心、願心來感通阿彌陀佛的願力。在助念時爲求聲音的整齊統一,助念者平時又無甚念佛的經驗,在此情況下,大家跟著念佛的機念,這還是可以的,因此時有了人,就有了信心與願力。
如果病人平時有念佛的基礎,而瀕臨往生時無助念的人,則開著念佛機也能帶動病者念佛,亦有好處。就是平時不信佛、不念佛的人,臨終前又無人爲其助念,則開著念佛機總比完全沒有佛號好,念佛的聲音也可利益有情。 回頁首
附錄:
追悼及告別遺體儀式
一、 唱《叁寶歌》
二、單位或親朋致悼詞
叁、家囑致譽詞
四、念佛回向及向遺體告別,先禮佛叁拜。
1. 同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十二聲,以下孝子、女均長跪)
2.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3.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叁稱後念〈〈佛說阿彌陀經〉〉(一卷)
4. 〈〈經生咒〉〉 (叁遍)
5. 〈〈贊佛偈〉〉(阿彌陀佛身金色………)
6.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接引導師/阿彌陀佛(接念佛號)300聲,表出叁界,繞經遺體時各人注視亡人,以示送別。
7. 稱觀音、勢至、清淨大海衆叁菩薩聖號各叁稱。
8. 念誦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普願沈溺諸衆生,速往無量光佛刹。
9. 叁皈依(各居士、親朋一皈依一問訊,教眷一皈依一頂禮)
10.孝眷總謝各位來賓頂禮叁拜,居士、親朋以問訊答禮。
11.各人禮佛叁拜(無佛原則向天空遙禮)
12.功德圓滿
回頁首
〈〈遺囑〉〉式樣
行人臨終前應將有關事面向子女交待清楚,並立下遺囑,如不會寫可參照如下式樣:
本人一生念阿彌陀佛,受益良多。人們若是真實有孝心,就必須幫助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那裏享受永遠的清淨安樂,來去自在,這是我這輩子最大最大的願望!
當知人要斷氣時,就像活龜脫殼,非常的痛苦。倘若你們真爲我好,就一定要爲我切實完成以下的心願:
一、 當我病危時,千萬不要搬動我的身體,不可更換衣服,更不能哭泣、哀嚎。只要虔誠爲我念阿彌陀佛,求佛接引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二、若我神識昏迷,氣息將斷未斷時,請勿再由醫師從事注射強心劑、人工呼吸或其他緊急救護,以免動我心神,增加本人的痛苦。應該保持安靜,一心念佛,方是大孝。
叁、我命臨終前,請急與------------------聯絡,請求助念,電話:-----------------,一切都須聽從助念組指示,不可違反。
四、當我斷氣後二十四小時之內,應使佛聲不斷,家屬可以輪班助念,因爲在這時候對我最大幫助,就是持續爲我念阿彌陀佛。其余喪葬事宜,等過了這段時間之後再辦。
五、至于換洗(以後用一至二兩檀香煮水洗身體)、人殓須待往生二十四小時後再辦。倘若怕天熱有異味,在屋內點檀香,放冰塊即可。
六、一切喪葬祭品,出殡宴客,全部素食並盡量從簡辦理絕對禁止殺生,以免增加我的罪業。對此或有異議你們當耐心說服,不可動搖違反。
七、所有喪葬皆依佛教儀規,以念佛爲主。且喪祭宜節約,不鋪張、不浪費,不搞一切迷信活動,也不紮庫、關亡和請道士等。
八、逝世後四十九天內請佛友念佛追薦,回向我往生極樂世界增加蓮位。如此地才能安享其真正快樂,而大家也會非常吉祥光明。
希望今後家人都能信佛、念佛,這樣你們一定能夠得到平安、幸福!
希遵囑執行,不得變動。
阿彌陀佛!
立言人:
年 月 日
《臨終關懷手冊》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