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郭耀華談科學與宗教▪P4

  ..續本文上一頁們可以和信息場溝通,當然也就可以接觸到外星文明。搜尋外星智能或許應該經由信息場才是正途,也才能有所突破,利用電磁波極有可能是接觸不到的。(筆者注:利用星際網絡能量信息場)

   而信息場也提供了一個遨遊宇宙的方法:原來要突破空間的障礙,並不是設計一個愈來愈大的火箭,可以充填很多燃料,儲備很多食物,有各種維生設施,還要飛得更快。從現在開始是否應該嘗試設計一種能啓動撓場,將物質化爲波動的機器,這樣就能夠進入信息場,然後就可以遨遊時間與空間。我的天!(注:中國地質大學沈今川教授及功能人孫儲琳女士與李教授很熟悉,撓場、自旋場或扭場概念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江興流教授影響)

   那外星人隨時隨地都會出現嗎?

  接納了這種認知的可能性之後,不得不想到地球可能並不是一個封閉的生命體系。現代科學對于地球生命演化的論說,包括達爾文的演化論都有一個基本假設:地球是封閉的,地球上生命的演化不受外力影響。這樣的假設現在看來大有疑問。前兩年科學家宣稱在南極找到一塊來自火星的石塊,上面含有原始生命的化石,雖然還有爭議,但是首度揭開了地球生命和太陽系其它星球互相交流的可能性。初步認識信息場的功能後,就發覺其實不必局限于太陽系,地球生命可能早已和本銀河系或其它星系的外星高等文明有過交流,而我們仍然渾渾噩噩地毫無所知。11(注1:這部分科學研究本世紀仍有待努力,也可參考筆者著作:“外星人與天帝教”12)(注2:參考附錄一)

  (5)超常感應在東方宗教,特別道教、神道教、瑜伽術密宗及易經蔔卦應用很廣。迷不迷信或科不科學在于了解夠透澈嗎?應用謹慎嗎?靈異事件的啓發效果,在臺灣地區已不算奇怪新聞,例如臺灣中國時報2004年11月5日C1版就刊登一篇尋子悠悠18載,聖杯(透過乩童起駕擲茭獲得)指引開棺故事。13 但由于溝通者的自私心及程度太差,就有時出現騙財騙色事件,而神明乩童與宗教傳聖訓叁才或天人溝通親和人才,彼此接收訊息內涵也常有差距,要科學分析真假正邪。

  3.宇宙全息論與宇宙網絡:

   在本世紀中葉,C.容格(Carl G. Jung)就已經推測到,我們的有些夢反映了全體人類的集體無意識——它們具有“超自然的”特性。現在有許多心理學家都持類似的觀點。根據夢的研究者M.厄爾曼的觀點,即使我們是作爲單個人生活的,並且同我們物種和我們的集體是分離的,我們的夢也會重新建立起我們的聯系;這些聯系促使我們努力與自然和宇宙和諧生存。與弗洛伊德所說的夢中的心理實體處在相互敵對狀態的理論不同,厄爾曼的夢的理論把作夢與具有整體性的我們,彼此相互關聯聯系在一起。

  我們在心靈深處,把我們相互聯系起來的這一觀點,也爲物理學家F.A.沃爾夫所贊同。他甚至說,我們在尋找個人大腦中的意識時沒有切中要害。他寫道,也許“我的”意識並不只存在于我的皮肉之內,而且也存在于一種延伸的場中。

   上述結論盡管大膽,但在精神病學家S.格羅夫的著作中引人注目地得到了肯定。他的“新心靈繪圖法”是基于無數有關病人改變狀態的經驗。一次又一次,當病人進入某種改變的狀態時,他們獲得了他們通過眼睛和耳朵所不能獲得的信息。格羅夫得出結論說,在這種狀態下,我們幾乎可以從宇宙中的任何事物中獲得信息,並與之融爲一體。有這樣的經驗:與另外一個人一起進入一種雙體統一(dual unity)的狀態,並完全與另一個人融爲一體。也有這樣的經驗:一個人的意識與一群人的意識諧調一致,並擴大到包括全人類。一個人完全能夠超越人類經驗的限度,與看上去是動物、植物、甚至無機物和任一的意識融爲一體。根據格羅夫的觀點,也可以體驗整個生物圈、這個星球和整個宇宙的意識。

   格羅夫並不是惟一提出這些主張的人,這些主張本身也不是新東西。它們可以追溯到東方哲學的最早源頭;在瑜珈經典中,它們已經有了系統的描述。古代的著作描述了使個人的心靈受到宇宙力的約束的“方法”:瑜珈功。無論誰都可以遵照這樣的方法,擴大他(或她)的意識,而無需求助于超自然的力或實體——甚至不需要精神治療者。

   帕坦賈裏所描述的心靈控製傳遞了驚人的能力。德國的意識研究者F.-T.哥特瓦爾德在瑜珈經典中看到不少于33個這樣的例子,從控製一個人自己的感覺到控製物質世界。最經常提到的能力包括:對其它生物的心靈和思想的了解,對一切生物的語言的了解,對過去和未來的了解,對隱藏的或遙遠的客體的了解,對先前的存在物的了解等。有這種神功的人幾乎能夠完全控製身心和與之相配的在宇宙中延伸的意識。他們的心靈達到了了解整個宇宙的程度。

   有這種神功的人的某些能力已在當代人進行深刻思考時被重新發現。用格羅夫的話來說,呈現在這些心靈和意識狀態表面的經驗清楚地表明,我們每一個人都以某種還未得到解釋的方式包容有關整個宇宙或所有存在的信息,具有潛在的經驗可以達到宇宙的所有部分——在某種意義上是整個宇宙網絡。

  這一說法並不是沒有根據的。盡管精神病專家現在還缺乏關于他們這些發現的科學解釋,但是科學發現的步伐很快,科學家也許很快就能對這些神秘現象的一部分作出有意義的解釋。新出現的概念使我們想起榮格所直覺到的:人類的精神在整個人類中是連續的。我們相互關聯的大腦/心靈和人類世界其余部分之間的交流是不斷的,而且是雙向流動的。我們向其它人傳遞我們的思想、印象和情感,同時也接受其它人的思想、印象和情感。在我們的心靈中所進行的一切都在量子真空的零點場中留下痕迹,而且在我們心靈中所進行的一切都能夠被那些知道如何把微妙痕迹“調整”到和傳播到那兒的人所接受。

   同樣,我們的大腦可以接受到來自基于真空的全息場的信息而無需借助像眼睛和耳朵這樣的身體接受器。證據表明,當我們進入自由變動的意識變更狀態(例如處在醒著和睡覺之間的白日夢狀態,沈思或祈禱狀態,由有意識地呼吸和集中注意力而産生的特殊狀態)時,超越時空的信息就到達我們的心靈。14

  (注:其它的物種也接受來自包含這個行星的場的信息:魚利用地球的磁場來導航——這個場的強度決定了它們相對于這個場的遊動的方向;蜜蜂利用磁場來爲它們定向和交流;家鴿會受到磁場的微小漲落的影響,那怕磁通量密度的變化只有幾個毫微特斯拉(1毫微特斯拉=10-9特斯拉);候鳥與這個場的磁通量密度線或者成直角、或者相平行地飛行。另宇宙全息自律,也可參考王大有著作15。)(筆者注:先熟悉地球場,再推廣至太陽系場、銀系系場、宇宙網絡場,邁向真正宇宙動力溝通時代)

  4.場論:

  (1)生物場能與修行

   在生物學中,場的概念有一段更長(即使有爭議)的曆史。要理解生命自然界顯著有序的形式是怎樣出現的,許多生物學家已經提出,除了生物化學過程和遺傳程序之外,在有機體中必定有一種特殊的生物場在起作用。(注:臺大電機系馬志欽教授是此研究專家)

   耶魯大學的生物學家H.S.伯爾認爲,生物場是指引和組織生物體肉體結構的一種L(生命)場。伯爾的合作者L.拉維茲聲稱他已經找到了L場在肉體死亡之前的一瞬間消失的證據。而俄羅斯的生物學家V.M.伊紐欣,毫不猶豫地聲稱,生物場是物理實在,無論它們是否與生命有機體有關聯。按照伊紐欣的觀點,這種場是由離子、自由電子和自由質子組成的物質的第五種狀態。雖然對人類而言這種場附屬于大腦,但它也可以超越有機體表現出來,並産生心靈感應現象。

   英國植物生物學家R.謝爾德雷克,是人們廣泛談論的即使是有爭議的生物場理論的作者,他也一直認爲生物場具有自身的實在性——存在于生物場起作用于有機體之外。在謝爾德雷克看來,“形態發生場”是由以前存在的同類有機體連續地塑造和加強的。物種的現有成員通過超越時空的因果聯系與同物種的過去成員的形式聯系在一起。這種聯系通過形態共振方式發生,這是一種需要形式或模式的相似性的現象。共振通過重複而得到加強,所以某一物種越是已經繁殖,它在未來就越是能繁殖;一種動物越是已經學會某種行爲習慣,其它動物就能更快地學會這種行爲習慣,如此等等。

   早期按照謝爾德雷克的觀點,形態發生場並不攜帶某種可測量的能量。但是目前有不同看法。前蘇聯的波波夫生物信息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報告說,人類生物能量場的波長在300~2000毫微米(1毫微米等于100億分之一米)的頻率範圍內變動。他們宣稱,這種場與自然治療儀産生的效應有關,治療儀的場與病人的場相互作用。蘭州大學的研究人員和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也已經開始研究人類生物場的能量問題,他們發現這種場隨著被試者的精神能力而變化。例如氣功師就比其它大多數人具有更高水平的生物能。

   這一觀察已被洛杉矶加利福尼亞大學能量場實驗室的V.亨特的研究所證實。她用由電路連接被試者和具有短程調頻數據傳輸的遙測裝置的精密儀器,通過把銀或氯化銀傳感器連到被試者身體的不同部位來測量人們的“情感部位”。她的測量顯示,由身體輻射的能量振動頻率包含人類氣息中所有對顔色敏感的認知。亨特發現,從神秘主義者、預言家和治療者身上輻射出的能量場,在比身心屬于正常狀態下的人的場,還高得多的頻率範圍(400赫茲左右,而後者通常不到250赫茲)內變動。具有極高精神天資的個人所記錄下的“氣息”(aura)頻率往往高達200千赫茲——這是亨特實驗儀器的頻率極限。那些在這種輻射水平上的人往往報告說,他們接收到了遠遠超出直接…

《郭耀華談科學與宗教》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