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燈火
李筱菁
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不在于存活世間的長久,
而在于爲世間付出了多少。
“以至誠的熱心去溫暖人們心靈上的淒涼”。這不是廣告詞,也不是口號,而是一項刻不容緩的行動。
人生宛如一場競賽:成功的人,滿面春風;而失敗的,則狼狽不堪。不幸屋漏偏逢連陰雨,行船又遭頂頭風,風雨交加,有人雪中送炭,有人錦上添花,有人袖手旁觀,甚至幸災樂禍、落井下石, 這正是今日功利主義, 世態炎涼社會的最佳寫照。
人生並非指活在世上多久而言,能爲他人服務的生命才叫人生。這個世界上,最不能缺少的是愛。我認爲做一個從善之人,最基本的就是心中要有愛。史懷哲爲了救助困苦的非洲人,不惜放棄了文明社會的優裕生活,獻身落後的蠻荒地區,因而被稱爲“非洲之父”。史懷哲不正是“以至誠的熱心去溫暖人們心靈上的淒涼”的最好典範嗎?
因此,我們要從自己本身愛起,然後推己及人,愛家人、愛朋友,擴展到愛整個社會民族。手足家人間的愛是最真摯的,倘若你連自己最親近的家人都不愛,又怎能談及對社會大衆、國家民族的奉獻呢?
細水如果能夠長流,再堅硬的石頭也會被滴穿;小草雖然不起眼,但也會爲我們的生活增添幾許綠意。所以,不要輕視自己的力量,或許一個小動作,對陷于深淵的人來說,都是莫大的鼓舞,足以從灰燼中迅速燃起生命的火苗。歲月不等人,把握現在的每分每秒,“以至誠的熱心去溫暖人們心靈上的淒涼”。
摘自《青春宣言靜思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