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生對吐蕃密教的貢獻
索南才讓(許得存)
通過前面的敘述,我們對蓮花生在西藏密教中的地位已經有所了解,他的最大貢獻在于調和了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之間的矛盾,使佛苯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並且確立了佛教在西藏文化中的正統地位,規定了西藏佛教的性質,促進了西藏佛教的密教化程度。
法國的巴科在《吐蕃王朝政治史》中寫道:“在徹底放棄的理論失敗之後,僅僅是在蓮花生上師妥協時才取得的成功。他帶來了大乘密宗,即在印度最新誕生的密宗。密宗推動了神秘學的力量以確保迅速解脫”。⒅那麼,蓮花生進藏後到底帶進了那些值得使信奉萬物有靈的苯教徒誠服的東西和藏族人信守千年,奉行不衰的密法呢?
蓮花生誕生的地方古印度西北部向來是“外人和外國影響進入印度的孔道”,從雅利安人首入印度後,到七世紀伊斯蘭軍入侵,沿著這條路線先後進入的有亞曆山大大帝及其繼承者東伊朗的希臘國王們,以及薩卡人、庫山人、赫夫塔利特人,各種宗教隨之不斷輸入,使得這一地區成爲不同宗教信仰的熔爐。
“在蓮花生所處的第八世紀中,最巨大的思想和宗教影響是廣義的希臘主義,希臘的科學理論和諾斯替體系古代的神話宗教,然後是伊朗宗教,包括正統的和外道的蘇爾萬形式(可能指蘇洲派,因爲此派以《古蘭經》的某些經文爲依據,接受了柏拉圖主義和印度的瑜伽思想。發展到後來注重內心苦修和自身的宗教儀式“齊克爾”,因此被斥爲異端),當然還有伊斯蘭教和西部喜瑪拉耶山地區的原始信仰和西藏的本教”。
⒆形成于這一地區的金剛乘密法同樣受了這些多種宗教和印度教、濕婆教的影響,大量吸取了佛教理論。蓮花生早年接觸了這些宗教,掌握了魔法和妖術以及金剛乘密法,進藏後針對藏族傳統宗教苯教與上述各種宗教的共同點和相似的特點,以飛升、點金、起死回生、切斷法、中陰遊魂法和一些恐怖的巫術對付苯教,表演與各種想象的妖魔鬼怪接觸的戲法,並且運用苯教巫師所使用的搖鼓、腿骨號角、法鈴等法器,迎合苯教徒的胃口,充分使各種宗教融合成的新興教法在吐蕃傳播,最終目的使佛苯相融合,這就是蓮花生的高明之處,也是他進藏後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以後藏族人奉行千年。
盡管蓮花生在藏傳佛教,尤其是在甯瑪派中始終占據著重要地位,但是他所傳的密法在整個甯瑪派教法中現存甚少,藏文史籍之所以尊他爲舊派密法的祖師,或甯瑪派的祖師,所肯定的是他所傳密法的特殊性。
他在佛苯鬥爭激烈的關鍵時刻進入吐蕃調和兩者,首次大規模地將密法公開傳播,正式開修煉密法之先河,奠定了西藏佛教今後發展的方向。據載,蓮花生在西藏建立了許多修行院,其中欽浦、葉爾巴的達瓦浦和曲沃日(雅隆的協紮浦)是所建修行院中最大最著名的叁個。
蓮花生傳的是叁乘瑜伽密法,包括秘密藏、閻摩德迦、幻化網、金剛橛、邬摩天女幾類法。娘
尼瑪歐色發掘的《赤銅洲遺教》記載:
依據九部本續建立九種修行部,
依《閻摩遊戲根本續》和《閻摩德迦紅黑續》,建立文殊身修行法;
依《馬頭明王遊戲根本續》和《蓮花自在續》,建立蓮花語修行法;
依《嘿噜迦要經》和《出世間經》,建立清淨意修行法;
依《殊勝遊戲根本續》等,建立甘露功德修行法;
依《金剛橛遊戲根本續》和《十二格羅雅續》,建立金剛橛事業修行法;
依《邬摩天女遊戲根本續》和《邬摩天女攝續》,建立差遣非人修行法;
依《持明遊戲根本續》和《持明修行續》,建立持明上師修行一百零八法;
依《調伏傲慢續》,建立供贊世神修行法;依《猛咒續》,建立猛咒詛詈修行法。
⒇這八種法行是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結合的産物,成爲以後甯瑪派奉行的主要法行。但是,八部並非蓮花生一人所創,其中閻摩德迦法、金剛橛、邬摩天女和馬頭明王法是蓮花生傳進來的;文殊法由靜藏論師所傳;真實意法由吽迦羅論師所傳;甘露法由無垢友所傳。
這些密法屬于金剛乘無上瑜伽部的父續法,七世紀正式興起于邬仗那,自在慧是這種密法的主要傳承人,蓮花生作爲邬仗那國的王子熟谙這些法,可以說他是第一個將父續密法傳進吐蕃的人。《弟吳宗派源流》也說:蓮花生大師給予藏族的恩惠是:
“依《續秘密藏》和方便續《蓮花鬘》,開四根本曼荼羅,即依四十二尊寂靜本尊曼荼羅和攝真實性續,建立金剛界曼荼羅、忿怒飲血曼荼羅、金剛羅刹曼荼羅,並依止四種曼荼羅做四大事業”。(21)
除上述幾種主要法門外,蓮花生還講授了《集密本續》、《集密後續》、《集密再後續》等集密類法,建立息怒壇城,爲赤松德贊、遍照護、努
南喀娘波、恩蘭
嘉哇卻央、努·桑結益希、王妃益希措嘉、卓彌·貝吉益希、朗·貝吉僧格、娘·定艾增桑波等君臣二十五人灌頂,親自指導修煉,他們各獲成就,被稱爲“欽浦二十五位成就者”;指導覺·魯耶堅參等藏族譯師翻譯了大量的密教經典。
據載,甯瑪派大圓滿法門中的空行娘提法是蓮花生開創的,最早在卓劄噶爾授予益希措嘉;又在欽浦吉祥林授給赤松德贊和卓氏绛曲妃所生之女班瑪薩。空行娘提法主要講法身圓滿,其中的修心部分概括爲七點:實有上師之修;淨障曼荼羅之修;生命無常之修;輪回因果之修;四無量之修;勝菩提發心之修;淨障百字之修。解脫道部分講灌頂和修行方法。
在西藏,伏藏也是從蓮花生開始出現的。《宗教流派鏡史》說:
“伏藏源流情形者,蓮花生大師及少許具德大師,爲教化未來有情故,將諸修不共二種教授甚多,埋爲伏藏”。(22)傳說蓮花生在藏傳法期間,看到佛法處境和時機未成熟,讓繕寫者勒金尼瑪把續部經典等寫在黃、灰、藍、黑四色紙上,共一百零八種,丹瑪孜芒和阿奢黎益希央等人校對,埋藏在崖石、岩洞和佛殿等二十一處,等待以後有緣人值遇發掘,成爲甯瑪派經典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