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西藏佛教神秘文化——密宗 緒論 藏族宗教文化的曆史進程▪P4

  ..續本文上一頁度脫世間衆生,隨叁界六道之不同狀況和需要而現之身,如釋迦牟尼之生身等。

   藏傳佛教以“叁種佛身”學說作爲自己的理論依據,並在具體的修行實踐中不斷探索或印證,最後形成自己的觀點:法身不顯,報身時隱時現,應身(化身)則隨機顯現。所以,一個有成就的正覺者,在他活著的時候,可以有若幹個“化身”,在各地“利濟衆生”;當他圓寂後,“轉生”或“轉世”就成爲理所當然的事了。換句話說,在這樣的理論指導下,藏傳佛教對于十地菩薩爲普渡衆生而變現之色身,最終在人間找到了依附之物體,即“活佛”。簡而言之,活佛轉世是藏族高僧大德將佛教“叁種佛身”學說結合藏傳密宗的實際修煉而創立起來的一種獨特的神秘文化現象。

   基于佛教中的“叁種佛身”學說,1193年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的創始人都松欽巴臨終前口囑他要轉世,因而開創了藏傳佛教史上活佛轉世之先河。之後,活佛轉世這一新生事物相繼被各教派所普遍采納,並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對于活佛轉世靈童的蔔卦、尋找、認定、教育、供養,以及信奉等一整套製度。目前,凡是稱爲活佛或喇嘛的高僧,究其根源或來曆皆爲諸佛菩薩的化身。顯而易見,活佛的職責也要同菩薩一樣,利樂世間衆生。于是每一位活佛的最高理想是解脫自己,然後爲了衆生的利益,抛棄這種解脫而又重返人世。故活佛轉世製度也不可中斷。總之,活佛轉世是藏傳佛教在佛教界、乃至世界宗教領域中的一大創舉,也是世人所矚目的一種特異的宗教文化現象。

  

   四、密宗文化

  

   密宗文化,是藏傳佛教中最輝煌、最精采的核心文化部分,也是當今社會最具魅力的一種宗教奧妙文化。它不僅具有源遠流長的曆史文化背景,而且有著與衆不同的深旨奧義和引人入勝的實踐修持法。爲了便于從整體上認識藏傳佛教密宗文化這一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獨立文化形態,首先對其作一曆史的介紹:

   傳入藏族地區的佛教之所以稱爲藏傳佛教,除了傳播的時間、路線、宗派,以及地理環境、文化背景、語言文字等外在因素外,還有其更主要的內在因素,即密宗文化在藏傳佛教中處于核心地位。當公元七世紀佛教正式傳入藏土之際,印度佛教已經發展到開始盛行密宗的階段。因此。佛教傳入藏土一開始就帶有印度後期佛教(密宗)的特色。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藏傳佛教的形成與發展的整個過程中,有兩位外籍大師對樹立密宗在藏傳佛教中的重要地位,起到過至關重要的作用。一位是出現在“前弘期”的蓮花生大師;另一位是“後弘期”的阿底峽尊者。蓮花生大師來藏上前曾是印度佛教密宗大學那爛陀寺的一名學僧,他的佛教思想是印度佛教思想二大主流之一的龍樹“中論”系統,同時又精通密宗咒語,通曉 深奧的儀軌。公元八世紀中葉蓮花生大師應藏王赤松德贊的邀請來到藏土,以密宗法術同藏族原有的苯波教巫師們展開了激烈的鬥法競爭,最後取得勝利。可以說,蓮花生大師以佛教密宗法術作爲有力的武器,敲開了藏族傳統文化(苯波教)的大門,爲佛教立足于藏土立下了汗馬功勞,尤其將印度後期佛教的密宗思想很順利地移植到藏土,並對以後的藏傳佛教密宗産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阿底峽尊者未來藏土前曾晌印度佛教密宗大學那爛陀寺、超戒寺等的住持,是一位德高望重、名揚四海的佛教密宗大甩,于1042年由西藏阿裏地區的古格王降曲奧邀請到西藏西部,開始了他對當時藏傳佛教時弊的行之有效的整頓,諸如規定修行次第、端正密宗儀軌等。由于阿底峽尊者在佛教顯、密宗兩方面俱有很高的造詣,贏得當時西藏佛教界的信任和擁戴,從而重振了密宗的正統地位,爲“後弘期”藏傳佛教密宗的振興或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故後人視阿底峽爲藏傳佛教密宗第一中興人物。經過蓮花生和阿底峽兩位大師的不懈努力,密宗在藏傳佛教的整個曆史進程中始終占據著突出的地位。

   藏傳佛教密宗文化之所以發達精深,除了有其源遠流長的曆史文化背景外,藏族高僧大德們對此付出的長期而具有創造性的艱苦勞動,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由此可以斷言,藏傳佛教密宗文化是藏族人將印度佛教大乘密宗長期在雪域藏土精心培育出的宗教文化碩果。進一步講,藏傳佛教密宗文化是藏族高僧大德利用寂靜的雪山岩窟和充足的高原陽光等得天獨厚的外部自然條件,依靠自己精湛的理論功底和忘我執著的精神,經過長期的身體力行、理論錘煉所獲得的文化成就或宗教功夫。例如,瑜伽師米拉日巴、卓彌以及隆欽•熱降巴等藏族高僧大德就是藏傳佛教密宗文化發揚光大的代表人物。實際上,藏傳佛教密宗文化是一種奇特的修持奧義,它提供了實現人類進人自我精神的一種宗教智慧。一般認爲藏傳佛教密宗文化的成就是一種宗教智慧的實現。雖然這種宗教智慧的實現是一種“神秘”過程,甚至到了“只能意會而不可言傳”的地步,但一旦揭示其真實面目,人們又會發現藏傳佛教密宗文化原來是一種人學,它不僅對人的心理活動了如指掌,而且對人的生理結構也有很深的研究;它更是一種從現實實踐中體驗出來的人類生存藝術。同時,我們還要認識到藏傳佛教密宗文化不僅僅是一種重于實踐的宗教神秘文化,而且它擁有精深博大的理論體系。以理論來指導實踐,一切實踐都要嚴格地遵循理論的規則,否則,一事無成,這就是藏傳佛教密宗的宗旨。總而言之,藏傳佛教密宗文化是一種脫俗、自然、獨立的人類生存智慧。

   綜上所述,藏族宗教文化經曆了漫長的演變過程或多次飛躍發展之後,才逐漸具備了獨立存在的結構和功能。比如,藏族宗教文化最終以藏傳佛教爲主流,在藏族地區特別對人們的思想觀念、人生態度等精神文化領域産生了極其深厚的影響。目前,以藏傳佛教爲主的藏族宗教文化,已成爲既有高原地域特色、又十分興旺發達的一種自成體系的宗教文化。

   本書依據大量的第一手藏文資料,並利用巳掌握的古今研究成果,僅就藏族宗教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藏傳佛教密宗(以下簡稱藏密)文化的曆史淵源、理論結構、實踐步驟及其主要特色等作比較系統地論述。特別對藏密文化中最奧妙、最核心的部分,比如藏密四級獨立門戶之金剛大法、藏密叁位一體之秘密修持法、藏密人佛合一法等進行重點剖析。

   藏密素以派系衆多、修法特異所著稱,爲此,本書對藏密中最重要、最有影響、最具代表性的各個法門,諸如甯瑪派的“大圓滿”法、噶舉派的“大手印”法、薩迦派的“道果”法、噶當派的“叁士道”法、希解派的“墳墓瑜伽”法、覺囊派的“六支瑜伽”法、格魯派的“顯密貫通”法等秘密修持法,從高深的理論到具體的實踐都—一作詳細、明了的介紹。

   本書旁及藏密豐富多彩、蘊含深長的教規禮儀,以及超常的宗教藝術或文化智慧等方面。最後對藏民族的一些特異信仰,尤其對藏密文化與藏族人之間的密不可分的信仰關系進行分析說明。

   總之,本書將盡可能全面而又概要地揭示藏密文化的來龍去脈;剖析藏密文化所蘊含的深奧理論和實踐智慧;詳細介紹藏密諸派精湛的秘密修持法。作者將盡全力將本書寫成一部熔學術性、知識性爲一爐的藏傳佛教密宗文化專著。

  

《西藏佛教神秘文化——密宗 緒論 藏族宗教文化的曆史進程》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