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悟
(江蘇)王琴
一日家裏斷水。杯子裏的茶葉等著開水來泡。清晨,沒有茶水浸潤的頭腦是安靜不下來的。沒有靜念支配的身體,在書房裏也坐不住。與其這樣浪費時間,還不如出去找水去。
念頭一出,即刻行動。出得院門,秋陽高照,索性步行向離家不遠處的山上走去。手提水壺,沿著清靜的小路,呼吸著清晨新鮮的空氣,盡賞沿途秋葉隨著季節的深入而轉成飄零的顔色,有的緩緩而落,似不舍與樹又來一次生命的分離;有的急急直撲地面,又似渴望融入泥土裏,盼望來年的蓄勢萌發。
漸入山裏,忘了來之所求。山裏的秋景是漸次呈現在我眼前。不同品種的樹木在秋風的描繪下顯現出不同的色彩。原來漸冷的氣溫猶如調色盤,不同樹葉經過調色盤的浸潤後變成五彩色,自然而然地想起那句:“似燒非煙火,如花不待春”的詩句。
漫步林間,樂賞秋之靜美,心生幽趣。興往林深處走去,耳聽潺潺水聲,悅耳清心,但見一方水池現于眼前,池水清澈透明,中央飄浮著落葉,微風吹過,又飄向池邊。清水和著落葉在這幽深的林間演繹著屬于季節的傳奇,那麼的交相輝映,那麼的相得益彰。
眼前一池秋水著實解我燃眉之急。取壺,揭蓋,按入水中,清水直朝壺中湧,直到壺滿,水面才複平靜。回到家中,插電燒水。稍過一會,水沸倒入茶杯中,頓時,一股春茶特有的清香味彌漫書房,春茶在透明的水杯裏,濃淡相宜地舒展著,缱绻著,緩緩而落。恰似清明時節,滿山茶葉在春雨滋潤後,越發清新嫩綠。而後捧杯喝茶,除了杯熱暖手心外,還有隨喉而入的茶,亦如瓊漿滑過觸覺,舌尖余味袅袅,清靈飄逸,浸潤我心。
這時,心明澄澈,連日來的心浮氣躁,竟被一杯秋水泡出來的春茶給沈澱了。在沈思默想中,反省自己的言行,內心變得真誠而又單純。原來,春秋交融在杯中的清茶過濾了腦中所有的雜念,不但可傾聽自然裏發出的美妙聲音,還可傾聽內心流出的純淨旋律,用一顆純淨的心去解讀自然,感受世間的善良和美麗。
秋水泡春茶的妙味,不但使書房浸潤清香,還使心靈受到了特別的洗禮。一天,心都在自己不同感受中豁然洞開、雜念和思緒也在心境自調中複又平靜。原來人的思想不僅取決于對茶水的態度,還取決于生活心態。有道是:“天地有一物,無形本寂寥,能爲萬物主,不逐四時凋。”有了自已的生活態度,無論看到什麼人和物都會由心生出不同的感慨。可不是嗎?不同的水泡出不同的茶,亦如不同的心態看待不同的世間萬物,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這樣說來,妙茶調心境,堪比佳樂伴美人。秋日泡茶,怡情靜心,調情樂緒,非茶莫屬。
摘自《禅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