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種福田
【甘肅】張永祥
父親常給我說,地不虧人啊!當你春天播種時,就種下了希望,在地裏看著禾芽露咀、綻葉、拔節生長,心中的喜悅之情難以言表。禾苗“咯吧咯吧”地拔節聲悅耳動聽,聽得著,看不見,這是天簌之音啊!不播種你怎能享受?快到收獲季節,旋黃鳥時時提醒你:“旋割旋黃,早麥上場。”旋黃鳥一叫莊戶人心裏就開始盤算收割,收割的日子越近,旋黃鳥叫得越勤,這是大自然的語言。
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獲,再瘠薄的土地只要你認真耕耘作務,它就給你以豐碩的收獲;再細小的株莖上都挑著禾穗,壓得它低頭彎腰,給你豐收回報。土地是寶,它年年世世養活人哩,我們爲什麼要撂荒?只有播種才有希望,這是土地給我的啓示。推而廣之,再貧瘠的惡田只要你不放棄用關愛之心澆灌,用慈悲之心感召,用修靜之心剔除雜念,就有希望轉換成福田,就能收獲善果。普度衆生,福田廣種這是佛的事業,只要廣種福田,善因必結善果。佛與衆生結緣,淨化靈魂,修靜自心,人間就會有愛,社會就會和諧。
如何廣種福田?人是社會的主體,一個社會的好與壞,發展與落後,富庶與貧窮都取決于人。人最寶貴的是生命,一個社會如果忽視人的生命,忽視人的生存,天天鬥爭,戰亂不休,由幾個人操縱國家機器吞噬多數人的生命,剝奪多數人生存權利,這個社會必將被多數人所唾棄,這個國家必將走向滅亡。人爲國家的根本,以人爲本就是要關愛每一個人的生命,讓每一個生命都好好存活下去。只有這樣,人心才有愛,愛自己、愛親人、愛朋友這是常人之愛,大多數人都能做到。可是要做到愛別人,愛弱勢群體,愛和自己毫不相關的人,甚至愛給自己穿過小鞋、爲難過自己、整過自己的人,包括自己的仇人,那就難了,多數人做不到。小愛容易大愛難,大愛于心才能關愛衆生,甚至關愛一切生命。不單愛人,還要愛護一切生物,飛禽走獸、花草樹木、山水蟲魚、空氣日月,這就得有包容萬物的胸懷,有了這樣廣博的胸懷就能大慈大悲、普度衆生、廣種福田。一切緣都由愛生,有愛才能生緣,有緣才能博愛。人性本善,人性的福田都是富足的,只因爲自己荒廢,自己不勤修靜悟,即自己不耕耘播種,不澆灌施肥,不時常清除雜草蟲害,任由荒蕪而成惡田。佛的事業是以慈悲之心普度衆生,這個普度的過程就要人入靜修持,淨化心靈,不生雜念,保持內心的甯靜平和,感悟人生真谛,從而生愛心,生善念,生福田善因,收獲善果,達到心律和諧,生緣和諧,社會和諧,自然和諧,這是學佛的人、修行的人的責任,逃避責任就等于退失菩提心。不管是出家修行、還是在家修行,各有自己的義務和責任,都不可以逃避,以此恒靜信念,成就道業。
福田在心,種福田也就是種因果。不管這心田是惡田還是福田,它都需要耕耘播種,殷勤莳弄,以關愛的陽光雨露去滋養渥潤,心田的土壤也會由惡田變成福田,這個轉變的過程,就是在幹佛的事業。佛慈航普度,度衆生的過程也就是種福田的過程,需要佛以大慈大悲的關愛之心關愛衆生。不管什麼樣的衆生,什麼樣的心田,佛都施以法雨甘霖去滋潤培養,時時修靜禅悟,祛除惡因,以結善果,祛除惡田更換福田。人在現實社會中生活,少不得榮華富貴、名利私欲侵擾。因爲我們生存的土壤數千年以來就重視官位,就是官貴民賤。儒家思想教育世人就要修齊平治,入世濟世。如此就要競爭,競爭中少不了弱肉強食,以強淩弱。做人要做強人,治國要做強國。在紛纭繁雜的競爭中爭利爭權,爭名譽地位就少不了損人利己,見利忘義,心靈要受玷汙,以致福田蒙塵,荒蕪孽生貪嗔癡叁毒。因此,我們要打掃心地,讓心地幹幹淨淨,生長一切善根,生長一切善法。清靜自心,時時擦拭使心鏡常明,驅除名缰利鎖羁絆,這個過程就是修心、修靜的過程。
聯語:福田在心善修因果,大愛施惠普度衆生。
摘自《禅露》2012年第二期