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參考文獻
(筆者家裏部分參考書)
[1] 巴珠仁波切.《普賢上師言教》.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0年.
[2] 朱麗霞.《宗喀巴佛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3] 洪啓嵩.《岡波巴大手印》.臺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
[4] 洪啓嵩.《恒河大手印》.臺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
[5] 洪啓嵩.《關于宇宙的實相》.臺北:普月文化有限公司,2007年.
[6] 洪啓嵩.《無死》.臺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
[7] 丹貝旺旭仁波切.《金剛密乘大圓滿》(慈誠達瓦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8] 竹慶本樂仁波切.《狂野的覺醒:大手印與大圓滿之旅》(江翰汶、林胡鳳茵譯),臺北:探索叁部曲出版,2008年.
[9] 釋慧門.《大圓滿禅定休息(一)》.臺北:慧炬出版社,2001年.
[10] 釋慧門.《大圓滿禅定休息(二)》.臺北:慧炬出版社,2003年.
[11] 卓格多傑.《火舞空行——移喜磋嘉傳奇》.臺北:久佑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8年.
[12] 洪啓嵩.《密宗修行要旨》.臺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
[13] 洪啓嵩.《密宗的源流》.臺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
[14] 瓊那·諾布旺典.《唐卡中的金剛、空行、護法》.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15] 弘學主編.《佛學概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16] 鄭金德.《現代西藏佛教》.臺北:佛光出版社,1995年.
[17] 伊喜·嘉措.《空行教法》,祖古·烏金仁波切口授,劉婉俐譯.臺北:橡樹林文化,2007年.
[18] 洪啓嵩.《現觀中脈實相成就》.臺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
[19] 談錫永.《西藏密宗百問》.臺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20] 全佛編輯部主編.《密宗的重要名詞解說》.臺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
[21] 談錫永.《閑話密宗》.臺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22] 談錫永.《細說輪回生死書》(上).臺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23] 談錫永.《密宗名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年.
[24] 張宏實.《圖解無上瑜伽》.臺北:橡實文化,2009年.
[25] 蔣貢康楚羅卓太耶仁波切.《生起與圓滿》,堪千·創古仁波切釋義,楊書婷、廖本勝譯.臺北:橡實文化,2008年.
[26] 呂建福.《密教論考》.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27] 許德存.《藏傳佛教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28] 吳信如.《佛教各宗大義》.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4年.
[29] 方廣锠.《佛教典籍百問》.臺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30] 何石彬.《阿毗達磨俱舍論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31] 敦珠法王等著.《甯瑪派四部宗義釋》.臺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8年.
[32] 邱陵.《藏密脈氣明點觀修》.臺北:新智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
[33] 尕藏加.《吐蕃佛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34] 法王晉美彭措.《竅訣寶藏海》(索達吉堪布譯).四川: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2005年.
[35] 索達吉堪布.《勝乘妙梯》.四川: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2006年.
[36] 索達吉堪布.《旅途腳印》.四川: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2002年.
[37] 發思巴上師.《大乘要道密集》.臺北:自由出版社,2003年.
[38] 華智仁波切.《屠夫真言》(普巴紮西仁波切譯).四川:亞青邬金禅林.
[39] 巴楚上師,貢噶上師.《椎擊叁要訣勝法解 恒河大手印直解》.臺北:自由出版社,1983年.
[40] 娘讓尼瑪沃瑟(伏藏師).《蓮師傳》(伊喜嘉措記錄撰寫,郭淑清譯).臺北:橡樹林文化,2009年.
[41] 米胖仁波切、南開諾布等著.《夢瑜珈》.雲南:雲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
[42] 釀·涅瑪沃熱(伏藏師).《大阿阇黎蓮花生大士本生傳記》(堪布丹增拉巴譯).臺北:諾那·華藏精舍,2007年.
[43] 杜松柏.《智慧的禅宗公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5年.
[44] 田燈燃編著.《圖解佛教》.臺北:創智文化有限公司,2009年.
[45] 卡盧仁波切.《自悟自性之歌:卡盧仁波切自傳及教法》.臺北:達香寺,2009年.
[46] 卡盧仁波切.《密乘解脫之道》(徐進夫譯).臺北:達香寺,1984年.
[47] 洛桑傑嘉措編著.《圖解西藏密宗》.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48] 銀巴.《欽熱諾布大師與藏醫天文曆算》.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年.
[49] 廓諾·迅魯伯.《青史》(郭和卿譯).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年.
[50] 欽則旺布.《衛藏道場勝迹志》(劉立千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51] (英)比爾(Beer,R.).《藏傳佛教象征符號與器物圖解》(向紅笳譯).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7年.
[52] 尕藏加.《藏傳佛教與青藏高原》.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年.
[53] 尕藏加.《密宗——藏傳佛教神秘文化》.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7年.
[54] 聖嚴法師.《西藏佛教史》.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55] 呂澄.《西藏佛學原論》.臺北:大千出版社,2003年.
[56] 察倉·尕藏才旦.《中國藏傳佛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57] 仁增·吉美林巴.《湧蓮藏真:藏傳佛教前譯派傳承源流》(洛珠加措、肖幹田譯).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廈門:鹭江出版社,2001年.
[58] 多吉桑布編著.《圖解藏密修持法》.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59] 洛桑傑嘉措編著.《圖解大手印》.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60] 隱塵.《藏密唐卡奧義》.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年.
[61] 劉立千.《藏密漫談》.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62] 談錫永.《密續部總建立廣釋導讀》.臺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63] 邱陵編著.《藏密六成就法诠釋》.臺北:新智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
[64] 給尊桑波仁波切.《大圓滿龍欽心髓修行法》.臺北:唵阿吽出版社,1998年.
[65] 邱陵.《藏…
《其它參考文獻》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