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桌上的鮮花

  佛桌上的鮮花 

  朝陽升起的時候,山門外凝聚著露珠的春草裏跪著一個人在說:“師父,請原諒我!”

  他是某城的風流浪子,二十年前曾是廟裏的小沙彌,極得方丈的寵愛。方丈畢生所學全數教授,希望他成爲出色的佛弟子。他卻在一夜之間動了凡心,偷下山去,五光十色的城市迷亂了他的雙眼,從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

  夜夜都是春,卻夜夜不是春。二十年後的一個夜裏,他陡然驚醒,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灑在他的掌心。他忽然深自忏悔,披衣而起,披星戴月趕往寺裏。

  “師父,你肯饒恕我,再收我做徒弟嗎?”

  方丈深深厭惡他的放蕩,只是搖頭。“不,你罪過深重,必墮阿鼻地獄,要想佛祖饒恕,除非……”方丈信手一指供桌,“連桌子也會開花。”

  浪子失望地離開了。

  第二天早上,方丈踏進佛堂的時候,驚呆了:一夜間,佛桌上開滿了大簇的花朵,五顔六色,朵朵芳香逼人,佛堂裏沒有一絲風,但是那些盛開的花朵卻簇簇急搖,仿佛是焦灼的召喚。方丈在瞬間大徹大悟,他連忙下山尋找浪子,卻已經來不及了。心灰意冷的浪子又重新過起他的荒唐生活,遠走他鄉了。

  是夜,方丈圓寂。

  這世上,沒有什麼歧途不可以回頭,沒有什麼錯誤不可以改正。一個真心向善的念頭是罕有的奇迹,好像佛桌上開出的花朵。而讓奇迹殒滅的不是錯誤,是一顆冰冷而不肯原諒的心。

  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人世間,對別人多一分寬容,少一分苛刻,就會減少許多令自己後悔莫及的事情發生。進一步說,可避免許多人間悲劇的發生。願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學會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塑造他人高尚的人格,以一個博大寬容的胸懷去接納他人,建立一個溫馨和諧的氛圍。當我們用賊眼看人時,人人都是賊。當我們用佛眼看人時,人人都是佛。

  人世間最大的美德是寬容。

  摘自《汕頭佛教》2011年第8期

✿ 继续阅读 ▪ 佛教基本理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