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幸運者的心寶

  幸運者的心寶

   事實上,你已擁有這一覺性,它就在你裏面。它是清澈而明晰的法身無遮之智。但是誰能將之介紹給你呢?你將得到什麼支持?你將確信什麼?

敦珠仁波切

   偉大的邬金大師曾說:“無須探究每件事的根源,只需探究心的根源。一旦心的根源被發現,你會因此解脫一切!若心的根源未被發現,即便知道每件事,也並未真正了解任何。”

   當你開始在心的層面禅修時,讓你的身體筆直坐下,允許你的呼吸自然出入。凝視眼前方的空間,既不阖眼,也不兩眼大睜。發心爲一切如母有情的利益而修行,觀想你的覺性——普賢王如來的本面。強力祈禱你的根本上師,他與蓮師不二,讓你的心與他合一,由此導入平穩而和諧的禅修狀態。

   一旦坐定下來,無論怎樣,你不可能長時間逗留于此空明的清晰狀態,你的心會開始遊走並變得活躍躁動,像猴子般坐立不安,跑到這兒跑到那兒。在此你經驗的是什麼?它不是心性而只是心念。如果你執取並跟隨它們,你會發現自己回憶起所有的事,挂慮所有的需要,設計著所有的行爲。這些心念活動將你抛進以往輪回的暗海,無疑的,從那裏將延續到未來。但你必須穿透心念彌漫的“煙霧”——那只是思想製造的晦暗錯覺。

   有什麼能讓你擺脫心念的鎖鏈呢?覺性看起來像什麼?它是空,極度清澈,光亮、自由與喜悅!在這些品質裏沒有任何界限,沒有輪回和涅槃,輪涅已互相擁抱在一起。從無始以來它就在我們裏面,純粹天成。我們從未有“無覺性”的片刻——包括一切外在行動、努力和想象時。但是你會問,怎樣認證此覺性——日巴——之臉呢?

   雖然你能夠經驗它,卻完全無法描述它——這情形就像啞巴試圖講述他的夢。想分辨出覺性安住以及經驗本身,是不可能的。當你完全自然赤露的安住于覺性的無限狀態,所有那些高速糾纏在一起的心念不會立即安靜或停下來——所有那些回憶,那些導致你如此煩亂的規劃,統統失去它們的力量。在那廣大無雲的心性天空中,它們消失不見——散落、瓦解並逝去。它們所有的力量都在覺性中喪失了。

   事實上,你已擁有這一覺性,它就在你裏面。它是清澈而明晰的法身無遮之智。但是誰能將之介紹給你呢?你將得到什麼支持?你將確信什麼?

   首先由你的上師爲你展現心性狀態。當你認證它時,你會向自己確認那一本性。所有的輪回和涅槃只不過是你自己心性的展示,由你的心所支撐著。就如波浪自海面揚起又歸于大海;一切心念都生自覺性又息于覺性。確認此一(自)解脫將使你發現自己在徹底“無禅修和禅修者”的狀態——完全超越了禅修之心。

   “哦,如果那樣的話,”你也許會想,“就無須禅修了。”很好,但我可以保證你還是需要!僅僅知道那些話並不足以讓你解脫。從無始以來到現在,你早已被錯誤的信念和迷惑的習性所包裹。從那時到此刻,你已遺漏了每一刻,而使自己成爲心念可憐且悲慘的奴隸!當死亡時,你一點也不確定將去何方,你將跟隨自己的業力奔向痛苦。

   這就是爲什麼你需要禅修,並需要持續保有已被介紹的覺性狀態的原因。全知龍欽巴尊者說:“你也許認證了自己的心性,但如果你沒有禅修並習慣于它,你會像一個嬰孩被擱置在戰場上,被敵人——你自己心念的敵方大軍給帶走!”概括說來,禅修意味著熟悉“本初無染本性的安住狀態”——通過生命本然、自然以及相續不斷的覺察。它意味著習慣于剩下獨自覺性的狀態。(It means get used to leaving the state of awareness alone,pest of all distraction and clinging。)

   我們要如何才能慣于安住在自然心呢?在禅修中,當心念來的時候,就讓它們來;無須將它們視爲你的敵人。當他們出現時,就放松(休息)在它們的出現上。另一方面,如果它們沒有出現,也無須緊張兮兮地疑惑它們是否將會出現,僅僅休息于它們的“不出現”。

   如果巨大的概念思維突然出現在你的禅修中,要認出它們是容易的。但是當細小而微妙的(思想)波動出現時,認出它們則很困難,那需要一段時日以後才行。這就是我所說的namtok wogyu,即,心智的徘徊潛流。它們是你禅修中的賊,對你而言很重要,你應保持緊密觀照。假如你能在座上及座下——在吃東西、睡覺、走路、就坐時——都不變地覺察,那麼你就正確地了解它!

   偉大的導師古魯仁波切(蓮師)說:“一百件事可以解釋,一千次談論,但你僅能把握一件事:知道一件事和每件事都自由地保留在你的內在本性、你的覺性中!”

   也就是說,若不禅修,就不能增加那份確認:若你實踐,你就能。但是要確認什麼?如果你以一種穩固而喜悅的努力去禅修,這表示你已慣于安住在本性上。凶猛而稠密的黏著性——你擁有的那些二元經驗現象會漸漸放松下來,困擾你的快樂與痛苦、希望與恐懼等也將慢慢弱化。你對上師的信心和其教誨的信任將會增長。一段時間之後,你的緊張、你的二元性觀念,都會蒸發(而消失)。你會達到一個點,在那個點上,黃金與石頭、食物與汙物、本尊與鬼魔、德行與非德行,對你而言都是同樣的——你將失去天堂與地獄的選擇!

   但在你達到這點之前(當你仍被二元性的經驗所俘虜時),那麼德行與非德行、佛土與地獄、歡樂與痛苦、行爲及結果等——所有這一切對你來說都是真實的。正如偉大的古魯仁波切所說:“我的見地像天空般高廣,但我的行持和其結果則比面粉還要細。”因此,不要四處聲稱自己是偉大的左欽行者——當你事實上只是個跟屁蟲、酒鬼和rank with lust時!

   對你而言,整個要點在于你擁有的純淨心及叁味耶的穩固基礎,及一種精進而喜悅的努力,這些會很好的穩固之——既非緊張,亦非放任。假若你能完全將此生行動與利益抛在一邊而禅修,那麼確定無疑,你將獲得左欽之道的殊勝而深刻的品質。爲什麼要等到將來呢?你立刻就能把握本初的領域,就在當下,這一建議是我的真實心滴。把握它,不要讓它溜走!

  ——《來自我心的忠告》第七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